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慌什么?”王焕瞥了他一眼,“市场波动,供需失衡,乃是常情。我们只是正常的商业囤积,为家族工坊备料而已,有何不可?至于矿场那边,人情往来,优先卖给老主顾,谁又能说什么?做得隐蔽些,不要留下话柄。”

“是,小人明白。”

“还有,想办法,塞几个人进兵械院新招的那批算学之人里。不需要他们接触核心,只要能大致摸清他们的物料消耗速度、人员配置、产出大概数量即可。”

“小人这就去办。”

王焕挥退账房,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丝冷意。

叶明啊叶明,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技术再好,没有物料,没有钱粮,看你这惊雷如何响得起来!

而此刻的兵械院,却依旧灯火通明,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之中。皇帝的支持如同给这台巨大的机器注入了最强的动力,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叶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展示之后,必是风雨欲来。世家的反制,绝不会仅仅停留在朝堂的扯皮和拖延上。

千机坊深处,一间新辟出的、戒备森严的密室内。

叶明、赵德柱、李铁匠,以及被秘密请来的张什长(他已升任惊雷营代理校尉)围坐在一起。

“陛下虽下严令,但难保没有铤而走险之辈。”

叶明神色严肃,“从今日起,惊雷弩与破阵钟的所有核心部件制作、以及最后的总装调试,全部移至这间密室进行。参与核心工序的匠人,实行‘连坐担保’制度,三人一组,互相监督,同进同出,生活起居皆在划定的区域内,未经允许不得与外界接触。他们的家眷,我会请示陛下,由内务府暗中派人加以保护和…关照。”

赵德柱等人面色一凛,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纷纷重重点头。

“另外,所有图纸,进行拆分。”叶明继续道,“金相坊只掌握惊雷铁的最终配比和热处理工艺,不知其具体用途和零件形状;机巧坊各小组只负责自己那部分零件的图纸,不知整体装配;总装坊掌握总图,但不了解核心材料的冶炼细节。”

“所有图纸,阅后即焚,只留一份总图和分项工艺册,由我亲自保管于密室铁柜中,双锁双钥,我与赵署正各持一把,必须两人同时在场方可开启。”

这是将保密措施做到了极致,几乎复制了现代保密体系的雏形。

“至于破阵钟,”叶明看向李铁匠,“其原理相对简单,但其发声的核心部件——‘t型音臂’的合金配方和铸造后的‘调音’技艺,必须严格保密,由你亲自带两个绝对可靠的徒弟完成。成品音臂出来后,进行编号登记,安装时与其他部件分开运送。”

“大人放心,小的晓得厉害!”李铁匠连忙保证。

安排完保密事宜,叶明又对张什长道:“张校尉,惊雷营的训练必须加快。不仅要练精准射击,更要练协同作战、夜间突袭、以及…反制手段。”

“我会让人制作一批简化版的皮甲和木盾,你们要摸索出在遭遇类似惊雷弩的攻击时,如何尽可能减少伤亡,如何快速贴近敌人。”

张什长眼中精光一闪:“末将明白!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样才能真正知己知彼!”

夜色更深,兵械院外松内紧,如同一个巨大的堡垒,既要全力生产利刃,也要谨防来自暗处的冷箭。

而院墙之外,无形的网正在悄悄织就。

技术的惊雷已然炸响,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光明,还有更浓重的阴影。叶明站在窗前,望着皇城的方向,目光深邃。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下一步,他需要将这技术的力量,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治筹码和军事优势。或许,是时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了。

皇帝的严令与重赏如同一剂猛药,刺激着兵械院这台机器疯狂运转,但也引来了病灶的反扑。

世家大族百年积累的庞大能量,开始从细微处悄然渗透、阻滞。

最先出现异常的是物料供应。

金相坊的老师傅拿着最新一批岭南铜矿的样品,眉头紧锁,找到赵德柱:“署正,这批铜料成色不对,杂质太多,特别是硫磺气重,若是用来冶炼惊雷铁或是铸造音臂,定然脆而易裂!”

几乎同时,负责采购的吏员也哭丧着脸来报:“大人,市面上符合要求的铬铁、还有上等的锡料,价格一夜之间翻了三倍不止!几个相熟的矿场和商号都推说货源紧张,要么就是被大主顾提前订走了,能匀给我们的量少得可怜!”

赵德柱心头一沉,立刻禀报叶明。

叶明面无表情地听着汇报,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

“岭南铜矿是谁家的产业?”他问。

“主要是崔家的旁支在经营,但…听说与王家也牵扯颇深。”吏员答道。

“铬铁和锡料的大宗交易,背后是哪几家商号?”

“是…是城东的‘丰裕号’和‘宝昌隆’,这两家…背后东家似乎与徐尚书家有些往来。”

“知道了。”

叶明点点头,并未动怒,“价格涨了,就按新价格买。能买多少买多少。另外,立刻派人,持我的名帖和兵部的公文,去滇南巡抚衙门和岭南节度使衙门,言明此为军国急务,请他们协调当地官矿,直接按旧价优先供给我们所需矿料。”

“再派人去江西、湖广等地,探寻新的矿源,特别是以往认为品位不高、开采不易的矿脉,也去查看,带回样品。”

他思路清晰,一方面不惜成本维持短期供应,另一方面动用官方渠道施压并开辟新的原料渠道。

世家再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代表皇帝意志的兵部公文,尤其是在边关不宁的当下,“军国急务”四个字重若千钧。而探寻新矿源,则是长远之计。

“可是大人,这成本…”吏员有些犹豫。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钱的问题,我去向陛下请内帑支持。”叶明斩钉截铁,“记住,我们现在买的不是矿石,是时间。”

处理完物料危机,叶明又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问题。

惊雷弩和破阵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越时代的理念和“格物”所得的零星知识,但根基并不牢固。

材料的性能、声波的原理、力的传导……很多都还停留在经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