灜部落私设的黑市几乎存在了十多年。
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为了捉拿几个人,几乎发动所有士兵,将整个部落给翻了个遍。
不过,璃青青等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他们没有走官道,而是在璃枫的带领下,已经顺利地走小路回到了大渊国界。
巫孟和云武带着魏知达先行回主城。
他昨日下午扔在半途的马车,必须尽快处理,以免有人发现密室内的东西被窃,第一个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璃枫和璃青青则匆匆赶往边关小镇。
今日是战亡戎兵归来的第三日,先前因忙于搜集证据而缺席,眼下安抚工作至关重要。
冬月的傍晚来得有些急促,日头一斜,天色便暗了几分。
璃青青一踏进边关小镇,便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满镇的素白。
白幡的惨白,纸钱的灰白。
靠近围墙不远的地方,新搭建了一个很大的灵棚。
垂挂在横梁上的素白麻布幔帐偶尔被风吹起,隐约可见停放在里头的两百多口棺木。
这里面躺着的是前日送回来的阵亡守城兵。
灵棚前的地上铺了一片软草。
软草上面跪着一群年轻的妇人,其间还有几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她们早已哭得喉咙嘶哑,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从她们中间传来,让人无端生出一种凄凉之感。
见到城主与将军竟然也前来祭拜,妇人们忍不住又是一阵啜泣。
跪在最前面的一名年轻妇人抬起头来看向璃枫,急急地喊道,
“将军!”
身旁的另一名老妇人慌忙捂住她的嘴,让她别说话。
这名年轻妇人却立即从地上爬起来,挣开了身旁老妇人的手。
她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目光死死地盯着璃枫,
“我听说当日明明是有机会撤兵回城的,对吗?”
璃枫面色一怔。
若是当时撤兵回城,将错失彻底击溃敌兵的绝佳时机。
如此一来,必将又回到以往频繁战事,被动防御的局面。
甚至,若当时选择撤退,敌兵主力回到敌营后,璃青青与那五百名士兵将会直面承担敌兵的全部火力。
他怎么能撤退!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撤退!
他的阿娘至死都未再见到妹妹一眼,他还要带璃青青回去。
可这场战役赢得实在惨烈,守城兵折损过半,仅仅边关小镇就有二百六十四户痛失至亲!
璃枫眼神复杂,思绪流转间,却听得妇人又哽咽道,
“我男人曾经说过,只要不出城主动迎敌,他能与我白头到老,他能看着我们的孩儿长大成人!”
这话一出,又有妇人开始痛哭起来。
那名妇人一边哭,一边说道,“我男人跟她男人一样都是辎重兵,若是不出城,他如今也能安然无恙……”
辎重兵隶属于后勤,在所有守城兵中,若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派遣他们到前线。
璃青青闻言,立即想起当初她最后带出去的那五百名士兵,其间有不少辎重兵,或许当时她男人就在里面。
璃青青有些沉默。
她记得那五百名士兵……后来只剩下一半还活着。
可若让她再选一次,她仍旧会出城协助。
虽然边关城易守难攻,但四千余名守城兵对上的是四万敌兵,守城与破城的概率各占一半。
只要有一半的机会,她宁愿一劳永逸,以一战终结万战,换边关城从此不再有战!
可是……这代价实在惨重!
璃青青看向这些妇人——,
她们背井离乡,跟随自己的男人或是自己的儿子在边关小镇定居,日子过得本就十分艰难,
如今又痛失家里的顶梁柱,这往后日子如何继续?
更有那些花白头发的妇人,她们孤苦无依,往后又该如何生存?
璃青青正思索着,身旁的璃枫忽然上前一步。
他看向那些妇人,喉结微微滚了滚,艰难开口,
“诸位,他们的阵亡,换来了边关城不再有战事,他们是守城的英雄!”
“我今以将帅之名起誓,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钱粮将在三日内发放到位!”
“即日起在边关城修忠烈碑,所有阵亡将士皆入忠烈祠,永享香火!”
妇人们闻言皆是一愣,随后忍不住放声痛哭。
身为边关城戎兵家眷,她们知道自家男人的宿命,但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家男人还能被尊成英雄!
“有后人记着,也是值了……”
质问璃枫的这名年轻妇人眼泪瞬间奔涌而出,她喃喃自语,跌坐在地。
璃青青随即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我也以边关城主之名立誓,凡我边关城所有阵亡者家眷,皆免赋税三年,
阵亡者家中若有幼子抚养至成年、若有孤老年迈者,由我边关城负责颐养天年。
即便我离任,此誓依旧生效!”
璃青青面色凝重,郑重承诺。
她原本以为自己只是来边关城协助做黑火球和处理新建城墙之事,事成之后,便可以安心回家过自己悠闲的田园生活。
却没料到自己与大渊国,其实早在第一世就已结下了深厚的羁绊。
那五百名士兵毕竟是自己带出去的,未能全部带回,她也有责任!
待魏都护之事了结,她或许将不再担任此地城主,但这份责任她必须承担。
璃青青暗自打算,这次从魏都护密室里收获到的几十箱金银珠宝,她会将其中的官银交给璃枫。
朝廷常常拖欠钱粮,有时甚至让守城兵自行解决生计,抚恤金不知何时会到,以璃枫的性情恐怕又会不惜自掏腰包,这些官银正好解燃眉之急。
至于剩下的金银珠宝,她会留一部分用于践行誓言,其余的将来也会用之于民,改善民生。
暮色愈发深沉。
璃青青与璃枫在边关小镇安抚百姓后,便趁着夜色赶往主城 。
而他俩不知道的是,主城内又进行了一场刺杀。
魏都护昨晚左等右等,始终没等来自己的手下汇报。
今早差人一打听,才得知昨晚璃青遇不明身份者刺杀,伤势十分严重,而刺客早已趁机逃跑。
魏都护心里暗自窃喜。
虽然手下没来汇报,但只要目的达到了,自然是希望他们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最好是近期不要回来。
但诏迪朴那边没有传来毒发身亡的消息,却令魏都护坐立难安。
于是,魏都护又急不可耐地派出了另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