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很大,不过姜什已经是轻车熟路。
不知不觉,她已经开始习惯这种站在台前的感觉了。
那种被注视着的压力,也早已经挥之而去。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中没有什么迈不过过去的槛,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自己想的太多,才会踌躇不前。
等到真正走出了这一步之后回头来看,才发现不过如此。
姜什也看到了下面朝着自己挥手的姑姑,还有坐在后面的石清兰。
这一路走来,也是有不少人和自己一起呢……
不过在看到坐在正中的老人时,她还是微微愣住了。
但也只有片刻的停顿,接着就正式开始了宣讲会。
其实整个流程和发售会差不多,不过更多的是围绕姜什自己的创作历程。
稍微点明一下《平凡的世界》的内容主旨,透露一些创作灵感。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简短的演讲之后,后半段的时间就留给了在场的学生和媒体们。
不少学生已经按捺不住,纷纷想拿到提问的机会。
主持人把话筒递到了前排的一位女生手里,让她第一个提问。
女生推了推眼镜,迫不及待的问道:
“姜来老师,你之前的作品都是偏向于……嗯,理性侧重的小说,为什么这次会选择一个更贴近现实的主题呢?”
这也是在场许多人想问的问题。
纵观姜来大热的两本长篇小说,和一些在《故事》发布的短篇。
主题都是比较悬疑的内容,或是血意惊悚的凶案,或是历史中的奇诡谋略。
让人很难将这些作品,和一位年轻的小姑娘联系在一起。
《平凡的世界》公布之后,才让更多的人觉得,这才是姜来本来应该有的风格。
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持观望的态度,毕竟姜来的前两部作品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
突然间调转方向,拿出了一本偏向于严肃文学的作品。
短时间之内,肯定会有不少的人抱有怀疑。
更有甚者,认为这是姜来是希望以此来提高自己作品的文学性,以此来摆脱通俗流行小说作者的标签。
当然姜什对此不甚在意,她也没有想那么多,心里想写什么,那就写什么。
被舆论所左右,最后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姜什清了清嗓子,靠近话筒道:“我觉得作品,并不应该按照主题来划分,写下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故事的本身非常有趣。”
“只要是一个精彩故事,我觉得就不应该让它在我的犹豫中消失。”
“我相信《平凡的世界》会是一个好故事,也会给大家带来和我其他作品一样的乐趣。”
台下响起了掌声,姜什面带微笑着回答着女生的问题。
学生们的问题大都比较好应对,姜什回答的都非常迅速流畅。
比起来媒体记者准备的问题就细致深入多了。
从创作的时间,对自己作品的预期,到她和各家出版社的合作。
以及非常隐晦的询问,她有没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故事》作为一家从杂志出版社转型的新起势力,和老牌的资深出版社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到场的不少海州本地的出版社代表,也大部分抱着想和姜来合作的想法。
借着提前准备的稿子,姜什也是应付自如。
宣讲会结束之后,就到了收尾的互动环节,其实也就是签名。
毕竟来都来了,要是不签几个名,姜什估计自己很难走出会场的大门。
“大家这边排队,不要挤!”
没一会,会场里就排起了长龙,《故事》还在现场准备了《羔羊》和《风起陇右》的实体书。
“爸,已经结束了,让小程送你回去吧。”
见宣讲会已经结束,姜璐附在父亲耳边说道。
姜启铭却不为所动:“这么着急让我回去干什么?我还没拿到签名呢!”
姜璐一愣,接着说道:“爸,你要是想要签名,我到时候帮你朝丫头要就是了,给你签满一整页!”
姜启铭瞥了眼女儿:“那能一样吗?怎么,我还不能自己要一个了?”
“能,能,当然能……”姜璐无奈,陪着老头子也加入了茫茫人海。
“下一位。”姜什揉了揉手腕,签名可是个完完全全的体力活。
不过这次放到她面前的,却不是白纸或者书本,而是一本杂志。
“《推理小说》?”姜什抬起头,和男生对上了目光。
男生很高,加上她还是坐着,要仰起头才能面对面。
徐振立带着些急切问道:“你好,这篇《白夜行》,是你写的吗?”
姜什点了点头:“对,没错,是我写的,怎么了?”
徐振立长舒了一口气,华国的推理小说界,终于出现了那么一抹阳光……
“没什么,可以麻烦您签在这边吗?”徐振立指着杂志的目录页。
“没问题。”姜什刷刷两笔,就在《白夜行》的目录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谢谢。”
“不用谢。”姜什微笑着把杂志还了回去。
不过徐振立刚一转身离开,她脸上的微笑就散开了。
姜启铭递出了手上的书,目光却注视在姜什的身上。
姜璐在一旁不停的使眼色,许多记者也注意到了这一幕,纷纷对准了摄像头。
王志辉摸着下巴,突然对江哥开口说道:“诶江哥,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姜来好像也是姓姜吧,你说她会不会是姜启铭的孙女?”
“不然姜启铭特地跑这一趟,没道理啊……”
江哥摆弄着摄像机:“你想多了,这姜来真要是和姜启铭有什么关系,还用的着写书吗?”
“她这一本书赚的,估计还不如家里给的零花钱多。别瞎猜了,来帮忙!”
“也是。”王志辉想了想,把这个想法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