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72章 严阵以待(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都尉面面相觑。

这能看到什么?就是看到了护民军搭建营寨呗。

樊稠看到大家不回答,便提醒大家:“护民军搭建营寨和我们搭建营寨有什么不同?”

这下子有人开窍了,马上答道:“速度快!他们不用砍伐树林,搭建营寨的材料都是准备好的。”

“那他们为什么不辞辛劳,哪怕走武关道这样的崎岖山路,也要带着搭建营寨的材料来呢?只是为了速度快吗?”樊稠循循善诱。

众人又开始面面相觑。

不过,经过思考后,还有人回答道:“搭建营寨的速度快,就可以在减小在搭建营寨时被攻击的可能。难道只是因为这个原因?”

又一人马上说道:“这样搭建的营寨肯定更结实、更牢固。”

樊稠没有再难为这些属下,轻声告诉大家:

“这说明护民军已经把行军、建营、对战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他们不惜成本运送搭建营寨的材料,还说明护民军财大气粗。

“财大气粗就说明护民军的钱粮充足、亦不缺少兵器箭矢。

“面对这样的护民军,我们如果有一点懈怠,一点大意,都可能会被对方抓住机会,然后葬身在武关。”

众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对樊稠抽出了敬佩的目光。

终于,有一个都尉大声喊道:“将军放心,吾等必不会有丝毫懈怠。”

“好!”樊稠欣慰地看了那个表态的都尉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按之前安排,分为四队轮流值守,尤其是防止护民军夜晚偷关。”

想了想后,樊稠又补充道:“一旦被护民军在夜晚偷关成功,吾等必死无葬身之地矣。”

众人有些戚戚然。

他们都知道樊稠两次败于护民军之手,觉得樊稠有一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此险关,护民军哪能说攻破就攻破的。

当然,此时樊稠是武关主将,谁也不会把这话说出来。

第二天一早,便有一队护民军来到关前,然后便齐声吼叫:“开关投降,皆可免死!”

樊稠听到有护民军在关外劝降,也来到了城头上,大叫道:“来将通名!”

一个年轻小将从劝降的队列中走出。

“吾乃护民军征南军团第二师师长邓辰邓护民,城上之将通名!”

“吾乃雍州匡汉军中郎将樊稠樊常志是也!”

中郎将是裴茂封的,樊稠、刘辟和龚都都是中郎将。

裴茂可不会像李合一样封将军。

现在就封将军,待打败雍州的西南军团,成功割据了雍凉两州,又封什么?

这就是裴茂多年为京官历练出来的思维。

李合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思维,所以他封了三个将军,还不是杂号将军,而是“安”字头的将军。

听到樊稠通了姓名,城下邓辰大惊,连忙开口问道:“便是董卓麾下守卫华阴的守将樊稠?”

“正是本人!”樊稠毫不示弱。

“哈哈哈哈——”邓辰早从《军报》上得知樊稠被赵云一枪刺死,事后却没有找到尸体。

真没想到,上天竟然把樊稠送到了自己手上同,活该自己立功。

邓辰只能用笑声掩饰自己的惊喜。

笑过之后,才大声说道:“子龙军团长的枪下亡魂,难道汝要在武关再死一次吗?何不早降,尚可留得一命?”

“护民军实乃鸡鸣狗盗之辈,从不敢正面对敌。武关之下,必是尔等葬身之地,以雪吾华阴之耻!”

“哈哈哈哈——”邓辰再次狂笑,然后问道:“确定不降?”

“吾堂堂大丈夫是也,何降汝等鸡鸣狗盗之辈?”樊稠大骂。

听到樊稠如此说,邓辰率领麾下喊话的军士回头便走,中里还念念有词:“不降最好,不降最好,正好又可拿战功了。”

这次攻打武关是怎么是邓辰带队?

没错,就是他。

张合在京都军事学院学习,鲍信作为副军团长,自然不能离开南阳前线。

奉兵部之令,征南军团出一个师攻打武关,就得在三个军长中选人带队了。

三个军长是器械军军长何苦何子达、弓弩军军长于毒以及烈火军军长邓辰。

没错,有了成皋城和南阳千里奔袭襄乡的两次战功,邓辰已经晋升为军长。

另外,张合把原来的两个山地师和来自东北军区、刚刚抵达南阳的那个陷阵师,合编为烈火军。

“烈火军”是张合为这个步骑军起的名字。

为何有“骑”字?

因为原镇北军团,现东北军区调过来的那个师,全部会骑马。

这是于禁的功劳。

于禁为了把东部鲜卑和扶余驱逐出东北大平原,他手下的几个师,全部学习了骑术,而且骑术还越来越好。

至于“烈火军”的由来,则是出于兵部为各个军团加的封号。

虽然蔡成已成为活死人,不能主持兵部事务,可兵部却是知道,一旦将士有了战功,必须要及时封赏,否则将会留下隐患。

而征西、征南、乌桓两个军团和东北军团,都是战功卓着。

征西军团跨越数千里,穿越黄土高原,奇袭韩遂羌胡叛军于陈仓城下,再于岐山下全歼,后突袭华阴、彻底打通了京都与关中的通道,再加上原骑兵军团的战功……

征南军团自从小平津渡过大河、夺小平津关开始,哪怕不计破孟津关和围京都之功,也有急攻鲁阳、奔袭襄乡、夺取樊城、追杀袁术等系列战功,如今更是成为驻守大汉北方南大门的中流砥柱。

乌桓军团自成立后,奔袭千里救晋阳,河东郡围歼牛辅一万兵马,河内郡围歼李傕、张济两路兵马,再万里奔袭,助征东军团全歼叛军、夺取徐州,又由徐州进入豫州,清剿汝南袁氏叛军,还于方城夏道出口处,堵截袁术逃往汝南的叛军……

而东北军区就不说了,直接为大汉开疆拓土,逐东部鲜卑至大兴安岭以北,逐扶余于小兴安岭之畔,压迫高句丽于小兴安岭脚下,使大汉又增加一个大州之地,完全掌控了东北大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