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706章 总角之交,经霜弥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6章 总角之交,经霜弥茂

街道两旁的老百姓见了无不啧啧赞叹,羡慕不已!

马车里的众人听到后也都忍不住更加挺直了腰板,端起了官眷的做派。

就连翁县令一介官身,说实话,也是羡慕的,七品和二品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仪仗队声势浩大的慢慢出了县城。

往城外继续送了十里后,翁县令才带着底下属官们停下来,跟张平安等人辞行。

笑呵呵拱手道:“张大人、刘大人,一路顺风!过几日两位府上摆归宁宴的时候,下官可还得带着底下人去讨杯水酒喝的!到时候咱们再叙!”

“那是自然!”张平安点点头笑应道。

两边又客气了几句,车队再次启程。

这次走的路就没有之前的官道那么好走了,路两旁的风景和张平安印象中的基本没什么太大差别,几十年如一日。

阵阵蝉鸣声响在耳畔。

时不时还有各种颜色的蜻蜓飞过。

路上行人不多,看到有衙役开道的车队都自觉避让。

“爹,我想要!”小鱼儿在马车上坐久了,早就有些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

看到蜻蜓后才有了些兴趣,指着窗外道。

“等回乡了,爹给你做一个粘竿,到时候你自己去捕蜻蜓,岂不比别人帮你抓来的有趣的多?”张平安安抚着儿子。

谭耀麒为了履行好护送的职责,再来是想和张平安拉近一些距离,一直是和张平安同坐一辆马车。

此时听了后,有心示好,于是道:“左右也不难抓,不如我去帮小鱼儿抓几只过来玩吧,也解解闷!”

“现在正在赶路中呢,不适合,别惯着他了,男孩子不能太娇气”,张平安摇摇头婉拒了。

小鱼儿听后轻轻哼了一声,抱着胳膊扭头坐到了一边,挪了挪小屁股,表示自己有些生气了。

张平安也没管,哪儿能事事顺着孩子。

虽然他对这个孩子的爱比任何人都要多,都要深,但惯子如杀子,有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是必须要教的。

谭耀麒原本还想哄一哄,但看张平安对着他轻轻摇头,也不好意思再干涉了,只能当做没看到。

小鱼儿气了半天,看没人哄他,自己气着气着竟然睡着了。

等再醒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巳时过半,车队也到了底下镇上。

街上往来人群也变得多起来。

开道的人除了先前的仪仗队以外,还有镇上派过来接应的人和周边的土财主、乡绅之流。

越是小地方的衙役,越是蛮横一些,开道的时候对于街道两旁的老百姓,隔老远就开始毫不客气地驱赶呵斥起来“让开、让开,快让开,别挡了贵人的路”!

也是因为声音太大,才吵醒了小鱼儿。

张平安看的不自觉皱了皱眉头,好在这些人虽然态度有些凶,但没像他小时候在镇上看到的那样,动辄对看不顺眼的小摊小贩踢踢打打踹摊子什么的,这点还是改了很多。

谭耀麒一看张平安皱眉头,心里就大概明白原因了,解释道:“无妨,只是言语上凶一些而已,他们做事一般还是很规矩的,现在上头对底下这些衙役捕快约束的都严,他们不敢明着鱼肉乡里的。”

看张平安还有些不愉,谭耀麒摇摇头笑了笑:“没办法,水至清则无鱼,人性本就是弱肉强食的。”

“这我当然懂”,张平安淡淡道,“我只是看到乡亲们以后,一时感受有些复杂罢了!”

谭耀麒从来没有体会过物质上太艰难的日子,实在很难共情,点点头没再接话。

张平安则静静看着路上经过的医馆、菜市、饭馆等熟悉的地方,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恍如昨日。

不远处大姐夫刘三郎家以前摆摊卖猪肉的门口,如今被卖乌货的老头占据了。

瓦盆、瓦罐和瓦缸摆了一地。

看到有豪华车队经过,老头和旁边摆摊的人一起窃窃私语着。

完全不知道,屋主就在车队中。

刘家老宅历经风霜,又长期无人打理,早已破败不堪。

虽然翁县令派人收拾过,但真要住人还是太寒酸了。

镇上又没有像样的驿馆。

因此里长和镇上富户商量过后,便借了镇上富户的一处豪宅,作为刘家人的落脚处。

马车并没在刘家老宅门口停留。

“刘大人,等咱们吃完午饭,歇息一番后,我再陪着您一道回老宅看看”,里长走在马车旁讨好道。

“麻烦里长了!”刘三郎客气的道谢,没什么意见。

他也知道,房子长期没人打理,肯定是住不得人的,何况如今家里人口众多,老房子也住不下了。

这次回来前,老爹刘屠户便准备好了,要重新修建老宅。

即使以后自家人不住,请个人打理着,在老家好歹也有个根基,也让子孙后代们有个念想。

另外,徐小舅一家也要在镇上下车,回老家看看。

据翁县令所说,虽然大舅母小喻氏战乱那几年已经去世了,但徐大舅一家还有人在,如今就在镇上老宅生活。

只是徐大舅本人几个月前去了邻县采石场干活儿,还没回来,已经差了人去知会了,估摸就这几日到。

基本的人情往来,徐小舅还是懂的,他作为舅舅,万没有跟着侄子一起回乡下的道理。

临下车时,徐小舅恋恋不舍的抓着车窗道:“平安啊,小舅先带着你两个表嫂和侄子们回家,认认门,等安顿好了,我就跟三郎一块儿去张家村啊!”

“行,小舅,你快回家看看吧,帮我把礼物带上,等大舅回来后,我也要亲自上门拜见大舅的”,张平安挥挥手道。

吃饱也知道这位舅老爷的性子,立刻“吁”了一声赶着马儿动起来。

不然还得黏黏糊糊半天。

周边这么多老百姓看着,也怪尴尬的。

谭耀麒看着觉得有趣,摇了摇头,打趣道:“平安,你们家亲戚还都挺有意思的。”

“要是你身处其中,恐怕就不会再这样觉得了”,张平安无奈地摊了摊手。

“其实我看得出来,你是不愿意跟他们计较,不然方法多得很”,谭耀麒一针见血道。

“毕竟是亲戚,皇帝还有三门草鞋亲呢,看不惯的话远着些就是了,若他们要真做了什么违背律法良知的事情,我再来大义灭亲也不迟,要知道,那些仕人的嘴比砒霜还毒,礼数上不做的周全些,难免被人诟病,没必要”,张平安解释道,后面几句则是在提点谭耀麒。

他知道这人年轻的时候有股子傲劲儿,就算如今性子磨的圆润了些,难免偶尔还是会钻牛角尖。

适当提点一下还是有必要,如此,他的仕途方能走得更远。

不一会儿,到了镇上那富户的宅子,大姐夫刘三郎一家子也下车了。

刘家人的体格很好认,高大威猛,镇上少有。

一家子刚下车,便被不少镇上还活着的老人围上来。

唏嘘感叹声不绝于耳。

都是乡亲,刘屠户热情的一一打招呼,最后甚至激动的红了眼圈。

如此一来,衙役们也不好拦着。

只能尽量维持秩序。

里长本还想再试试,留张平安一道用午饭。

看这架势,闹哄哄的,也是不成了。

便宜了张家村那边的里长先露脸了。

最后只能遗憾的拱拱手,谄媚的笑道:“张大人,那小的明日再到张家村去,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只管差遣,小的必定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张平安客气的点点头。

随后和大姐夫家打了声招呼后,便带着人马继续往村里行去。

没一会儿,吃饱勒停了缰绳,在车边低声回禀道:“大人,罗老爷来了!”

伴着对方笨拙的翻身下马的声音,张平安撩开帘子一眼就看见了故人。

“福安,你小子,果真在镇上,我还是听福贵说的,快上来”,张平安自然的笑着打招呼道。

原来,刚才趁着刘家人下马车的时间,张平安特意吩咐了吃饱去找找罗福安,看在不在镇上店里。

不然回村后,一时半会的,可能顾不上他了。

罗福安果真像罗福贵说的,黑瘦了很多,已经看不到儿时和少年时代白胖的影子了。

显而易见,吃了不少生活的苦。

但精神看起来还很好,眼睛嘴角带着笑意,看起来十分乐观。

不说话都能让人觉着这人是一副和善性子。

“平安!竟然真的是你!!!”罗福贵笑意满满的打招呼道,嗓子都快喊破音了。

然后利索的爬上了马车。

脸上震惊有之,喜悦有之,激动有之。

“刚才这人去找我的时候,我还以为我被打劫了,我还是寻思着我一穷二白的,就算打劫也没必要找我啊!”

“嘿!你是不是把我给忘了?”金宝坐在旁边马车上,撩开车帘挥手打招呼道。

“金宝!!!”罗福安瞪圆了眼睛。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俩还混在一块儿呢!”

这一句熟稔的笑闹,瞬间让几人感觉回到了从前。

总角之交,经霜弥茂!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