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 第719章 如今大明最缺的是时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9章 如今大明最缺的是时间

听到魏武说的这番话,朱标的嘴角弯出一抹微笑。

“放心,大哥不是反对修建铁路,只是多了解一些,才知道将来如何规划更好。”

“另外,既然你说起了路引的事情,正好我这边也有个消息告诉你。”

关于路引的事情魏武很早就提过,这件事朱标很清楚。

现在听到魏武再次提起,正好他也了解具体情况,于是直接给了魏武一个答案。

“放心,这件事父皇已经在朝堂上商议过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对天下公布的。”

听到这句话,魏武脸上露出了微笑,虽然人口流动起来的结果只能用好坏参半来形容。

但就以目前大明的情况来说,其实利大于弊,能够有效的刺激经济和建设。

如果没有摊丁入亩取消丁税,魏武肯定不会建议取消路引,那会出现大批量的流民。

但现在大明一切都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将来大明的疆域也会变得更加广袤。

在本地生活不是很好的百姓,也可以去其他地方谋生,也许能有更好的出路。

就比如将元蒙打败之后,东北那边大片大片的黑土地,有哪个农民不喜欢呢!

看到魏武脸上的表情,朱标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后才继续问起铁路盈利的事情。

“小武,你刚才说了,给商人特许权,也就是说除了客运之外,货运也是盈利点,对吧!”

“是的大哥!”

魏武点点头肯定了朱标的话,然后便说起了铁路的第二个盈利点。

“除了客运之外,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货运,比如粮食、矿产、木材、石料等等!”

“一切可以作为商品销售贩卖的东西,都可以通过铁路运输,甚至包括河鲜海产。”

“在经过腌制之后,这类食物不用担心腐坏,也可以通过铁路运送到其他地方贩卖。”

其实关于河鲜海产的事情是魏武临时想到的,但他觉得这个确实有必要说一下。

所以接下来魏武又再次说起了这方面的事情。

“大哥,你也知道,居住在海边的渔民没有太好的土地种粮食,生活比较艰难。”

“只要有商人去收货,那么沿海渔村的百姓也可以通过捕鱼多赚一些钱补贴家用。”

“居住在内陆的百姓大多没有吃过海产品,这个可以当做特色,扶持渔民脱贫。”

朱标没有在意魏武突然将话题说偏,反而非常赞同魏武的想法,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见朱标也赞同自己的想法,魏武再次露出笑容,随后再次回归正题。

“至于这些货物运输的费用,就按照货物的重量和目的地的距离制定,建立收费标准。”

“打个比方,用吨来做单位,每吨货物应该收多少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算距离费用。”

“具体该如何定标准,这个可以先测试一下运行成本,再由朝廷商议决定。”

说到这里,魏武停顿了一下,沉吟了片刻才继续说道:

“除了这两点盈利之外,还有不少隐性好处,比如朝廷可以利用铁路开办邮递项目。”

“收取少量的费用,替百姓运送家书信件之类的东西,或者是一些体积不大的物品。”

随后,魏武又专门将后世的快递和物流等业务,简单和朱标描述了一下。

原本是想用镖局来举例的,但他突然想起来,镖局这种机构最早的雏形是万历年末才出现。

朱标听完也觉得这个邮递项目大有可为,能够给百姓提供相当程度的便利。

关键是信件这方面,铁路的速度可比八百里加急快多了,有利于传达紧急军情。

而且还可以给为大明戍边却思念家乡的将士更快送达家书,可以说全是好处。

就在朱标这么想的时候,魏武接下来的话也证实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铁路的作用除了投送兵力,还有信息的传递,马匹的体力限制了它无法长时间奔跑。”

“但火车却不一样,火车不需要休息,一天十二个时辰可以说基本都处于行驶状态。”

“一千公里的路程,就算八百里加急也需要三四天时间,但火车只要一天就能抵达。”

关于铁路的问题,说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于是魏武最后下了一个总结。

“铁路对国家来说,不仅仅只是工具,而是控制国家经济血液流动循环的系统!”

听到这句话,朱标也明白关于铁路的事情,魏武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所以在魏武说完后,朱标缓缓点头,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关于铁路的问题,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回京之后我会和父皇拟定一个框架出来。”

魏武也知道,这种大工程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来的,所以也心中并不着急。

而且以他对老朱的了解,这种好东西是肯定不会放着不用,只是需要时间安排。

毕竟如今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摊丁入亩的国策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行之中。

姚广孝投奔北元又勾结白莲教,现在的大明可以是既要盯着内忧,也要防着外患。

所以科技院那边,所有的机床基本都用在了制造步枪上面,数量越多越好。

同时还有蒸汽船的改造工作,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特别是蓝玉在倭国传回大捷的消息,蒸汽船也在文武百官面前证明了它的能力。

再加上老朱知道海外还有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同时早就决定了要将皇子分封海外。

蒸汽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即便倭国已经打下来了,改造工作也没停止。

而这还仅仅只是改造工作,事实上科技院已经在着手铁甲舰的设计工作了。

有魏武这个挂逼存在,科技院就等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什么都会变得更简单。

而且魏武上次获得了后世的教材,并且将里面的核心内容传授给科技院的工匠之后。

他又在科技院里专门安排了一个屋子当图书馆,将他获得的相关书籍全部放在里面。

当然,都是经过他改编,尽可能的去除掉和后世相关的信息,只留下知识层面的内容。

宋忠和科技院的技术人才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可以说是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他们每时每刻都处于进步状态,所以无论是大明还是科技院,都抽不出额外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