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书中缘 > 第535章 网.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依照律法,除去太子,凡皇子年满十五便得封王设府,离宫自住,便是未有封号,同样可获赐宅第。

刘澈因病弱在宫中多待了几年,如今也已十八,又未获封,便是后者,而后者的宅第工程概由工部主导,皇上即便过问,多半也只中途抽查,像今次这般越过工部亲自审图定夺,实属首次。

工部因此措手不及,偏巧尚书称病告假,将差事全权“交”予侍郎高嘉。高嘉再是愚钝,也看得出顶头上司这就是明着避事,却又无可奈何,真就生生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

面对此刻天子垂询,高嘉纵是万般忐忑,也只能硬着头皮应道:“臣恭听圣训。”

这边刘衡轻轻一声叩桌,道:“这次的宅子,听说从选址就诸多争论,是吗?”

“回皇上,确有此事。”

“可这吵了半天,也不过就是给挑了个前朝官署旧址,这又如何解释?我齐国偌大的京城连一块给皇子盖宅邸的地都没有了?”

“皇上容禀。城南旧署,国初收归工部时便得高祖皇帝圣裁,言此宅停禁修葺,曝以三阳,沐以甘霖,至少一甲子,待劫运消尽,地脉重光,方许更作居用。如今已逾七十年,此番臣等前往勘看,见庭中蔓草青葱,荒稊自序,为地脉既通,复有生机,且署衙地基原就较之周围高出三尺,防潮祛湿,尤利四皇子调养固本,是以择选此处。”

见高嘉娓娓道来,刘衡眼神一闪,再问:

“卿言虽在理,然旧地修造,免不得推倒重来,多此一道,银两不说,却比新建更为耗费时力,择一新址营建,岂不更为优选?”

“如今四海升平,国库充盈,圣上却仍躬行勤俭,垂范万方,臣下更得体察圣心,共勉俭德。故此番皇子宅第营构,一应采买调度,俱遵圣谕合理省约。择此旧址,虽多拆毁一序,然地基夯实,无需更动,可省两万工;经臣等验看,前时水道尚存且通畅,此又减三成银,单此两项,便可缩短工期近两月并省银至少万二。”

阶前人这成竹在胸的模样,刘衡见之确已满意,但还继续问道:

“既称利于皇子休养,该是安静祥和,然城南商旅往来,店铺聚集,却是此日夜喧闹的繁华最是不适,不若书院所在之城东方才相宜。”

听此一问,高嘉便已反应过来这是圣上加考的题目,便还恭敬答道:

\"相较城南,东边确系相对幽静,然那里为亲王贵胄所较为集中居住,四皇子尚未封爵,礼制上恐有僭越之嫌,且尚书府同在城东,亦须留心,因此择址初始便摘开了那里。”

后半段说出来,刘衡终是眼睛一眨。

刘澈由贵妃教养长大,虽非亲生,亦得避免自住宅第过于靠近贵妃母族,而贵妃的父亲,正是工部尚书周舜良,为免被御史抓住把柄,弹劾以“外戚党羽”罪名,城东的确应该首先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