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一会儿,【吴京秋】就坐在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小会议室中。

小会议室里除了一张长桌,就只剩下一只电灯,因为电压不稳发出忽闪忽闪的光芒。

房间里坐着二十几个人,除了【吴京秋】,庞子健这样的小队长之外,还有各个中队的中队长。

坐在长桌上首的,则是一个面相彪悍,鼻梁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中年男人。

“据可靠消息,江北回龙乡存在至少一个日本人的间谍小组。

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配合当地警察局,全面彻底的搜查一遍回龙乡……

只要发现可疑分子,统统带回总部来,初步甄别之后送到情报处。”

鼻梁上带着刀疤的中年男人自然就是行动大队的队长,袁德志。

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在场的各个小队长和中队长们全都心里面嘀咕起来……

可靠消息,什么是可靠消息?

从哪里来的可靠消息,你这一点内部情报不透露,只让我们去回龙乡找存在于情报之中的日谍。

这消息准确吗,要是不准的话,大家伙也就又要白忙活一趟了!

相比起其他人的莫名其妙,【吴京秋】心里面却已经大致有了判断。

今天中午给徐贞送饭的时候,徐贞就曾经说过,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可能会破译出日本人使用的底层密码。

看这样子,军统应该是想要先抓住这个回龙乡的小虾米,然后通过这些边缘人物,尝试找出那个使用“高级密码”的日本间谍。

“各位没有什么异议吧?

如果没有的话,我现在就命令……所有小队人员立刻集结,进入回龙乡。”

袁德志见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也知道这些人都打的什么主意。

众人互相对视了眼,虽然觉得有些怪怪的,但还是全都起立敬礼:

“是,卑职领命!”

……

因为重庆陪都的属性,所以1940年年初,山城周边的几个县比如巴县,江北县,都被扩展成了重庆的行政区域。

至于这次行动的回龙乡,则是属于江北县的管辖范围,人口还算殷实,足有一万一千多人。

虽然行动大队的人数也不少,但相对于一万多人的回龙乡来说,还是显得太少了。

更何况,这次上面传下来的命令本就有限。

日本人隐藏在普通老百姓中,那必然是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甚至有些……干脆就是投降叛变的中国人。

想要在一万多人中找出日本人的间谍小组,还是苦难的很。

就这么,一夜过去,八百多名行动队员配合着回龙乡的治安所,几乎把乡里面所有人都筛查了一遍。

但无奈的是,依旧没有找到有关日本间谍的任何蛛丝马迹。

……

“长官,您说发报机……

我们也不知道发报机长什么样子啊,如果真知道的话,我肯定就马上告诉您了。”

腊月的天,小风凉飕飕的,看着手下人一家一家查探着回龙乡住户的信息,记录着这些人的言行,【吴京秋】从空间里拿出一包烟来,自己点燃一根,剩下的全都分给了下面的队员。

栓子正站在几米外的一个小院子旁,仔细询问着一对中年夫妇。

日本间谍能有什么特征,发报机和天线,一般就是最大的特征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想办法向着这方面靠拢,看能不能抓住这些日谍的小尾巴。

几分钟后,栓子回到了【吴京秋】的身边,接过后者递过来的香烟,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不行啊队长,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日本间谍就算是真藏在这里,又怎么可能会被我们随随便便就发现了。”

他拿过另一个队员手中的烟,借着烟头上通红的火苗,猛地吸了几口气,这才惬意的吐出一个烟圈来。

【吴京秋】听了他的话,也下意识点了点头。

上面能把日本间谍的所在缩小到回龙乡,已经算是很大的进展了。

但是……他们想要真正抓住日本人,靠着这样的方式却是绝对不行的。

先不说日本间谍有多狡猾,就光这些匆匆扩编的行动队员,十个里面有八个估计都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如果想要针对日本间谍的电台搞文章,那就要有专业的测向仪和技术人员。

不过很可惜,这些东西都被情报科的人牢牢攥在手里,行动科这些“打手”想要接触,根本是不可能的。

毕竟功劳本就有限,人家情报科凭什么和你们行动科的这群大老粗分享……

世子之争,向来如此吧!

“呼……”

从鼻孔里徐徐吐出两道烟雾,【吴京秋】搓了搓自己被冻得有些发木的脸。

想要从情报科借测向仪是不可能了,让他从上海那边拿一个来,又有些说不过去。

就这么,一根烟烧到了一半,他忽的眼睛一亮……

中午的时候,徐贞貌似曾经提起过,这伙日本人是专门为日军轰炸机提供情报的。

既然是为日军轰炸机提供情报吗,那么这些情报之中最重要的消息是什么,当然是天气状况。

可不可以尝试一下,从天气的方面下手……

“队长,歇一会儿差不多了,还有一百多户人家等着我们排查呢!”

就在这时候,栓子忽然出声望了过来。

【吴京秋】则是微微摇了摇头,道:

“你带人接着查,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线索……”

“啊……”

栓子模样有些愣愣的,不过听自己老大这么说,还是下意识就点了下头。

……

离开了队伍,【吴京秋】来到街口的一个馄饨摊。

这个时候,馄饨摊上正忙活着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大爷。

见此,他上来就找了个位置道:

“大爷,来一碗馄饨。”

“好嘞,这位长官您等着。”

没两分钟,大爷就把一碗馄饨端上了餐桌。

【吴京秋】则是拿起一个小汤匙,脸上带着些笑容道:

“对了大爷,有件事情我想问您一下。”

“有什么事情,长官您尽管说……”

看到【吴京秋】这一身军装,老大爷当然不敢有丝毫的拒绝。

“那我就说了,您这儿有没有什么人,是对本地天气比较了解的。”

【吴京秋】喝了口汤,暖了暖身子,觉得精神都好了不少。

“什么天气……”

老大爷眨了眨眼睛,明显是没听懂【吴京秋】说的话。

对此,他也只好换了一种说法:

“就是天下不下雨,打不打雷什么的。”

“哦……你说这个啊,那好像没有。”

老大爷见【吴京秋】是个好说话的,便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不过,我们这儿确实有一家人,是在沙坪坝那个什么气象站当差的,我曾经听我家闺女说过,他们那个什么站,就是官家专门看下不下雨的。”

“哦……是吗……”

【吴京秋】正到嘴边的馄饨停在半空,目光微不可察的变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