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家,王文林瞧着陷入回忆的唐兴和,心里头就觉着自己不能光受苦受累,唐兴和这么开心,必须把他拉下水。
他一把搂住唐兴和的肩膀,压低声音说:“老唐啊,你看你这结婚后,可得多生几个娃,给老唐家续香火。
你那边现在的房子,住你们俩没问题,就算结婚后有了一个娃也能住得下。
不过呢,等娃多了,你那房子可就有点不够住了。
咱学校我刚来的时候,高中生甚至有点文化能教课的人都能来当老师,你再看看现在,不是中专、大专毕业的,根本不收。
这说明了啥?
刚才王建君老师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你看这四九城每年的人都在增加,工作岗位越来越难抢,更别说这房子了。
我觉着你为了以后的娃,也得好好考虑考虑这住的地方的问题了。”
当然,王文林也没啥坏心眼,他可是刚解放就来四九城的人,这些年四九城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呢。
他也能估摸出以后的变化,起码四九城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多,像他们这种一家只有一两个孩子的都算少的,好多都是三个起步,甚至更多呢。
就看学校这些年招老师的变化,那就说明人越来越多,所以才提高了限制。
人多,工作少,那好多人找到工作后,可能连房子都分不到呢。
虽说现在单位分房住得挺舒服,可后面的人咋办呢?
当然,也不是没办法,单位盖房呗。
要是王文林没买院子,没做院子的规划,他肯定乐意住在分的房子里。
这段时间,看着地基一点点起来,想到以后能住上大房子,王文林就觉得,现在的房子太小了。
他也不是信口胡诌,唐兴和回来当时给了不少钱,再加上他的伤残补助、学校工资,他估摸了一下,以后那笔钱不动,唐兴和一家人都能过得挺滋润。
那笔钱放银行存着,还不如跟他一样呢。
王文林接着忽悠道:“老唐,等你有空了,我带你去我家新院子那边瞅瞅,到时候你再做决定。
你要是觉得花钱多,你想想,剩下的房子租出去不也能赚点小钱嘛!
到时候你也可以选择你的邻居,可以找一些和你性子差不多的,没有那么多闹腾的多好啊!”
九十五号院就是一个缩影,其实在其他大杂院里,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也不少。
唐兴和被王文林说得晕头转向的,“还是跟秀英商量商量,看看她怎么说吧!”
张秀英这时候结束了和王建君的聊天,看到王文林拉着唐兴和嘀嘀咕咕的,她就觉得没啥好事。
“王文林老师,你拉着兴和说啥呢?”
王文林赶紧松开拉着唐兴和肩膀的手,“嘿!张姐,我能跟老唐说啥呀。
我就是让他结婚后赶紧努力,你们俩也都老大不小了,赶紧生几个娃。
这年纪越大生孩子越危险,可别拖到易中海那个岁数,那就太晚了。”
郑秀英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还说我们呢,你看柱子这第二个孩子都有了,你跟肖璇咋还没动静呢,你就不着急?”
王文林能不着急嘛,可他这实力不允许啊,他本来都打算跟肖璇要第二个孩子了,这不,因为买院子,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嘿!这还得再过个一两年,我打算这两年先把我爸妈接过来,等手头宽裕些,再要孩子。”
张秀英恍然大悟,原来王文林是因为买院子花了大价钱,手头紧巴巴的。
“那你们可得抓紧,别等我二胎都生了,你们还没个动静。”
王文林脖子一挺,“那哪能啊!”
张秀英毕竟是二婚,才不会因为王文林的玩笑话就害羞呢,她以前跟院子里的大妈们说的,可比这厉害多了。
接着,张秀英和唐兴和、王文林起身道别,他们还要去其他人家说结婚的事儿呢。
起码,许大茂家还有三位大爷家得去说一声,再就是院子里跟张秀英关系不错的人家。
先来王文林和王建君家,是因为他们俩是媒人,得先告诉一声。
要不是王建君怀着孕,也想和张秀英一起去其他人家。
张秀英、唐兴和、王文林这三人又是去何雨柱家,又是去许大茂家,又是去三位大爷家的,这可把院子里的人都吸引住了。
不过,院子里也不是每家都会去的,像贾张氏这种看不上寡妇再嫁的,张秀英才不会去呢,关系不好,去了不是自讨没趣嘛。
等唐兴和走了以后,张秀英回到家,院子里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了,他俩马上就要结婚。
像杨文江就特别高兴,还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呢。
张秀英他们走后,雨水和王母又回到了堂屋,王建君也说起了刚才的事,反正也没啥好瞒着的。
张秀英的意思是,在和何雨柱的事儿没成之前,最好先别往外说,免得院子里其他人知道了,生出什么事端来。
既然何雨柱不买了,张秀英也不卖了,那就没啥好担心的。
王母听了心里一动,“闺女,要不我把这房子买下来咋样?
等你爸过来,我跟他住那屋,再在那房子北边开个门,这样来你们这儿也方便。”
王建君听了忍不住扶额,“妈,你说啥呢。
等我爸退休了,我们早搬到那个院子里住了,你们还住这儿干啥?
到时候这边要是租出去,你和我爸住这儿,要跟人家成一家人啊!”
何雨柱也跟着说:“可不是嘛,咱们都去那边住了,那边房子又大又新,你和爸住这儿干啥?
我们那边房子那么多,没人住也没生气,窝在这老房子里干啥。”
王母有点尴尬,“柱子,这不是那院子我和你爸也没出啥力,你还把房子记在建君名下,我们住着……”
何雨柱赶忙打断王母的话,“妈,你咋知道不让你们出力了。
这马上就要盖了,这青砖……”
何雨柱从砖墙到房梁再到地板砖,讲了个遍,反正就是还要花不少钱,有他们老两口出钱的时候,不用担心住着不踏实。
王文林送走唐兴和后,在家待了一会儿,然后带着老婆孩子,乐颠颠地跑到何雨柱家。
这会儿太阳正好晒到他们家,在家里热得受不了,还不如来何雨柱家蹭风扇。
何雨柱对刚才王文林和唐兴和的谈话充满好奇,看唐兴和那副模样,可不像是在聊孩子的事儿。
王文林也不藏着掖着,竹筒倒豆子般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王建君听了好一会儿,直接无语了,“你这是自己淋了雨,就非得把人家的伞给拆了。别人淋了雨,你心里才舒坦。”
王文林呵呵一笑,接着又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唐兴和的实际情况说了出来,就唐兴和那水平,能拿下一个小院子也不费力。
何雨柱倒是没想到王文林能想到这一茬,也许后面没有运动,四九城这边真就像王文林说的那样,人多得跟下饺子似的。
“老王,你在学校后勤真是大材小用了。
你这要是去卖东西,按照销售提成来算,那不得挣得盆满钵满啊。”
何雨柱话刚说完,大家就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他。
何雨柱尴尬地笑了笑,“我是说解放前,老王这水平,绝对是那种疯狂卖货的人。”
王文林听后,胸脯挺得高高的,“那可不,要不是我那时候年纪小,要是我早出生几年,说不定就混成大老板了呢。”
肖璇翻了个白眼,“还大老板呢,你要是大老板,现在就得被打成资本家了!”
王文林笑嘻嘻地说:“那咱也是红色资本家,挣的钱干干净净,不去祸祸人,然后都捐给国家搞建设。”
……
张秀英要结婚的消息终于传到贾家人的耳朵里,贾张氏一听傻柱要去当厨师,顿时破口大骂,“这个断子绝孙的傻柱,当上主任了,还和寡妇勾勾搭搭。
我看他就是跟那张寡妇有一腿,不然他这么久不给人做菜,非得给张寡妇做什么席。
王建君也是个蠢的,就这么忍了,真是丢人现眼。
那唐兴和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以后有他受的。”
她觉着王建君给张寡妇说媒,肯定是发现傻柱和张寡妇之间有猫腻,所以才赶紧把张寡妇给弄走了。
秦淮茹瞥了贾张氏一眼,“妈,您这话在家里说说就得了,可别出去瞎咧咧,要是让一大爷知道了,那您可就得回老家了。”
贾张氏哼了一鼻子,“他们敢做,我有啥不敢说的……”
不过,贾张氏的声音越来越小,明显是有点心虚了。
看到别的寡妇都能大大方方地追求幸福,贾张氏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这比杀了她还难受呢。
想当年,她只能守着贞洁拉扯孩子长大,现在寡妇居然还能再嫁,凭啥啊?
她嫉妒得要命,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恨,不平衡得很呢,就只能用一些阴暗的想法去诋毁别人,好像只有这样她才能心里舒服点。
秦淮茹说完这句话,就一屁股坐在缝纫机前,透过窗户瞅着张秀英家。
当刚出寡妇再嫁这个政策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寡妇再嫁,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她也没往心里去。
就算偶尔听到谁谁再嫁了,那也跟她八竿子打不着。
可张秀英再嫁就不一样了,这事儿就发生在四合院里,还是她家对门。
当有人真的做出这种事儿的时候,她心动了。
她觉得自己挺可耻的,之前明明说好要给东旭养孩子的,怎么突然又有了再嫁的念头呢?
可是,心里有个声音在欢快地对她说:
再嫁也没啥大不了的呀,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嫁过去嘛。这几年过得可真累,婆婆还不顶用,整天就知道出去偷吃,也不顾家里。
有个男人依靠多好呀,就不用这么累了,你还年轻呢,可别学贾张氏,一辈子当寡妇哦!
另一个声音,马上跳出来打断她的念头:
哎呀,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忘了自己是怎么答应贾东旭的。要是有了新的孩子,那还怎么照顾棒梗他们,你这样对得起贾东旭吗?
你难道忘了贾东旭以前对你有多好了?
你这个没良心的,棒梗以后会瞧不起你的。
“秦淮茹,你瞅着张瘸子家干啥呢,你是不是也想改嫁?
你个没羞没臊的,你对得起东旭吗?”
原来贾张氏在堂屋嘀嘀咕咕了一会儿,一扭头,发现秦淮茹在缝纫机前发呆呢,她还以为外面出啥事儿了。
赶忙凑过来一看,秦淮茹居然盯着张秀英家看呢,她头上立马冒出一个大大的“危”字,心里瞬间危机感爆棚。
连张寡妇都不叫了,直接叫张瘸子了。
秦淮茹心里正琢磨着呢,冷不丁被她婆婆给打断了。
“我对东旭那可是问心无愧,打从东旭走了以后,我可是一门心思扑在这个家上,把这个家给撑起来了。
可您呢,先不说东旭走之前,您出去偷吃了多少回。
就说这东旭走了以后,分给您的赔偿金,都被您给霍霍了。
您拿着您儿子的卖命钱在外面胡吃海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东旭,有没有想过这个家。
要是东旭在天有灵,知道您这么做,他能安心吗?”
贾张氏一个激灵,“你……你……秦淮茹,你怎么敢这么说……”
贾张氏万没料到秦淮茹说话这么狠,她根本说不过,一屁股坐到地上,一边拍着地,一边叫唤:“哎哟!秦淮茹,你咋能这么跟我说话,你这是对我不孝……”
她可不敢喊老贾和小贾了,刚才秦淮茹的话就像一把刀,把她心里那层不愿意面对的窗户纸给捅破了,要是让老贾和小贾知道,她拿着儿子的卖命钱出去大吃大喝……
秦淮茹撇撇嘴,心说她婆婆这战斗力也太弱了吧,以前老拿贾东旭来拿捏她,这会子,居然连贾东旭的名字都不敢提了。
“下个月就是七月十四了,暑假刚开始那天,您带着棒梗出去吃好吃的了,回来的时候啥都没带,您可得跟东旭还有我公公好好说说这事儿。”
贾张氏一听秦淮茹知道这事儿,立马就消停了,也不哭不嚎了。从地上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往棒梗那屋里走去,她是真怕了。
院子里这边,才听到贾家有了点儿动静,就想着过来凑个热闹,谁承想,就那么两声,这就结束了。
大戏没看成,可把大家给憋坏了。
不过呢,有那机灵的,一下子就把张秀英再嫁的事儿和贾家的情况联系到一块儿了,估计是贾张氏见张秀英要再嫁,怕秦淮茹也跟着甩掉贾家这一家子累赘再嫁,所以才要闹一闹的。
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嚎了两声,就消停了。
有的人觉得,秦淮茹根本就没那想法,直接跟贾张氏说了,贾张氏这才收了手。
也有人觉得,是秦淮茹拿政策压了贾张氏一头,毕竟现在政策鼓励寡妇再嫁,贾张氏要是闹起来,一大爷肯定不会让她好过,贾张氏这才不敢吭声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可谁也没想到秦淮茹会把死去的贾东旭搬出来,要知道,这可是贾张氏的惯用招数啊。
和贾张氏闹了一通后,秦淮茹也没出去,就那么半靠着床,有一搭没一搭地安慰着小当和槐花。
不过她时不时地看一眼张秀英家的方向,那模样,显然和她刚才跟贾张氏说的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