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新年将至,四九城里却毫无一点过节的喜庆。
崇文门,家家挂白、人人缟素,这里是正蓝旗的聚居地。
正蓝旗这两年来也是倒了血霉了,遇到了两个煞星。一个是摄政王多尔衮,因旗主豪格争夺皇位一事,逮着机会就打压正蓝旗。另一个便是明军统帅孙稷侠,在江南疯狂屠戮正蓝旗的子弟兵们。这两个煞星,一个将他们送上战场,一个在战场上收割他们的生命,配合的那是一个天衣无缝啊,让正蓝旗上下欲哭无泪。
崇文门的哭声透过数重宫墙,使得太和殿内的气氛更显凄凉。
其实正蓝旗还真错怪了多尔衮,他虽然时有打压肃王豪格,但真就没想让旗丁们去白白阵丧敌手。多铎兵败江宁的消息传来时,多尔衮自己都悲痛欲绝,以至于当场晕厥。
多铎与多尔衮一母同胞,感情非常深厚,多尔衮能在群星闪耀的满清贵族中,脱颖而出,一跃而位居诸王之首,离不开胞弟多铎的强力支持。今多铎在江宁兵败身亡,犹如斩断了多尔衮的一只臂膀,使他在满洲贵族内部中,痛失了一位强有力的内援,多尔衮怎会不悲、怎能不痛呢?
而且清军的惨败,极大的打击了他执政的威望,因为当初让多铎挂帅,便是多尔衮做的决策。
在这一年里,清军与明军围绕江南、浙江、江西、安徽四省之地,大战数十次,然而战绩却是惨不忍睹。清军不仅丢失了江南、浙江和安徽三省之地,还累计阵丧十三万精锐部队,其中战死两王一贝勒及满洲八旗兵一万人,堪称是清军史无前例之惨败。
而悲痛过后,是如潮水袭来一般的不安,这种让多尔衮寝食难安的根源,便是自身权力的不稳!
对于他来说,现在最大的危机并非来自明军,而是来自清廷内部,更加具体的来说,是来自满洲贵族内部的压力。满洲八旗贵族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诸王、宗室各有利益牵扯。当初多尔衮能力排众议,拥立顺治继承大统,顺利坐上摄政王宝座,除了依靠多铎等亲信的强力支持和自身威势的压制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他用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将满洲贵族捆绑在了他的战车上——即打入关内,攻取汉人的花花江山。
在这个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才会有后来清军入关,平灭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夺取北国江山的一系列辉煌战果,而这些战果反过来又巩固了多尔衮在满洲内部的执政权威,使诸王咸服。
可如今,这种权威正在逐渐消退......
于是才有今天太和殿这场诸王议事,多尔衮就是要试探下诸王态度。
此次议事,事关重大,除了英王阿济格出镇西安,无法到场的缘故,在京的郑王济尔哈朗、肃王豪格、 庄王硕塞、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和衍禧郡王罗科铎五位王爷悉数到场。
甫一开始,殿内就充满了充满火药味。
多尔衮令诸王商议、进献条陈,以应对当前危局。
但不等“二把手”郑王济尔哈朗开口,肃王豪格便率先开炮,他无视多尔衮,直接向端坐上首的小皇帝说道:“皇上,我大清太祖、太宗两朝,面对明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萨尔浒、在大凌河、在松山、在辽锦......哪场战役不是我们攻城略地?哪场战役不是我们大破明军,大清国的一个牛录(三百人)就敢追杀上万明军......”
豪格顿了顿,随后满腹怒火的说道:“可如今呢?我们耗费百万钱粮、动用上万八旗子弟,却在江南连吃败仗、丧师失地,其原因,究竟是我八旗子弟的战马跑不快了?还是我八旗子弟的弓拉不动了?或者......根本就是大清朝的内部出了问题!”
豪格咬牙切齿,就差没指着多尔衮的鼻子骂了。自夺位失败以后,他内心积怨已久,今天终于趁势将这股怒火宣泄了出来。
殿内鸦雀无声,诸王反应不一。
小皇帝没见过这场面,早就被吓坏了,呆坐在龙椅上一动不敢动。
郑王济尔哈朗冷然以对;庄王硕塞作壁上观;勒克德浑和罗科铎两人则面面相觑。
果不其然,多尔衮听了豪格这些话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那是又急又气,可现在形势非比往常,他只好强压怒火,用尽量平静的语气问询道:“哦?那以肃王之见,我大清内部究竟出现什么问题了呢?”
豪格虽然发了一通火,但却不是无脑狂怒,之前种种,不过是为一个目的做铺垫,他要削多尔衮的权!
“从天命六年起,太祖首立‘八王议政’祖制。在那之后,国家凡遇大事,必先召集八旗旗主商议大策,这才有后来八旗每战必胜之故事。但自我大清入关以来,国家大事,一律由摄政王大权独揽,‘八王议政’形同虚设,这才招致今日祸端。本王以为,若要破除危局、定鼎天下,首先当重新恢复‘八王议政’之祖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场之人,无不对豪格刮目相看,这还是当年那个只会喊打喊杀的莽夫吗?
自从多尔衮拥立顺治皇帝,当上摄政王以后,他除了极力打压豪格外,对于其他诸王,也进行了相应的削弱,就连济尔哈朗都被多尔衮架空,这也使得诸王在议政上的话语权一落千丈,基本上只有建议的份,拍板做主的唯有多尔衮一人耳,以至于“八王议政”制度虽然还没有废除,但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现在豪格重提“八王议政”,名义上是要多尔衮提高诸王的权势和地位,但实质是给自己要权!
多尔衮面色阴沉,杀气四溢。豪格的逼宫,让他很是下不来台。
恢复“八王议政”,他是决计不会答应的,自己好不容易才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怎么可能甘心放弃这得来不易的无上权力?但这一招该如何破局呢?
众人心思各异,殿内气氛骤然变冷。
正在暗流涌动之时,忽有柔润女声从小皇帝身后的珠帘里传出,“摄政王雄才大略而又劳苦功高,皇上和哀家都离开不了他,列为王爷还是遵从摄政王号令为宜......”
豪格的脸顿时涨成猪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