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潜火队 > 第197章 四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竞文自行带人查访去了。

不过,李部童没有告诉他另外一条办案思路。

因为这条思路,牵涉到太子。

据太子回忆说,当年,槐花巷叶娘子的家里,有两个人会常年待在府上。

一个是叶娘子的贴身女使,叶娘子叫她海棠。

另外一个是厨娘,唤作孙春娘。

大火之后,太子找人查访了当时的废墟,并没有发现多余的尸体。

因此,或许这两个人还幸存于世。或许他们会知道一些什么内情。

多年来,太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一直不愿意再想起关于叶娘子的往事,因此也并没有主动去找过这两个人的下落。

有了这些线索,比起大海捞针来,似乎是事半功倍。

因此,真金的任务是沿着这两条线索查下去,不过前提是,一切保密。

孙春娘年纪不小了,不过在太子的印象中,她依然堪称是汴梁一流的厨娘。

赵桓吃多了宫内的千珍百味,但觉得什么佳肴都比不过孙春娘的面。

平日里叶舒黎比较忙,忙着东跑西跑出入场合展示茶艺,都是孙春娘负责她的饭食。

孙春娘擅长面食,如羊肉烩面,面汤用羊骨高汤煮制而成,之后熬上薄薄的面片,出锅之后撒上羊肉片与黄花菜,香气四溢。

羊肉最是暖身,寒冬腊月里,一碗下肚,通体生暖。

除此之外还有水面,刚煮好的面用清凉的井水过一下,面条变得筋道可口,之后用蒜齑、芝麻酱佐食,美味可口。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这样一碗面吃下去,凉快又饱肚。

到了春天,收集各类新鲜的野菜青菜,孙春娘又可以做上一碗素菜臊子面。

总之,一年四季,简单的面食在孙春娘的手下可以变出无数花样。

至于海棠,太子倒是了解并不多。

汴梁居,大不易。真金分析,孙春娘如今若是还在汴梁,那么或许还是在做厨娘,毕竟手艺傍身,混口饭吃起码比转行要容易得多吧。

开封府的百姓名录上,发现了两个叫孙春娘的人。

不过一个方才八岁,另一个年方十八,汴梁大火时,一个没出生,一个还在玩磨喝乐的年纪,明显是牛头不对马嘴。

孙春娘兴许已经改名换姓,但就算如此,恐怕也会在邻里间留下痕迹。

要寻一个厨娘,照例没有好的办法,只有挨个打探。

望火楼之上,可以了望全城。

张择端很快吩咐下去,各处望火楼士兵负责勘察记录各自区域的大小脚店酒楼。

之后由救火营的士兵一一探查。

另一边,还要打听一个叫海棠的娘子,如今应该是二十五岁左右的年纪,兴许已经嫁了出去。

不过两天下来,没有任何线索。

真金腿都跑细了,肚子每天饿得咕咕叫,来不及吃上口热饭。

他几次路过家门口,便是远远望了一眼,也没来得及和娘亲妹妹见上一面。

这天,真金又路过家门口,正看见了娘亲,水柳娘子此时提了一桶卤梅水,正准备出门。

“儿啊,你去哪里?”

“娘,你要去哪里?不是说不再去卖卤梅水了吗?”真金惊诧道。

自从真金做了潜火军指挥官,薪饷又涨了不少,他再三劝了娘亲,让她不要再出去卖卤梅水了,好好修养身体,以免累到了腿,腿伤再发,娘亲答应了。

可谁知她又悄悄出去卖水。

真金叹道:“说了不去卖了,就不去卖了。娘啊,你要听话才好。”

水柳娘子被抓了个现形,又道:“好好好,听话听话。”

真金扶着娘亲回了院子坐下,之后又提着那桶卤梅水出去,对张择端说道:“张大哥,把这些卤梅水分与兄弟们喝了,正好忙活了半天。”

正午头上,太阳很毒,一碗卤梅水,正好解渴又解乏。

亲随的潜火兵们喝了之后,不禁交口称赞。

“真是清凉啊。”

“指挥使,太夫人的手艺当真是汴梁一绝啊,我看不做神仙逍遥,也要下凡喝上这一晚卤梅水。”包三将又道,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

远二郎又道:“好喝,我还要再喝一碗。”

于是远二郎便又缠着水柳娘子又讨了一碗来喝。

水柳娘子看儿子与属下们奔波劳累,二话不说,连忙又去后厨忙活了。

等到一万卤梅水喝完,水柳娘子已经把面下锅了。

“还没吃饭吧,你们这些后生先填饱肚子,再去当差不迟。”尽管大家纷纷客套劝阻,水柳娘子还是把面做好了。

看着娘亲做面,真金反倒是有些想念环饼了。

不知道他一个人在城外过得怎么样?

他一直替干爹张头守孝,自从张头去世,真金还没有见过环饼。

不过,环饼来看望了一次水柳娘子,还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瓜果,这都是环饼亲自种下的。

水柳娘子说道:“环饼这孩子灵了,能养活自己了。”

伤感之余,真金只能大口地吃面,掩盖悲伤。

等到一人一碗端了过来,真金突然发现这面十分新奇,吃上一口,清爽特异。

真金又尝了尝,面里分明是加了蒜和芝麻酱。

“这面好像是很熟悉……”

“是孙春娘的手艺,水面。”远二郎这时接茬道。

“没错,是水面。”

真金又问娘亲:“这面是不是叫水面?哪里学来的,怎么之前没见你做过。”

“水面?这个名字听着好生奇怪,我不知道。我只听说四娘管这面叫做水饭。”

“四娘?四娘是谁。”真金忙问道,问完之后他又特别收敛了一下惊讶的表情,以免让娘亲担心。

“四娘便是在桥头卖水饭的娘子,我在桥头卖卤梅水,时常能够碰到她,她是个善心的人啊。”水柳娘子又道。

水饭,原来水面也可以叫水饭。

真金恍然大悟。

至于娘亲所说的桥头,应该是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