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攀金枝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妃不是皇后,更不是长辈,她薨了,并不算国丧。

出了殡,将棺椁存放好,东宫便撤去了白绸。

唯有太子、东宫嫔妾,以及一众孩童,还在为太子妃服丧。

不过,太子也只有三个月的丧期。

这还是太子极力争取来的——

君臣尊卑有别啊。

在古代,妻子本就矮丈夫一头,更不用说太子还是储君。

太上皇、太皇后,圣人、皇后等两重长辈都还在,太子是不能为旁人戴孝的。

但,太子妃是为了救太子而死,为了这份恩情,圣人、皇后便对太子的“任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这种纵容,只有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一到,太子不但要除服,还准备迎娶新妇。

继任的太子妃,是卢氏隔房的堂妹。

小卢氏今年虚岁才十四岁,比太子小了二十多岁。

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一,她是卢氏女,是卢氏和卢家都满意的人选。

其二,她年纪小,就算入了东宫,也不能圆房。

最快两年,最迟三五年,她才有可能生下太子的子嗣。

而这几年的时间,足够小大郎长大。

到时候,即便小卢氏生了儿子,也晚了十几年,根本无法跟小大郎竞争。

太子知道这是太子妃的算计,但他却愿意纵容——

结发夫妻,为他生儿育女,又有着救命的恩情,且太子妃的算计,是为了几个孩子。

太子妃是慈母,太子又何尝不是慈父?

他对小大郎的看重,并不比太子妃少。

这可是他精心养育了十年的嫡长子,是他认定的继承人。

就算小大郎摔断了腿,如今,断腿长好了,却还是有点儿跛,太子也不曾想过换掉小大郎。

又不是真的跛子,正常走路,是看不出异常的。

唯有走得快了,或是累了,才会看出些许不同。

这“不同”,并不影响小大郎的跑跳、骑马。

他还是那个允文允武、精通骑射的东宫嫡长子。

小大郎最严重的,并不是腿伤的后遗症,而是、而是他因为后遗症而变得颓靡的心。

更要命的,太子妃偏偏在这个时候薨了。

本就心理受到了创伤,又失去了一直疼爱、庇护他的阿母,小大郎所遭受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太子坚持要为太子妃守孝三个月,不只是夫妻情分,更是为了小大郎。

这孩子,需要时间疗愈心伤!

太子为了小大郎,真的考虑周全。

不但为太子妃守孝三个月,还继续把小三郎送出了宫!

虽然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会闹出“兄弟阋墙”的惨剧,但素来睿智、清醒的太子,却非常清楚:

小大郎因着腿伤,有了心结。

而这心结里,最让他纠结的就是同母弟弟小三郎。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骨肉手足,却又是天然的竞争者。

他跛了,小三郎却是个健全人。

就算小大郎心胸豁达,自己想得开,也要防备周围的人。

兄弟失和,很多时候,并不是两人之间的问题,而是身边人的撺掇、蛊惑。

大卢氏走了,身为慈父,太子更加想要保全两个嫡子!

过了正月,三个月的孝期结束,太子便命人打包了小三郎,将他以及他的随从们一起送到了齐国公府。

王姮:……行叭!左右是我的学生,那就继续养着呗。

比小三郎更早来到国公府的,是九郎——

大卢氏走了,宫里却并不太平。

大卢氏之所以会受伤,究其根源是圣人遇刺。

刺客虽然没能靠近圣驾,连圣人的衣角都没有碰到,但行刺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圣人震怒。

这可是在京城啊,他圈定的秋猎场,居然混入了刺客,还刺死了太子妃!

于圣人而言,不啻于被啪啪打脸。

查!

必须严查!

行刺一事,已经不是“卧榻之侧有人酣睡”了,分明就是敌人杀到了榻前!

就在刺杀发生的当天,太子妃被抬回了东宫,圣人便接连下达命令。

京兆府、大理寺,千牛卫、百骑司等诸多衙门都动了起来。

彻查秋猎场,彻查龙首原!

搜查范围,甚至将大明宫都囊括了进去。

王姮能够猜到的某种可能,圣人自然不会忽略。

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父亲,也更能明白阿父的不甘心。

那可是皇帝啊,九五之尊,坐拥天下。

阿父起兵,亲手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皇朝,龙椅都还没有坐热呢,就被某个不孝子一脚踹了下去。

换做任何人,都会不甘、愤懑。

这几年,上皇在大明宫,每日里吃酒、玩乐,纵情美人儿,一茬儿一茬儿的生孩子。

四五年的时间里,圣人就多了十几个比他孙子都小的庶弟庶妹。

表面上,上皇已经认了命,整个人颓废又奢靡。

但,圣人却不信上皇真的堕落了。

他在朝堂,一定还有后手。

朝堂之外,也定会有类似百骑司、影卫的隐秘力量。

“……不管是不是朕的好耶耶,朕都要把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臭虫烂蛆挖出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圣人是明君,不会滥杀无辜,却也不会心慈手软。

该死之人,决不能留。

诸多衙门齐齐出动,整个京城又陷入了风声鹤唳之中。

其中,最积极、最出挑的还是周既明。

他刚刚升任大理寺少卿,就被琅琊公主当众鞭笞,面子里子全都没了。

他急需要一个机会,最好是能够轰动京师的大案要案,来洗刷污点,立下威势。

否则,他慢说要平步青云了,他极有可能都无法在大理寺立足!

楼彧在邕州政绩卓越,居然连邕王都被他弄成了阶下囚。

周既明作为大理寺的二把手,亲自接收了被押解进京的邕王。

看到邕王灰头土脸的模样,从邕王口中听闻了楼彧的雷霆手段,周既明猛然惊醒:

或许,楼彧去邕州,并非众人认定的“流放”。

他非但没有失宠于太子,还极有可能被太子委以重任。

难道是,圣人知道了邕王在封地的暴政,想要严惩,这才派了楼彧前往?

若真是如此,那么楼彧在邕州必定不会待太久。

或许不到一个任期,他就能被调回京城。

而自己这边在大理寺毫无建树,就就有可能被楼彧取代。

“不行!我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万不能失去。”

隐约猜到真相的周既明,开始有了危机感。

他索性就住在大理寺,没日没夜的翻看历年的卷宗。

许是他的勤奋感动了老天,竟真的给了他一个展现自己的良机——

圣人遇刺,太子妃薨,刺客无一活口,幕后主使亦未能抓到。

通天的大案子啊,背后牵扯必定很多。

得罪权贵都是轻的,一个弄不好,还会把自己都陷进去。

周既明却顾不得这许多。

一来,他本就是靠着“不畏强权”的查案,这才得了圣人的重用。

二来,他太需要这个机会了,哪怕明知道危险重重,他也要奋力一搏。

查!

不择手段,不惜滥用酷刑也要为圣人查到真凶。

周既明顶着大理寺少卿的身份,却动用了百骑司的暗探。

周既明秉承着“宁可错杀”的原则,疯狂的在京城搅动风雨。

不是今日抄了某个权贵的家,就是明日锁拿了某勋贵入诏狱。

种种令人胆寒的酷刑,周既明冷眼看着,白皙英俊的面庞上,毫无异色。

如果说过去被人换做“酷吏”,周既明有些冤枉,现在的他,彻底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冷血修罗。

周少卿靠着狠戾弑杀,成就了他“小儿止啼”的骂名,也开启了他后半生的酷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