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夏帝国通过英吉利向阿美利卡发送了谈判邀请,阿美利卡并没有回复。

这种公开性质的谈判邀请,打破了麦金莱和西奥多最后的幻想,也让他们乱了阵脚。

无他,他们没想过失败了该怎么收场。

明明怎么看都是必胜的局面,突然就被翻了盘,海军主力还失去了一切联系。

怎么输的都不清楚就不说了,阿美利卡本土还面临威胁。

消息传开后,从圣弗朗西斯科开往萨克拉门托(太平洋铁路重要枢纽)的火车票价格一天内上涨了100%。

而从萨克拉门托往东穿越落基山脉——仅仅是穿越落基山脉,并非抵达奥马哈的车票,已经被炒到了300英里300美元的天价。

但即便闹得这么大,反对派却突然不见了踪影,特别是那些动不动就说要弹劾总统的,完全消失了。

因为弹劾麦金莱已经失去了意义,现在弹劾他,是在救他。

等他下台了,和华夏的谈判怎么办?

这个烂摊子,可没人愿意收拾。

反正一定是要卖国的,就让麦金莱一块儿干了好了。

“爱德华,对于这场海战,对于华夏的新战舰,海军有没有更全面的消息?”

索尔兹伯里在这个布尔战争的紧要关头,约见了第三海军大臣、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上将、爱德华·西蒙爵士。

爱德华表情凝重:

“首相,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我们并没有提前得到华夏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出击太平洋的消息。”

“他们动作隐秘、速度极快,下手干净利落。”

“而您知道的,由于檀香山的战斗已经维持了不止一两天,附近的帝国船只很少,我们依然未能了解战斗的经过。”

“不过我认为,这和华夏帝国新服役的战舰没有太大关系,至少并非决胜的首要力量。”

索尔兹伯里来了兴趣,是什么让一个第三海军大臣、海军上将这么笃定?

“亲爱的爱德华,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对这艘神秘的战舰并不了解,也没有图片,只能肯定是一艘大型战舰,比威严还大的战舰,还不能成为决胜主力吗?”

爱德华上将调整了一下坐姿,接下来的猜测他自己本来都不信的,但又无法推翻:

“首相,华夏人对船只建造相关执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我们只知道她很大,很长。”

“因为华夏帝国向西班牙出售了四艘战列舰,所以我们下意识的认为这艘神秘的战舰也是战列舰,是华夏帝国专门建造用于补充战列舰队的战舰。”

“但在昨天,帝国的商人买到了一条重要情报。”

“华夏帝国的武器工厂近一年内生产的最大口径火炮只有10英寸,且数量并不多,总之不超过十门。”

“这是说不通的,那么大的战列舰,华夏帝国最起码也会沿用他们的11英寸主炮。”

“加上华夏人或者说华夏帝国的皇帝是一个狂热的航速爱好者。”

“我们判断这艘新的战舰,大概率是装甲巡洋舰,小概率是高速二级战列舰,所用主炮最大不超过10英寸。”

“这样的主炮对巡洋舰有巨大威慑力,但参与战列舰对决,并不明智。”

“哪怕对手是阿美利卡海军。”

索尔兹伯里明显不太相信,因为不止一个人远远地看到过致远的身影。

所有人都说她很大、很长、很高,有经验的水手还大概估算了一下长度。

但这又是海军上将、第三海军大臣说出来的。

这两个职位叠加,可不光是前辈荫庇和熬资历能得到的,

“消息可靠吗?”

爱德华点点头:

“我们买通了一个华夏帝国火炮工厂的物资管理员,之前是看管炮用钢锭储存仓库的。”

“这些人位置不高,知道的消息级别不够高,但已经足够了。”

索尔兹伯里沉默了,一艘装甲巡洋舰或者二级战列舰,即便是当前最大的,对英吉利威胁也不大。

毕竟双方离得够远,你总不能把这样一艘船派到印度洋来破交,而且前面还有马六甲顶着呢。

控制了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英吉利,对马六甲的控制权空前强大。

但,索尔兹伯里需要考虑。

既然这两艘船不是一级战列舰,那这场海战华夏帝国到底是怎么赢的?

华夏帝国只有两艘一级战列舰,但阿美利卡可是集中了六艘一级战列舰呀!

“查清楚战斗的过程,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很重要……比南非的金矿都重要!”

索尔兹伯里感到不妙后,迅速更新了威胁排名。

南部非洲的黄金对巩固英镑的金融霸权有重要作用,但说到底,英镑的霸权依托于大英帝国的强盛。

而大英帝国想要强盛下去,海权是万万不能丢掉的。

…………

越来越多的人对这场战斗感到好奇,不过他们都只能抓耳挠腮。

外面讨论声变得越来越大,华夏帝国内部也同样如此。

帝国海陆军和政务院在谈判条件上出现了分歧,海军内部也在新主炮口径上出现了争论。

“老钱,你们找我来做什么?”

帝国海军炮兵工厂内,郑尚青莫名其妙看着严阵以待的与会众人。

“你看到了,他们为了下一代主炮口径,搞的差点打起来了。”

厂长摊了摊手,十分无奈。

他只是个技术员出身,对海军战略不是特别明白,在这个问题上,他也犹豫不决,所以把郑尚青找来了。

“扩大口径已经成为共识,方案已经提了很多,不少都有搞头,应该能赶上工期。”

“但有一件事我们拿不定主意,下一代主炮,是否要继续沿用英制口径?”

郑尚青一愣,看了一眼众人,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就都说一说吧,轮流说,左边先来。”

左侧一个中年人见状,和身边的人对视一眼才站起身:

“郑总师、钱厂长,前线传来的情况我们已经研究过了。”

“战斗中,双方都无法保证互相有效击穿核心区,固然有阿美利卡火炮老旧的因素,但龙威250毫米厚的表面硬化装甲也功不可没。”

“根据性能计算,25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的防御力相当于575毫米钢铁复合装甲,或400毫米镍合金装甲。”

“即便是火炮更新换代,炮弹是否能穿透这样厚的装甲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我们希望将火炮口径尽可能扩大,最少达到330毫米的地步。”

“亦或者,三联装305毫米主炮更换为双联装356毫米主炮,反正我们也预备了更换主炮。”

330毫米其实就是13英寸,他们是倾向于继续维持英制口径的。

大英帝国春秋鼎盛,影响力很大。

“如果火炮口径扩大至330毫米,现有设计的炮座根本无法容纳三联装炮塔。”

“战斗中投射量也极为重要,而采用双联装主炮,最少要四座主炮塔,拉长了核心区位置。”

“而且356毫米舰炮的研发进度是否能跟得上施工进度?”

“不如在现有基础上开发320毫米舰炮,因为305开发工程中留有冗余,许多数据能够作为参考。”

“另外,现有炮座改一改,也能容纳下320炮。”

“甚至法兰西也有320炮的设计,可以作为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