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吴畏往嘴里塞下一块鹿肉,口齿不清地补充道:“玉门关将士,皆为多年抵御外侵之士,劳苦功高。你与叛贼勾连,他们则是无辜。能不伤人,护民军便尽量不伤人。”
张猛无话可说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冯可他们竟然会顾惜自己麾下的那些兄弟。
张猛率领他们在玉门关镇守近十三年之久,早已和麾下将士养成了兄弟情。
君不见,近半数将士头上已染白霜?
几乎所有人都在玉门关安家,娶亲时,张猛参加了每个人的婚礼。
“那兵营中的兄弟和城头上的兄弟呢?”张猛追问。
“放心!入城前便已有令:宁愿自己受伤,不伤一个玉门关守军将士!”
张猛又想问什么,一个冯可亲卫走入大堂,大声说道:
“报!玉门关四门及城头尽皆掌控,无人伤亡;可我八千将士围困守军军营,营中官兵宁死不降,非要见到他们的主将张猛将军。”
张猛闻言,猛然抬头,眼中却泛出泪花。
那可是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呀!
“吾愿降!请放过吾麾下将士和玉门关内父老乡亲!他们皆不知情。所有罪过,吾一肩担之。”
冯可有些惊讶地看着张猛,半晌后才轻轻问道:“反叛朝廷乃诛九族之大罪,叔威将军何不为自家九族求情,只为麾下将士求情?”
“汝亦知这是诛九族之大罪,求情何用?然吾麾下将士十数年守卫大汉西北大门,亦不知我参与反叛,有功无罪!”
张猛厉声嘶吼。
冯可走到张猛身前,抬起拳头向他胸前轻轻擂了一下,说道:
“叔威将军忠肝义胆,吾等敬佩!放心,没人会死。不过,尚请将军配合征西军团的下一步行动。”
在东汉,有人握拳轻擂军人的胸膛,那是对此人最高的认可。
张猛有些迷茫地望着冯可,完全不敢相信冯可所说的“没人会死”。
过了半晌,才嘴唇哆嗦着问道:“需吾配合何事?”
“两件事。”冯可竖起两根手指。
“其一,随我前去军营,劝营中将士弃械。在治安军前来接手玉门关防务之前,尚需他们镇守玉门关。
“其二,由于征西军团屏蔽了玉门关周边五十里,叛贼派来监视征西军团的暗探,不知征西军团动向,便不会返回向李合报告‘征西军团已出玉门关’的消息。
“没有这一消息,李合断然不敢起兵。
“故明日征西军团会大张旗鼓从玉门关穿城而过,将军亦可派亲卫出关数十里,找到叛贼派来的暗探,告知他们‘征西军团已出玉门关’的消息。”
张猛犹豫了。
在大汉,在司马懿违背洛水之誓前,在吕蒙“白衣渡江”前,还是一个讲究礼仪廉耻的社会。
你可以投降,但万不可出卖他人。
否则,必然会被天下所不齿。
说是“春秋无义战”,实则三国时期,才是摧毁中华民族道德底线的时代,也导致了后世出现了中华道德体系的系统性崩塌。
可以说,当今社会诸如“碰瓷”之类毫无道德底线之事,皆起源于三国时期。
潘多拉盒子,是在三国时期被司马家族和孙权打开的。
可这与孙权有何关系?
“白衣渡江”是吕蒙提出的(也有说是陆逊献的计,没查到确实资料),然后由孙权最终拍板决策的。
孙权不仅是决策人,而且还从各个方面支持吕蒙的计策。
而陆逊则在吕蒙装病之时,替代吕蒙麻痹关羽,保证了该计的完美执行。
这也给了东吴政权留下了“江东鼠辈”的千古骂名,意思就是说东吴政权胸无大志,只知背刺盟友,净做一些蝇蝇苟苟之事。
这里所说的“白衣”,可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而是指普通百姓和商人穿的麻布衣服。
在汉朝,重农轻商,律法规定,商人和普通百姓一样,只能穿普通麻衣,不允许穿绫罗绸缎。
古语中“白衣、白身”的“白”,可不是白色的“白”。
(第一卷中忘了解释“白衣”的真实含义,特此补上。望谅!——编者注)
张猛犹豫良久后,才问道:“为何不在反叛之前拘捕李合等人?护民军不知只要战火一起,凉州百姓便会遭殃吗?”
“哈哈哈哈——”冯可、吴畏、李莽三人都大笑了起来。
他们这可是开怀之笑、欣赏之笑。
之前的情报说,张猛为人直爽,亦爱护民众,更爱护麾下将士。
如今已知情报所言不虚。
情报当然是野草提供的。
野草早已遍布大汉州郡,像玉门关这样的重镇,张猛这样的边关守将,野草当然不会放过。
可有看官会问:那野草为何没有报告熊耳山、王屋山中的藏军?
这还真不怪野草。
凉州世家大族募兵,无论之前是为了对付董卓,还是之后为了对付蔡成,都不可能公开招募的。
他们都是打着为家族招募私兵的旗号,待完成招募之后,便让他们入熊耳山或王屋山执行任务。
只要进去,就不可能出来。
在王屋山和熊耳山的藏军中,都有野草成员,却只能藏在山中,根本无法送出消息。
“何故发笑?”张猛看到冯可几人大笑,有些恼怒。
“笑叔威将军天生便为我护民军之人。纵观古今,如将军这般爱民、护民者,凤毛麟角呀。”吴畏大声称赞。
张猛听了吴畏的话,才突然想到,护民军,护民军,自古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军队名称。
只从名称上看,这支军队便是首倡“护民”的。
原来自己为凉州百姓考虑,反而说到了这几人的心里去了。
“可那又如何?反正吾不会出卖同盟。”这是张猛内心的坚持。
或许是看出了张猛的心理活动,冯可便耐心地给张猛解释。
“之所以不提前行动,是为了一个隐藏的目的。”
“是何目的?”张猛不解。
冯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堂外亲卫前往守军大营,宣告张猛将军半个时辰后,必会前来大营,让他们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