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赵老头的话过后李明心中才好受了一些,至少李家的未来还有着巨大的希望。只不过想到自己父母以及一些亲人还留在汤国,不仅是当地的官员为了财富找他们的麻烦;还是将来魏国有一天攻打汤国的时候自己的亲人也会陷入困境。
李明开口说到:“各位叔叔爷爷你们能给小子出个主意嘛,如何才能让还留在汤国的亲人放下心中的执念来到魏国和我们团聚?我实在不放心他们留在那里。”
崔元开口说到:“并不需要用太多的理由,直接派人回到自己的家族告诉他们你们李家的小辈有许多已经获得了功名不就行了!”
李明可以说他单纯但是他并不是蠢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能够在这群老狐狸当中守住自己的家族,还让自己的家族在魏国站稳脚跟。他前面会说出那样的话那是因为他以前一直被自己的家族保护的很好,而且在接受家族的生意过后他都是在魏国这样对商人比较友好的生存环境下进行活动的,所以他对一些社会的黑暗还有这不太了解。
然而对于一些人心方面的事情他还是是否的了解的。魏国现在的教育政策只要自己家族当中的孩子或者自己家族当中的人不要触犯魏国的法律,那么自己的孩子是有着巨大的机会成为魏国的官员的。
而对于商人来说自己的后辈能够成为官员的话,那么家族当中的长辈会对这件事十分的重视的,所以即便自己不给自己的父母透露魏国太多的消息他们只要知道李家的孩子在魏国获得了功名,那么自己的家族在魏国就能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庇护。
这群商人在商量了过后做出了一致的决定,那就是按照魏国的法律和政策,他们全部将家族当中的成员和财富转移到魏国彻底的成为魏国的一员。
在第二天的的时候户部尚书钱戴来到了皇宫找到了楚凡汇报现在还在魏国当中的那些商人的决定。
在御书房当中楚凡接见了户部尚书钱戴,楚凡率先询问道:“不知道钱尚书今天来找朕有什么事情?”
要知道现在朝廷政务大多数都是由皇家政务处理处进行处理的,钱戴在今天来皇宫来找自己那么一定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
钱戴开口说到:“陛下,最近这段时间有许多商人开始大量的抛售以前的陈粮,同时也在从百姓手中收购红薯和玉米,毕竟不管是这两种粮食的产量十分的高,更加有一点就是:魏国的朝廷都在大量的收购这两种粮食那么这两种粮食一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升值空间,商人们自然不愿错过这个良机。所以臣前来询问陛下是不是需要对这些商人进行一些限制?”
楚凡直接开口说到:“只要这些商人遵守魏国的法律,就没有必要对他们做太多的限制措施。只不过边关的将士们要确保红薯和玉米不能被这些商人带离魏国,虽然朕也知道想要完全的守住这两种粮食并不现实,但只要能够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不让它们大规模流出那么对于我们未来的计划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钱戴对于楚凡的决策并没有任何的异议,因为钱戴作为魏国朝廷的核心对于魏国将来的许多安排都是十分的了解的,而钱戴知道过不了多久皇帝陛下就要启动御驾亲征征服圣武大陆的计划,届时新开拓的领土也将成为魏国的领地,而到时候红薯和玉米都将成为安抚当地民心的关键。
对于统治一个新的领土而言,最开始的稳固人心至关重要,而当魏国朝廷能够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还拿出红薯和玉米这样高产的农作物给他们进行种植的时候,基本上的百姓都会对魏国充满感激和信任。
而只要前几十年把当地的百姓稳定住,那么新生的一代完全没有前面一个王朝的记忆,更不会说会对前一个王朝产生任何的忠诚,到时候魏国的统治将深入人心这样也就能够稳定住新开拓的区域了。
钱戴继续进行汇报:“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现在有许多其他国家和势力的商人响应魏国的落户政策,有许多商人纷纷进行捐款来获得魏国的户籍和土地,当然也有许多商人卖掉了在魏国的所有资产,然后带着自己家族的财富和家族成员回到自己的国家。臣来进行询问的是陛下是否需要对这部分商人进行限制不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财富和魏国的情报离开魏国。”
楚凡给自己和钱戴倒了一杯茶然后开口说到:“对于那些愿意捐款落户的商人,朝廷按照以前指定的政策给予相应的优惠和保障就行了,以后把他们视为魏国的子民,到时候他们就是我们魏国的一员了,没有特意进行限制的必要。
而那些选择离开的商人,只要他们在魏国进行经商的时候把赋税上缴齐了的也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过多的阻拦。”
钱戴这个时候却是继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陛下,商人都是不可信的,更别说其他国家的商人。要知道现在还留在魏国的商人都是经历过各种考验的,他们的忠诚度基本上能够得到保证。但那些其他国家的商人只不过是捐了一些的金银钱财就获得了魏国的户籍和土地,而他们家族的后辈还有着进行魏国学校学习的机会,到时候这些家族当中的族人进入了魏国的朝廷或军队,难保不会成为潜在的隐患。
而那些带着财富离开魏国的商人,他们掌握着许多魏国的许多政策和情报,他们把这些财富和情报带回自己的国家,那么任何国家的统治者在得到了这样的情报过后都会知道魏国接下来一定会有大的动作。到时候这些国家可能就会对魏国采取防范措施,甚至联合起来对抗。
到时候陛下想要统一圣武大陆的鸿图霸业就可能会更难了。”
不得不说钱戴所担心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楚凡也有着自己的考虑,那就是也自己现在在魏国百姓和朝廷当中的威望和地位,魏国当中已经没有人敢造自己的反了,而自己想要完成系统任务的话只有战死在战场上才能达成目标。
楚凡沉吟片刻想到了怎样忽悠钱戴的借口:“钱尚书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其实完全是你想的太多了,要知道商人逐利是不错,但是该给他们的优惠和保障却是不能少的。因为那是我们魏国朝廷自己所制定的规则,我们作为统治者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不能随意的去更改自己制定的规则,不然的话将会失信于天下。
对于你担心的这些商人忠诚方面的问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的魏国朝廷有着各种各样的监管政策,而这些商人的小孩还要到学校进行教育才能够进入官员的选拔。只要我们魏国朝廷对选拔机制严格把关,确保其忠诚与才能兼备便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至于那些离开的商人,即便他们带走了一些的财富那么当我们魏国的军队攻打进入他们的国家的时候,那些财富最终还是会回到魏国的手中。毕竟我们魏国的军队只需要保障当地普通百姓的利益就可以了,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和商人的利益并非我们所必须顾虑的。
而如果我们把这些商人拦截了下来,那么魏国在圣武大陆上的名誉将受到严重损害,到时候当我们魏国的军队攻打进入其他国家的时候,当地的百姓知道了我们魏国的朝廷既然对那些只是想要离开魏国的商人都痛下杀手的时候,那么他们必然会对我们产生敌意和不信任,到时候想要统治那些新开拓的土地将会更加的困难。甚至还有可能会让这些已经归化成为魏国百姓的商人人心惶惶。
再说了其他国家在我们魏国当中肯定也安插了间谍和细作,他们同样在搜集情报。甚至他们因为经历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收集的情报还要别那些商人完善一些,再加上这些间谍和细作的武力更加的强大手段也更为隐秘,即便是魏国的朝廷也难以彻底清除。与其过度防范商人不如加强内部监管稳固民心。
所以钱尚书,与其担忧这些商人,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完善我们的选拔和监管机制上。只要我们内部稳固,外部的威胁自然不足为惧。而且,通过开放的政策,我们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壮大魏国的实力。”
钱戴仔细的想了一下楚凡说的话,还是认为十分的有道理的。现在的魏国的强大已经不是圣武大陆上那些国家能够比拟的,现在的魏国有着新式的武器和盔甲,有着能够支撑军队进行大规模战斗的粮食,有着能够快速的调动兵力的交通网络,以及杀伤力巨大的炸弹。
以后即便是在正面的战斗当中魏国也能凭借这些优势从容应对。而运用闪击战那完全是自己国家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内患才不的不拼死一搏的战术。如今魏国内部稳定民心所向,只需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任何外敌皆不足为虑。
就在楚凡和钱戴相谈到尾声的时候,兵部尚书穆云巅和丞相曹孟德以及皇家政务处理处的一位王爷一同来到了御书房当中,三人神色凝重显然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穆云巅等人给楚凡行礼过后,穆云巅沉声道:“陛下,在臣去整理武将名单寻找适合派遣前往倭国作战的将领的时候,臣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军队当中出现了许多文官的后代,而臣最开始也以为他们只不过是向往军队当中的生活想要为国家效力,但经过臣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文官后代许多都是一些不通武艺和军事谋略的文弱书生。
臣随即把这件事汇报到了皇家政务处理处让王爷们进行处理,而皇家政务处理处的王爷们经过调查发现不仅军队当中有许多不通武艺的文官后代,在文官所在的户部礼部等部门也有着许多大老粗的武将的后代进入其中。这些人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但是臣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谁在操控这一件事。”
楚凡听了穆云巅的汇报过后脸色也深沉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所制定的教育改革和选拔机制现在就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进行勾结和破坏。而现在穆云巅和曹孟德带着皇家政务处理处的王爷一起来到自己的面前,那么这件事显然已经被他们查到了一些什么,只不过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很可能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十分的众多。
楚凡开口说道:“既然皇家政务处理处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那么我想你们已经找到了一些线索。你们知道一些什么事情都可以先说说。”
曹孟德开口说到:“陛下,臣等发现这些文官后代和武将后代的调动,在背后都是有着秦惠这个前丞相进行牵线搭桥的,不然的话朝廷当中的官员除了自己这个丞相之外也就只有几位尚书有这么庞大的关系网了。”
听见曹孟德的回答楚凡心中苦笑,心中不禁想到:“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取错的名字。以前的时候自己虽然不喜欢秦惠这个人,但是对方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的错误,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动他。
现在自己已经罢免了对方的丞相之位,让他去协助皇家政务处理处的王爷们进行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的管理工作,没想到在不当丞相了过后既然给自己来这么一个大的事情。
楚凡皱眉的询问道:“你们确定这些调动都是秦惠在里面进行协调和策划的吗?”
皇家政务处理处的王爷把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递交到了楚凡的手中,并十分自责的说到:“其实这里面也有者我们皇家政务处理处的过失,因为我们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这种不当的调动,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