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 第820章 太后忧心见‘儿媳\’,武静怡不请自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0章 太后忧心见‘儿媳\’,武静怡不请自来

涂一乐眉毛轻挑:

“不要乱说,不过都是朝廷官员罢了。”

涂一乐看向身后府中,阴阳怪气说道:

“你快办差吧,抓个出殡大不敬的官员,你可是丰功伟绩啊。”

涂一乐不愿再废话,径直向着马车而去。

兵丁们见状,立即退出很远,自行让出一片开阔地。

武子焕紧盯郝府大门,已经恢复如初,全无半点白色。

他又望向里面,一时拿不定主意。

“尚书大人,今日还抓人吗?”

被调集来的城卫,心中开始打鼓。

询问一句是想着免责。

今后得罪了摄政王,可是与他无关。

都是听命于刑部调集配合。

武子焕回想之前,便是差点折在郝仁身上。

此时他很是坚定:

“撤,摄政王已经来过,想必并无大碍。”

武子焕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决定放弃。

抓个小小郝仁,还可能掉入坑中,太过得不偿失。

皇宫,太后寝宫。

郭安语只带着一名宫女,前来请安。

虽然不是武氏之女,但太后对郭安语很是看重。

“明日便是庆典,你理应忙于准备,无需跑来哀家这里。”

太后轻声细语,全然都是关切。

郭安语落落大方,面带适当微笑回应:

“安语自幼顽劣,有幸能进入宫中,虽有嬷嬷终日教导,可依然担忧出了纰漏。这便想着前来,听太后教诲。”

“很好,你已经做的很好。”

太后面带微笑,但的确有所担心:

“今后你贵为皇后,可要做好表率,掌管好后宫之事。”

“安语不敢僭越,只想一心做好分内之事,也好为太后分担一二。”

郭安语算是明确表态,一切都听太后安排,今后并不想分权。

可太后所担心的,在大婚庆典过后,便要彻底脱离皇宫。

皇帝已经成长,唯独担忧的,只有这后宫。

“哀家不想再劳心劳力,只盼着你们能撑起后宫。”

“安语明白,定然会与姐妹们一同,不会令皇上劳心分身。”

“好。”太后对此很是满意:“你祖父现在如何?”

宫人不由偷偷看向郭安语。

这是一道送命题,若是回答不好,搭建好的一切,将付诸东流。

郭由真秉承祖训告老,不争才是家族立于不败之地根本。

若是回答有消息,便表明郭由真依然操控郭家乃至朝堂。

若是回答并无联络,却显得郭安语并无孝道。

“祖父很好,在老家闲来无事,终日与他人一同劳作。身体反倒硬朗许多,家父说,这是因为心宽体胖呢。”

有联系,但又表明郭由真已不问世事。

这还不算完,太后继续说道:

“今后,郭家会因你重获荣光,族人可是要为大奉多出力。”

宫人们狭隘的认为,太后是在担心,郭氏会与武氏分庭抗礼。

而郭安语一直面带微笑,很是随意回道:

“家父教诲,今后嫁入宫中,便是皇室一员,凡事要为皇室、为大奉着想。我至死都是皇室,不再是郭氏族人。”

“明日便是大婚,怎可说不吉利的话?”

太后双手握起郭安语的手,连连拍打三下。

郭安语毫不拘谨,只是连忙说道:

“是我口无遮拦,犯了忌讳。”

太后满眼都是对这个‘儿媳’的喜爱。

武静怡正在试戴各种首饰。

一名贴身宫女上前,附耳禀报:

“郭安语去见了太后,已经许久,还未离开。”

武静怡愤愤不平。

她入宫前,可是寄托万千期望。

武氏所有人都在讲,有太后的这层关系在,定然能封为皇后。

可现实呢?

先是有个何漓秋。

宁王叛乱后,又是这个郭安语。

她全然不想见到,郭安语将皇后之位坐实。

在她眼里一个区区郭家?

武氏可是能轻松碾压。

武静怡带着一众宫女,声势浩大来到太后寝宫。

而门口的宫女,便将其拦了下来。

“太后正与人交谈。”

“我是来给姑姑请安,劳烦通禀一声。”

武静怡有着天生优越感。

可到了这里,依然不敢有丝毫造次。

“太后有过交代,不想被旁人打扰。”

“我是旁人?”武静怡瞬间暴怒:“你可要想想清楚再开口,我可是太后的侄女,比里面那位可要亲近太多。”

宫女全然不为所动,依然不肯放行。

太后与郭安语相谈甚欢。

一名宫女进入禀报。

太后微微皱眉,轻声说道:

“让她进来吧。”

郭安语见状,连忙起身行礼,便要离开。

太后却并不‘放行’:

“你留下来,哀家还有话要与你说。”

郭安语再次缓缓行礼回应,但不再去坐。

很快,武静怡步入屋内。

身后一众宫女被拦在了门外。

“静怡给姑姑请安了。”

武静怡潦草行礼,未等任何回应,便径直上前,坐在太后身旁。

她瞥见站在一旁的郭安语,自认为比她更胜一筹。

太后面色很是平静,并未要指正分毫。

“明日所用准备的怎样?”

“正在看呢,都已经挑花了眼。”

“理应如此,这可是女人一生的大事。”

“当然,而且是嫁入宫中呢,像姑姑一样。”

太后眉毛微微挑动:

“今后,这后宫之中,就要靠你与安语,一定要稳重,把持好一切。”

“姑姑放心。”武静怡身子前倾,小声说道:“我肯定不能让郭氏占了上风。”

太后脸色微沉,语重心长说道:

“静怡,哀家并无旁的深意。”

“我知道的,姑姑。”

武静怡煞有其事,瞥了一眼旁边的郭安语。

她心中暗骂,这种情形下,这不知深浅的郭安语,竟然还赖着不走?

太后极力保持平静:

“你父亲现在可好?”

武静怡立即笑的如花一样。

太后能这样问,正是在彰显不一样的关系啊。

血浓于水,怎是族外之人能比得了?

“姑姑放心,我父亲已经来到京都。”

“他,不是在凌云军中吗?”

“是啊,这次我大婚,他怎么能不在呢?”

“也罢,可边军并非儿戏,明日过后,可要令你父速速返回凌云。”

“不回去了。”

武静怡洋洋得意:

“已经都定好,过些日子令我父亲在刑部,先担任个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