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纵横大海 > 第468章 再议祠堂之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海龙!海龙在家吗?”

就当海龙还在思考张二狗的事情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大门外响起。

“在!海龙在家。”

不等海龙答应,孙云便已经应答道。

“金爷,你们来了!快到里面坐。”

孙云将来人让到屋子里面。

“金爷爷,曾叔祖,大爷.....,你们快坐!”

来的这群人都是海龙的长辈。这其中就有刘天土的师傅金爷,以及守港人刘金刚等。

“听说你回来了!我们几个人商议一番,决定来和你聊聊祠堂的事。”

刘金刚作为辈分最大的老人。率先开口说道。

“奥!祠堂的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我爷爷.....,呵呵......,这个事,我着实不太想参与。”

几人进门的一刹那,海龙便已经明白他们的来意。建祠堂,按照本地的风俗,也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海龙的家庭矛盾比较大。他实在不想再让父亲和母亲难堪。

“明白!我们都明白!哎.....!你也知道,咱们村的人都比较穷。要是在去年,快到冬天了,现在大家连饭都吃不上。”

刘金刚叹息一声,随即,语重心长的聊起家常。

“今年,在你的带动下。大家的日子稍微好些。能捕鱼的,也都算有口吃的。不能捕鱼的,倒腾点海鲜,也能养家糊口。但是,家家户户还是没有闲钱!”

刘金刚继续说道。

“我们也是想着大家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一起把祠堂建起来。但是,大家都愿意出人,没人愿意出钱。”

刘金刚很无奈的说道。建祠堂虽然,也花不了很多的钱。但是,这对于贫穷的地区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

“曾叔祖,你说的这些。我倒是理解。但是,你也明白。我这确实为难......”

海龙并不想做出头鸟。一旦他出钱建祠堂,还指不定惹到什么麻烦。陆地上的人情世故,可不像海里的交易那么简单。

在大海里面,海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他有实力,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是,在家里的事情,说不清道不明,着实难办。

“我理解!”

刘金刚听到海龙的意思,顿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沉默了起来。

“那个.....,我不想做出头鸟。但是,我需要承担的义务和钱财,我义不容辞。哪怕多出一点钱,只要大家不说闲话,我没问题。”

海龙看着刘金刚沉默,心里也不是滋味。于是,开口说道。

“这个刘山峰,忒不识大体。祖宗的规矩,都传下来多少年了!怎么就不按规矩办事呐?”

金爷也非常生气。

金爷原名:刘山金。他与海龙的爷爷刘山峰是一个辈分。虽然,同为一个家族。但是,其实血缘关系并不近。

这次修祠堂,以刘金刚与金爷为首的刘氏家族,想修建一座比较完整的祠堂。将整个家族的人,无论远近,全部统计到族谱里面去。

按照老人们的想法,这有利于家族繁衍壮大。能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这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好事。但是,要想修建这么个祠堂,没有资金的支持,根本不可行。

如果,像刘金刚这种高辈分的老人都没有了之后。再想修建这种完整的祠堂,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一次,老祠堂的损坏,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将事情办成。以后也只能修一些自己家的小祠堂。

而像海龙家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恐怕连小祠堂都不会修。再向后发展,估计就只能是独门独户的生活,再无家族和血缘的牵绊。

“我看这样吧!这个事情的症结,还是在刘山峰那里。咱们再去一趟他家。如果,他还不同意。那就逐出族谱,让他自己另立门户。”

金爷是一个讲理而又霸道的人。他能说出这句话,已经证明,他很生气了。

“对!就得这么办!”

“就是!每次都给他留脸面,他一次次的不要脸。”

“咱们一块找他去。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

一起随行而来的,大约十多人,都很气愤。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再不开始建设。今年过年,都不知道该怎么给祖宗上香了!?

“这......,我是个小辈。按说不该说话。金爷,你们这么去,他要是耍无赖。你们.......”

海龙有些无奈的说道。

“耍无赖?他会耍无赖,我们就不会?他不想进族谱,我们可还想进族谱呢?这事,你不用管了。”

“老哥几个,咱们走!”

孙云刚沏好的茶,众人一口都没喝。便气呼呼的向外面走去。

“哎?海龙,金爷他们怎么走了?”

孙云一直在院子里忙,转眼间,一帮人便离开了。

“嘿嘿......,有好戏看喽!”

海龙有些幸灾乐祸,他端起茶,喝了一口。转身,便向外面走去。

院子内,两辆自行车被擦的铮亮。海龙骑着一辆自行车,便直奔龙港。

往常都是有刘彪四人跟在身边。但是,海龙回家住,他们跟着不方便。再一个,随着望海村附近人流量加大,以及流动人口增加。公安局便在龙港与望海新港之间,设立了一个派出所。

兴许是因为新派出所刚刚设立的缘故。这个派出所,二十四小时都有公安执勤,另外,还配备了几辆警车,在望海新港、望海村,以及龙港这片区域,不定时巡逻。

除此之外,望海村也跟望海新港和龙港一样,通了电。而望海新港和龙港,都设立了路灯。

望海村这片区域,已经从周围的村庄中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鉴于种种安全因素。刘彪等人便在龙港驻扎。海龙若是离开望海村附近,就叫着他们。平时的时间,他们四人就像是龙港的员工一样,吃住都在龙港。

“叮铃....,叮铃.....”

龙港内,海龙骑着自行车来到李秀秀的办公室门口,老远便开始按车铃。

“哎呦喂!我的大老板,您怎么有空过来?”

李秀秀看到海龙,顿时,傻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