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389章 朝臣反对,推广占城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9章 朝臣反对,推广占城稻

五日后,金銮殿早朝。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侍郎赵德言手持玉笏出列,\"听闻陛下欲推广所谓占城稻,此事万万不可啊!\"

张无忌眯起眼睛:\"赵爱卿何出此言?\"

\"《周礼》有云:'种谷必因其地宜'。\"赵德言抖着花白胡子,\"我华夏自有嘉禾,何须蛮夷之种?况且贸然更替粮种,若遇灾年,恐酿成大祸啊!\"

殿中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张无忌注意到,这些反对的大臣多半与江南粮商有姻亲关系。

工部尚书徐光启突然出列:\"臣有异议。臣亲自查验过试验田,占城稻抗旱抗涝,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种!\"

\"徐大人此言差矣。\"

礼部侍郎冷笑,\"祖宗之法不可变。若人人都学陛下亲事农耕,士农工商的体统何在?\"

争论持续到日影西斜。

张无忌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雕琢的稻穗纹样,忽然想起离京前小荷说的话:\"稻子才不管什么体统呢,给它阳光雨露,它就还你满仓粮食。\"

\"够了。\"

他抬手止住争吵,\"传朕旨意:在江浙、湖广设十大育种场,由常遇春督建;选拔农家子弟百人入国子监农科学习;免试授予精于农事者'劝农使'官职。\"

赵德言脸色铁青:\"陛下!这是要动摇国本啊!\"

\"国本?\"张无忌站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夕阳下灼灼生辉,\"让百姓吃饱饭,才是最大的国本!退朝!\"

回到乾清宫,张无忌发现小荷正在偏殿等他。

少女换上了干净的棉布衣裙,正笨拙地跟着宫女学行礼。

\"免礼。\"他示意宫女退下,从案头取出一卷地图,\"来看看,这些红圈是朕规划的育种场位置。\"

小荷凑近地图,发梢带着皂角的清香。她突然指着太湖沿岸:\"这里不行,夏末多台风,会毁了秧苗。\"

张无忌挑眉:\"你怎知道?\"

\"我舅舅住在吴县呀。\"她眼睛亮晶晶的,\"去年台风来的时候,他们村的稻田全倒了,但山坡上的芋头没事。\"

窗外传来更鼓声。

张无忌若有所思地卷起地图:\"明日随朕去趟户部,朕要看看近十年的灾荒记录。\"

此刻的赵府密室中,烛火摇曳。赵德言将密信递给黑衣人:\"速将此信送至扬州林员外手中。记住,若被锦衣卫截获...\"

黑衣人将信笺吞入口中,翻身跃出窗外。

月光照亮了赵德言阴鸷的面容——那些靠粮价牟利的世家大族,绝不会轻易放弃嘴边的肥肉。

月光如水,洒在乾清宫的琉璃瓦上。张无忌负手立于窗前,指尖轻叩窗棂。

小荷已由宫女引去偏殿安歇,殿内只余更漏声声。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求见。\"太监轻声禀报。

\"宣。\"

铁塔般的汉子大步进殿,单膝跪地:\"启禀陛下,赵府确有异动。一刻钟前,有黑衣人自后墙翻出,轻功极佳,属下已派人追踪。\"

张无忌眼中寒光一闪:\"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另派一队人马,暗中保护徐光启大人。\"

锦衣卫退下,张无忌从暗格取出一卷竹简。

这是锦衣卫整理的江南世家关系图,密密麻麻的红线如蛛网般交织。

他的手指停在\"林\"字上——扬州林氏,掌控漕运三十余年,去岁粮价暴涨时,其库中陈米可支应三军半年之需。

\"来人,备便服。朕要夜访户部。\"

子时的户部衙门静得出奇。

张无忌挥退随从,独自举灯穿行于档案架间。尘封的卷宗记载着触目惊心的数字:隆武三年,吴县水患,饿殍三千;隆武五年,两浙大旱,易子而食......而同年江南粮商的利润,竟比太平年景翻了五倍。

\"果然如此。\"张无忌冷笑。

忽然,烛火剧烈摇晃,一道银光破窗而入!

\"陛下小心!\"

暗处闪出四名锦衣卫,刀光交织成网。

刺客见行迹败露,竟咬碎毒囊自尽。

张无忌蹲下身,从刺客怀中摸出半块腰牌——正面赫然刻着\"漕运司\"三字。

\"好个赵德言。\"

张无忌攥紧腰牌,指节发白,\"传令常遇春,育种场护卫增派三倍。再让杨逍调一队五行旗好手,暗中排查各州府粮仓。\"

三日后早朝,赵德言率先出列:\"陛下,老臣听闻户部昨夜遭贼,可有遗失要紧文书?\"

他花白胡子下的嘴角微微抽动。

张无忌不答,反而转向群臣:\"诸位爱卿可知,去年扬州粮价为何突然翻倍?\"

他猛地将一叠账册掷于殿中,\"因为有人提前三个月收购新粮,又在青黄不接时放火烧了官仓!\"

满朝哗然。赵德言脸色煞白:\"陛下切莫听信谗言......\"

\"谗言?\"

张无忌击掌三声。

锦衣卫押着个五花大绑的商人进殿,正是扬州林员外。

\"此人昨夜欲携十万两银票逃往琉球,被截获时身上还带着赵大人的亲笔信。\"

徐光启颤巍巍捡起散落的信纸,念道:\"......育种场建成之日,当以火油焚之......\"

老尚书踉跄后退,\"赵德言!你这是要天下百姓的命啊!\"

张无忌缓缓起身,玄色龙袍无风自动:\"朕本欲以仁治国,奈何尔等视民如草芥。\"

他拔出腰间天子剑,寒光映得满殿皆白,\"赵德言勾结奸商,欺君罔上,祸国殃民——斩!\"

剑光闪过,血溅玉阶。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几个与江南世家有勾连的官员已瘫软在地。

\"传旨。\"张无忌甩去剑上血珠,\"江南七大粮商全部收监,家产充公;各州府开仓平粮,胆敢哄抬粮价者,诛九族!\"

他目光扫过战栗的群臣,\"占城稻推广之事,谁还有异议?\"

殿中死寂。

忽然,小荷的声音从侧门传来:\"陛下,太湖边的育种场该换到绍兴去。\"

她抱着个陶罐走进来,竟不惧满地鲜血,\"这是舅舅捎来的山芋,说能在台风天活下来的都是好种苗。\"

张无忌收剑入鞘,冷峻的面容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准奏。另擢升小荷为司农女官,专司育种选址。\"

他拾起滚落殿中的山芋,高举过顶,\"诸卿记住——民以食为天。谁让百姓饿肚子,朕就让他掉脑袋!\"

退朝钟声响彻紫禁城。

张无忌走出金銮殿时,东方既白。

他望着宫墙外冉冉升起的炊烟,恍惚又回到光明顶的晨曦中。

明教义军所到之处,饥民分粮的欢呼声,比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都来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