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脖子被拧断后,粽子再无可能起身扑人。
而且上面所画的粽子头颅,怎么看都是一颗奢华的黄金头颅。
“胡大哥他们说,这画上的僵尸就是武陵王。”
无邪还是带着刘宝宝下到了这层。
“而且孙教授认为这武陵王根本没死,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鲜血流出。”
胖子撇了撇嘴。
无邪他是有缝就钻,极力在妹子面前表现。
生怕出了墓后,妹子对他表现不满意,拒绝收他为徒。
“林小姐,你说这人会不会是跟我们在鲁王墓中遇到的那个鲁殇王一样,身上除了流血外,还会有呼吸。
所以风湿骨才会认为他遇到了不死的仙人?”
无邪在看到这幅风湿骨落款的画像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武陵王会不会体内也有一只尸鳖王。
“那你看鲁王有跟这上面的武陵王一样,顶着一颗金头掏人内脏吗?”
林若言指着武陵王那长指甲上挂着的血肉。
“那是因为武陵王没有跟鲁王一样,遇到林小姐你这样厉害的人,不敢起尸。”
无邪由心的夸赞。
区区一个死而不化的僵尸,在真龙面前怎么敢蹦跶起来。
“无邪你这话我认同。”胖子想到下墓时,林若言的种种不凡。
再厉害的粽子机关到了她手中,也能平淡的渡过危险。
林若言斜睨了他一眼。
无邪这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时,给人戴高帽子也是常见的操作。
一旁听着他们说话的张启灵却是心下陡生疑问。
鲁王宫时,他没失忆。
确定当时她没有参与进去,为何无邪口中却说若言他们一起见过鲁殇王?
林若言挪到了另一幅画那里。
秉烛夜行图。
画中的内容一道地下裂谷中。
很多人打着火把,男女老少都有,正排成长长的队伍行走在那绝壁的鸟道上。
看行进的方向是往下方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中。
就好像他们走向自己的坟墓一般。
两侧的峡壁土层里,还嵌着不少青铜玉器。
画上所有的人眼睛都是看向那地下,表情说不上来的怪异。
“秉烛夜行?”林若言念了一句,二话不说掏出一根蜡烛就点上了火。
“妹子你要干嘛?你不是摸金校尉,不用守这规矩。”
胖子以为她跟老胡他们离得近,林若言跟他们时间久了,也想按着他们的规矩,在东南角点一根蜡烛。
“不是,这上面说秉烛夜行,但画中的人物都是持着火把,怎么都跟蜡烛不沾边。
我想会不会是风湿骨给族人的提醒,看这幅夜行图,需要秉烛来看这幅夜行图。”
林若言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张海峡三人……
其实秉烛夜行有时候表达的也并非一定是手持蜡烛夜行的意思。
不过她高兴就好。
林若言才不管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强行解释。
手持蜡烛靠近这幅古画。
果然就在她手中蜡烛接近古画那瞬,原本山壁上的那些青铜玉器中瞬间出现了一个个黑影般的幽灵。
就好像那地府中的阴曹厉鬼在伺机而动,盯着那一群群的鲜活生命蠢蠢欲动。
风湿骨的画功惟妙惟肖,即使林若言心中早有预料,手中的烛火还是没忍住抖了一下。
“疼疼疼。”无邪被胖子那两只手抓的胳膊生疼。
“画中幽影是用墨鱼鳍笔绘画,只有温度过高时才会显现。”张启灵手指在那幽影上划过。
指腹下的颗粒感很明显,不像看上去那样平滑。
“古代时很少有类似夜明珠那种矿物质光源,即使有也在权贵手中。盗墓者基本不会用如此珍贵之物下墓。
加上下墓需要烛火来测试里面的空气质量和防身,明朝时期更没有电灯之类的东西。
所以风湿骨用墨鱼鱼鳍笔作画,提示后来之人。只是他就这么肯定来人会是封家后人?
种种迹象为何让我感觉,地仙墓的玄机是出而不是藏。
风湿骨故意如此设计,他又如何笃定封家就不会出现叛族者?
还是说我们这些后来者都在他所料之中?
从前面所看,风湿骨不遵循常理,所做往往出人意料。我们眼前所做的一切会不会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从蜂溺穿山那里开始,张海峡就觉得说不上来的不对。
即使作为盗墓老手的风湿骨明白世间无不发之冢,也不可能违背常理,处处留下提醒,让人进入地仙村。
张海峡的话,让林若言只微微吃惊。
风湿骨确实让巫山中武陵王的后代,卜算到了胡八壹他们几人会进来,带着他们那些被寄生的尸体逃到外面。
但也被那些囚禁的武陵遗民摆了一道。
他们没将最终天雷会毁灭一切的卦象告诉风湿骨。
张海峡能在没看过原剧情的情况下,想到这些已经很厉害了。
只是如今的地仙村不止多了另一本小说中的主角,又多了自己这个变故。
不知最后的走向会是如何。
“会不会是张大哥你想多了?”
无邪也觉得哪怪怪的,但也不可能几百年前的人,将后面发生的事预料的这么细。
“蜡烛灭掉。”木梯上方出现的孙教授脸色阴沉。
“我们想点就点,老孙你管的也忒多了吧。”王胖子看到孙教授说完后就直奔林若言而来,就拦住了他。
“事关地仙村的禁忌,蜡烛必须要灭。”
孙教授停住脚步,知道不说清,几人并不会听她的。
不过目光在落到那夜行图上时,倒吸了一口气。
结合在上面所看的风湿骨掘葬录,让他心头隐隐感觉到了一个针对他们这一脉封家后人的阴谋。
他也不提让林若言灭蜡烛了,而是神情恍惚的盯着那画中鬼影看。
“老孙,你早点怎么没说不点蜡烛这个禁忌,是不是还有什么瞒着我们?”
胖子见他盯着夜行图看的神色变化不定,对他又起了怀疑。
毕竟他有前科。
“刚才我们过来时,见那房舍虽跟人间无任何区别,但都没见过烛台一类的布置。”
张启灵不提在林若言点蜡烛时,自己的不阻止。
“小哥说的没错,从这幅棺山相宅图的布局上来看,确实是一个忌火的布局。不过恐怕还与我们摸金发丘有关。
永乐年间,封家人设计毁掉了发丘印和六枚摸金符,以此让这两派无符无印下,遵循古训不再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