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坐在桌旁没怎么说话的于少爷吩咐随从将一盆制作精巧的富贵竹取到跟前,然后跟吴少低语了两句。
吴少点点头,站起身说道:“爹,于家少爷说有礼物送给您。”大家闻听都停止了喧哗声。有的是想看看送的是什么特别的礼物,有的则是清楚吴于两家关系,好奇于少爷怎么会来到与他家一直不睦的吴府来。
吴老爷在那边也是稍有一愣。于少爷端起富贵竹,落落大方地走到主桌前,将盆景送上,并躬身施礼道:“晚辈于生祝吴老爷吴夫人福寿安康!”
吴夫人脸上露出笑容,忙让他免礼。吴老爷看了看他,问道:“你父亲身体现在怎么样啊?”
于少爷回道:“谢吴老爷关心,家父现在身体尚可,只是需要长期待在房中静养。”
“哦。”吴老爷点点头说道,“等会儿回去时,我这有一株京中老友送的上好人参,带回去给你父亲,看能否用得上。”
于少爷忙婉拒,吴老爷摆摆手让他不必客气。于少爷便谢过,又深施一礼,回到自己座位。
大家继续饮宴。气氛依然热烈。碧嬅娘几个妇人似还未想好使什么幺蛾子,倒也没弄出什么动静。
正在这时,从堂外走进一个管事的,后面跟着一个短打扮的人。进得堂门,管事的让后面那人先原地等候,然后走到吴老爷身旁,低语了几句,又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吴老爷。
吴老爷面色沉静地拆开信封看了看信中内容,脸色稍有变化。之后又将信装回信封,略有思忖。
这时,那个碧嬅娘又抬抬手,像是要说什么话,估计不知又要使出什么坏点子。
吴老爷略带嫌恶地看她一眼,一抬手止住了她。她不知所以,也不敢违拗赵老爷意思,只得怏怏坐下。
吴老爷站起身来,先拱手表示对大家前来赴宴的谢意,然后看了看不远处那一桌,说道:“今日我想请咱们小月城的一位才女说两句话。”然后用手指了指那边,
“那位胡姑娘,听说你文采极佳,可否给在座的年轻学子们讲讲有什么提升文笔的好方法吗?”然后又笑了笑道,“当然,老夫也会洗耳倾听一番。”
闻听此言,举座皆惊。没想到吴老爷会亲自点胡玲的将,而且还是从褒奖的角度来请她说话,真是一份很大的荣誉。
吴少他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方才听到吴老爷提到胡姑娘,几人以为吴老爷会发难什么的,没想到却是彬彬有礼地请胡玲介绍一些写作经验。他们也有点奇怪,吴老爷为何今日会在宴席上公开表达示好的态度?
胡玲也是极为震惊,没想到吴老爷会亲自点她的名。虽然听到后面,知晓吴老爷是善意,心中却仍忐忑,不知如何开口。
她看向吴少。吴少用热切而鼓励的目光迎视着她,并冲她坚定地点点头。
胡玲心中有了定力。她稳了稳心绪,款款站起身来,冲着吴老爷深施一礼。
胡玲有时真是有苦说不出。原本以她的文采、口才及脾性,并不是一个怕事或不会谈笑风生的人,但由于身份因素,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她逼到一个狭仄的境地。
而今能够得到吴老爷的首肯,让她在如此盛大的场合讲话,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虽然她还不清楚吴老爷态度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但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也为了直面和回击某些恶意的攻讦,她必须振作起来展示出良好的形象。何况她身后还有爱人和朋友为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