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到名字的荀彧微微叹了一口气。
跟随了曹操这么多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心中所想。
只是迁都就意味着避让,意味着退却。
荀彧不怕暂时的退却,只怕现在的曹操年纪大了,没有了当年的胆气。
没有了当初那种孤注一掷,拼死求胜的决心。
一次退却很可能就会演变成大崩溃,就会让大汉至魏公曹操往下,到每一个将军、士兵都变得丧失斗志。
变得毫无进取,到了邺城,不敢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
只敢龟缩在邺城之中,一晌贪欢,那样的话大汉就完了,魏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完了。
现在虽然刘备四面出击,造成己方损兵折将,但并没有沦落到不能抵抗,不能对敌的结局。
如果只按照实力来论的话,那当年的曹操和袁绍,曹操也就不用和袁绍争夺北方的霸主之位了。
当年的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除了上吊自杀和负荆而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现在刘备虽然也很强,但毕竟硬实力还在曹操之下。
曹操之所以一败再败,只是因为曹操的地盘太大,兵力太分散。
所以才让刘备和关羽兵分两路,打了己方一个出其不意。
只要曹操能够重整兵力,做好准备,那刘备怎么敢说自己能够必胜?
是己方的智囊集团比不上刘备的谋士,还是己方的武将斗不过刘备的武将?
亦或者是己方士卒的战斗力也比不上刘备麾下的士卒?
纵使这三样都比不上他刘备,那曹操起码还占据着地利之便。
有了这个优势,那曹操就有了斡旋的基础。
期间的粮草问题、后勤问题,作为曹操麾下的后勤总官,荀彧可是知道曹操的后勤状况。
拥有着千里沃野的曹操集团都快跟不上后勤的消耗了,那刘备也只是初步占领荆州等地。
其间的消耗更是海量,又怎么能跟的上。
现在的刘备能够支撑得住,必定在占领的区域竭泽而渔。
若曹操真的退了,那刘备一定能携着大胜彻底消化麾下的势力。
那样,曹操就真的没有取胜的机会了。
现在只有坚持坚持在坚持,和刘备打后勤,打经济,打综合国力,看看是刘备先撑不住还是己方先撑不住。
然后就是成王败寇,一扫八荒或者不成功便成仁!
只是曹操现在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吗?
或者说曹操现在还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吗?
曹操之前只有兖州一地,和别人打仗都抱着玩命地心态。
后来成功收复了徐州、豫州、司隶等地。
可是这些地方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而曹操要面对的敌人却是大汉第一势力的河北袁绍。
战或死!
有了这个必胜和必死的心态,曹操才有战胜袁绍的基础。
而现在,曹操必须得找到这份必胜和必死的心态才行,要不然,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然而,这话怎么能当着曹操和众位同僚的面来说?
那不是打曹操的脸吗?
但要是不说,实在是有违荀彧的本意。
所以之前他才选择沉默不语,现在曹操点了自己的名,荀彧忍不住长叹一声,便开口说道:
“禀丞相,属下不赞同迁都之事。”
果然,此话一出,其他同僚的脸上浮现出开心地神色,但曹操的脸上肉眼可见的不开心了起来。
“文若为什么不赞同迁都之事?可否详细为孤分说一二?”
荀彧既然已经说出来,那就不可能再收回来,而是将心中所想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语气已经尽可能委婉,但其中的意思曹操却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不就是觉得现在的他已经怕死怕到只知道迁都和退兵,只知道一味的退让吗?
眼见到曹操的表情,蒋济赶紧站了出来斥责道:“荀先生,你怎么敢如此说话?
丞相迁都自然有丞相的考量,丞相一来为了考虑陛下的安危,二来也是考虑众位以及众位家眷的安危,
三来更是能够有足够的纵深空间,方便和刘备周全,如此高屋建瓴,岂是你能理解的?”
荀彧平时一直以老好人的形式视人,一向不轻易得罪其他同僚,但此时却还是忍不住骂蒋济道:
“只会揣测上意的幸进小人……”
话还没说完,却赶紧被一旁的刘晔拉住,再看曹操的时候,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了。
荀攸急忙上前道:“家叔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心焦现今时局,身体有些不舒服,口不择言,还望丞相恕罪,还望子通莫以为意。”
蒋济讪讪地笑了,心里妈卖批,但现在他还正是荀彧口中的幸进之辈,却如何敢得罪荀彧。
被荀彧这般大骂他也只能忍了。
至于什么不舒服,什么口不择言,且看以后吧,蒋济就不信这话说的曹操不生气。
曹操的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淡淡地对荀攸说道:“既然文若身体不舒服,那就先让他回去休息吧。
公达,你去送令叔,送回之事再回来议事。”
荀攸也怕荀彧再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赶紧应一声,急忙扶着荀彧转身出去。
可是荀彧却立的笔直,任凭荀攸如何用力也不能撼动半分。
“主公,属下虽然话不中听,但实乃肺腑之言,还请主公明查啊!”
荀攸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个老叔,今天怎么回事?叫你不要说了就先不要说了不就好了。
现在说不通,等主公以后再私下里劝说他不就行了?
干嘛非要在今天说个子丑寅卯呢?
先给主公思考的时间,然后在私下里和程昱、刘晔、陈群等人私下劝说主公回心转意不行吗?
这个叔父,怎么就这么轴呢!
他赶紧拿目光求助刘晔,刘晔会意,赶紧上前帮荀攸一左一右架住荀彧,便即往殿外走去。
荀彧仍旧不死心,转头大叫道:“请主公万一天下为任,整肃军心,与刘备决一死战,若是迁都退却,
大汉危矣,主公也必为刘备所破,还请主公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