清晨的兵部衙门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叶明踏着露水走进大门时,值夜的卫兵还在打哈欠。
他特意比平日早到了一个时辰,为的是能在众官员到齐前,再仔细检查一遍今日要宣布的新政细则。
\"少爷,您要的历年军械账册都搬来了。\"李天宝指挥几个小厮将十几本厚重的册子搬进值房,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叶明点点头,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本。灰尘扬起,在晨光中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柱。账册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近五年来军械采购价格的异常波动。
\"天宝,你记一下。\"叶明手指点着几处关键数字,\"天启三年弓箭价格比二年涨了三成,但数量却少了四成;天启四年长枪价格翻倍,但据我所知那年生铁价格并未大涨...\"
李天宝运笔如飞,将叶明指出的问题一一记录。这个原本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厮,在叶明身边待了两年多,如今已能写得一手工整的楷书。
\"少爷,这些账目明显有问题啊。\"李天宝挠挠头,\"尤其是王大人经手的那几批...\"
叶明冷笑一声:\"王家把持兵部多年,中饱私囊已是常态。\"他合上账册,\"今日就要让他们把吞下去的,连本带利吐出来。\"
辰时三刻,兵部大堂内已站满了各司主事。叶明端坐在上首,面前案几上整齐地码放着几卷新拟的章程。
堂下众人神色各异,有好奇张望的,有不以为然打着哈欠的,还有如王元礼一般面带冷笑的。
\"诸位。\"叶明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堂瞬间安静下来,\"今日召集各位,是要宣布兵部几项新规。\"
他展开第一道文书:\"其一,自即日起,废除世家子弟免试入伍特权。凡入军营者,无论出身,皆需通过骑射、兵法两科考核。\"
堂下顿时一片哗然。一个满脸横肉的武官猛地站起来:\"叶大人!此举有违祖制!世家子弟自幼习武,岂能与庶民同考?\"
叶明目光如电扫过去:\"刘大人所谓的'自幼习武',就是指令郎那样连马都骑不稳的'英才'吗?\"
他甩出一本册子,\"去年边关送来的考核记录,世家子弟合格者不足三成,却占了七成军官职位。这就是刘大人要维护的'祖制'?\"
那武官面红耳赤地坐下,不敢再言。
王元礼眯着眼睛,阴阳怪气道:\"叶大人新官上任,果然雷厉风行。只是不知...这些改革,陛下可知晓?\"
\"王大人多虑了。\"叶明不慌不忙地取出另一道盖有玉玺的文书,\"皇上已御批同意。\"
他故意顿了顿,\"说起来,这还是太子殿下亲自呈递的。\"
王元礼脸色一僵,显然没料到叶明已经打通了皇帝那一关。
叶明乘胜追击,宣布了第二项改革:\"其二,推行'军功授田制'。凡立军功者,除原有赏银外,可按功绩大小授田十亩至百亩不等。所授田地免税十年,可世袭三代。\"
这一次,堂下响起的是一片惊叹声。几个出身寒门的官员甚至激动得红了眼眶。
这意味着普通士兵也有机会成为地主,改变家族命运。
\"叶大人高义!\"一个年迈的主事颤巍巍地行礼,\"老朽代边关将士谢过大人!\"
王元礼的脸色更难看了。这项政策直接动摇了世家大族对土地的垄断,更会大大提升寒门将士的忠诚度。
他阴冷地扫了一眼身旁的兵部左侍郎郑文昌,后者会意,突然发难。
\"叶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郑文昌假惺惺地拱手,\"这授田所需土地从何而来?莫非是要强征民田?\"
堂内又起骚动。叶明早有准备,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郑大人问得好。这是各地卫所清查出的荒田名录,共计八万七千余亩,足够首批授田之用。\"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说来也巧,这些荒田大多是世家大族'借'军屯之名占用的...\"
郑文昌顿时语塞,额头渗出冷汗。王元礼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叶明不给对手喘息之机,紧接着宣布了第三项改革:\"其三,整顿军械采购。今后所有采购需三家比价,质量验收合格后方付款。凡发现以次充好、虚报价格者,一律革职查办!\"
他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兵被卫兵拦在堂外,正大声喊冤。
\"怎么回事?\"叶明皱眉问道。
卫兵慌张地跑进来:\"回大人,是个疯老头,非说要见兵部主事...\"
\"让他进来。\"叶明命令道。
老兵跌跌撞撞地冲进大堂,扑通跪下:\"青天大老爷!小的张老三,原属北疆边军。去年领的棉甲里塞的都是芦花,害得我们一哨兄弟冻死大半啊!\"
说着嚎啕大哭起来,从包袱里抖出一件破旧的\"棉甲\",里面果然尽是发黑的芦花。
堂内一片死寂。叶明缓缓起身,走到老兵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老丈放心,本官定为你做主。\"
他转向堂内众官,声音冷得像冰,\"这件'棉甲'是谁经手的?\"
无人应答。叶明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份名单:\"既然无人认领,那就请郑大人解释一下,天启四年冬的这批军需,为何账面支出是上等棉絮,实际发的却是芦花?差价进了谁的腰包?\"
郑文昌面如土色,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大人明鉴!下官、下官只是按惯例...\"
\"好一个惯例!\"叶明厉声打断,\"就是这样的'惯例',害死了多少边关将士?\"
他当众宣布,\"兵部左侍郎郑文昌,即刻停职查办!涉事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这一记重拳彻底震慑了在场众人。王元礼再也坐不住,愤然离席而去。叶明并不阻拦,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的背影。
他知道,今日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散堂后,叶明特意将那位喊冤的老兵请到后堂,详细询问边关军备情况。老兵见他真心为民,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更多骇人听闻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