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宗的山门在九霄台的晨光中渐渐显露出轮廓。玄黄石砌成的拱门高达十丈,门楣上雕刻着星轨与地脉交织的纹路,冰澜的冰刃与清瑶的碎星弓印记并排镶嵌在中央,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蓝双色的光芒。
山门内侧,新落成的议事厅还带着淡淡的松木清香,厅中央的沙盘里,九霄台的地形已被精细勾勒出来,等待着被赋予新的意义。
冰澜的指尖划过沙盘边缘,寒气在台地模型上凝成细小的冰线,将整座九霄台划分为四个区域。
“一个宗门的根基,不在山门有多宏伟,而在架构有多稳固。”
他的目光扫过厅内肃立的几位早期追随者 —— 有雾隐谷的药仙,有沉星渊的守泽卫,还有几位自愿前来相助的散修。
“我们要建的不是松散的联盟,而是能高效运转的堡垒。”
清瑶将碎星弓靠在沙盘旁,星芒在掌心凝成一支光笔,在沙盘上空画出第一道政令:“宗门设宗主一位,由你我共同担任,共掌宗门大权。”
光笔落下的瞬间,沙盘中央立刻浮现出两个交叠的符文,左边是守渊符文,右边是紫微星纹。
“大事需两人共同决断,日常事务则分工协作,避免推诿,也防止专断。”
站在厅角的药仙轻轻点头,她曾亲历过某宗门因权力争夺而分崩离析的惨剧,深知共掌大权的智慧 —— 既需绝对的信任,更需清晰的界限。
冰澜的冰刃在此时轻叩沙盘,寒气顺着之前的冰线蔓延,将四个区域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
“下设四部,分别为‘星卫部’‘冰卫部’‘后勤部’‘研学部’。”
他的冰刃指向东南区域,那里靠近星轨汇聚点,“星卫部便设在此处,与星辰共鸣最易。”
清瑶的光笔立刻在该区域写下 “星卫部” 三个篆字,星芒顺着笔迹流转,在字旁浮现出几行小字:“掌星力修炼、星辰探查、远程攻击。”
她抬眼看向厅中那位擅长观星的散修,“此部需敏锐如鹰,能从星轨异动中察觉危机;精准如箭,能在千里之外锁定目标。”
那名散修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属下愿为星卫部效犬马之劳。”
他曾在黑风崖观星十年,对星力的掌控虽不及清瑶,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致。
冰澜的冰刃转向西北区域,那里地脉纹路最为密集,寒气在沙盘上凝成一道冰墙的虚影:“冰卫部便扎根于此,紧邻地脉源头。”
守渊符文在他指尖亮起,融入沙盘的地脉模型中,“此部专司寒气运用、近身防御、地脉守护,需如磐石般坚韧,如寒冰般果决。”
沉星渊的守泽卫长立刻出列,他铠甲上的守渊纹路与冰澜的符文产生共鸣:“属下带领的三十名守泽卫,愿归入冰卫部,誓死守护宗门地脉。”
他们世代与地脉为伴,对寒气的掌控早已融入骨血,正是冰卫部的不二人选。
清瑶的光笔在沙盘中央点了点,那里地势平坦,适合建造仓库与居所:“后勤部便设在此处,统管物资储备、弟子生活、山门维护。”
星芒在她笔下化作粮仓、药圃、工坊的虚影。
“此部无需过人修为,却需心如发丝,能在账本中发现漏洞,在寒冬前备好炭火,在暴雨后修补屋顶。”
药仙身边的侍女突然红了脸,小声道:“小女... 小女在家时曾管过三年家事,或许能为后勤部尽一份力。”
她虽修为低微,却将药仙的药圃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每株灵草的生长周期都记得分毫不差。
冰澜与清瑶相视一笑,清瑶的光笔立刻在后勤部区域添上她的名字:“能守好一方药圃,便能管好整个宗门的后勤。”
最后的东北区域被划为研学部,那里背靠藏书崖,天然形成的石窟最适合藏书修典。
冰澜的冰刃在那里刻下一道螺旋符文:“研学部需潜心钻研,掌功法推演、阵法改良、古籍整理。”
他想起沉星渊地脉中发现的上古残卷,“我们的守护阵虽强,却仍有改进空间;幽冥火的克制之法,或许就藏在某卷被遗忘的典籍里。”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修士颤巍巍地走上前,他曾是某大宗门的典籍官,因不满宗门藏私而隐居:“老朽愿献上古籍三车,助研学部打下根基。”
他的手指拂过沙盘,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若能集三界智慧,何愁邪祟不灭?”
架构的轮廓在沙盘上愈发清晰,四部如四肢般支撑着宗主核心,彼此相连又各司其职。
冰澜看着沙盘上流转的光纹,突然想起守渊者古籍中的记载:“天地如鼎,四足方能立稳。我们的四部,便是凌霄宗的四足。”
清瑶的光笔在空中划出最后一道弧线,将四部与宗主之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阵法:“星卫部如目,洞察千里;冰卫部如盾,坚不可摧;后勤部如腹,滋养全身;研学部如脑,运筹帷幄。”
她的声音在议事厅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四部同心,方能让凌霄宗屹立不倒。”
站在厅内的追随者们眼中都燃起了光芒。他们或曾因出身被排挤,或因理念与旧势力冲突,此刻却在这个新的架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药仙看着后勤部的标记,仿佛已看到无数灵草在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守泽卫长望着冰卫部的区域,握紧了手中的冰矛,那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武器;
老修士的目光落在研学部,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冰澜的冰刃轻轻敲了敲沙盘边缘,寒气将整个架构图冻结在沙盘上,使其成为永恒的印记:“即日起,各部开始招募弟子,制定细则。三个月后,我要看到凌霄宗的第一支巡逻队出现在九霄台边界,第一炉丹药在丹房出炉,第一卷新修的功法摆在研学部的案头。”
清瑶的碎星弓突然射出一道星芒,星芒穿透议事厅的天窗,在九霄台上空炸开成巨大的架构图虚影,让所有前来投奔的修士都能清晰看见。
“这便是凌霄宗的骨架,” 她的声音透过星力传遍高台。
“而你们,将是填充这骨架的血肉。”
夕阳西下时,议事厅的沙盘上已插满了小木牌,上面写着各部的初步规划:星卫部需在三日内完成星轨监测阵的搭建,冰卫部要加固地脉防线,后勤部需清点现有物资,研学部则开始整理老修士献出的古籍。
冰澜与清瑶并肩站在厅外,看着各部弟子忙碌的身影,听着星卫部传来的观星记录、冰卫部的操练声、后勤部的盘点声、研学部的翻书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蓬勃生长的歌谣。
“架构虽定,前路仍长。” 冰澜的寒气在掌心凝成一朵冰晶,映着漫天星辰。
“但至少,我们已迈出了第一步。”
清瑶的碎星弓在星空中划出一道光轨,与冰澜的冰晶交相辉映:“这一步,便已注定凌霄宗不会平凡。”
夜风拂过九霄台,吹动了山门处的凌霄旗。
旗上的星轨与地脉纹路在月光下流转,仿佛在预示着,这个由双星共同执掌、四部协同运转的宗门,终将如它的名字一般,直上云霄,凌驾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