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不一样的永生者 > 第285章 其他国的反应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晋国绛城,议政殿内。

晋王与一众谋士围坐于殿内之中,气氛凝重。

晋王握着狼毫笔,用力在羊皮地图上圈出夏国的位置。

“二十万魏军居然被‘妖器’消灭了?”

他轻笑一声,将笔扔在桌上,目光扫视着殿下身着锃亮铠甲的军队统帅们,“当年先王通过退避三舍的策略打败楚军,靠的是谋略,而非蛮力,诸位有何高见,说说看吧!”

上将军魏锜按捺不住,大步上前,手按剑柄,铠甲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大王,我晋军向来有‘步战之雄’的称号。

倘若用重步兵结成坚不可摧的战阵,再配备强弩和投石机进行抵御,或许能够破解夏国的火炮。

我甘愿率领‘王牌武卒’前往一试!”

大夫叔向连忙摆手,眉头紧皱,脸上写满担忧:“我们听闻他们的‘铁炮’射程可达三百步以上。

而我们的强弩和投石机射程仅有一百五十步,贸然出击恐怕会遭受重大损失。”

晋王听此一脸忧虑。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诸位,夏国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其推行的律法、发展经济之法,皆是孤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对我等国家而言,是福是祸,尚难定论。”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谋士缓缓起身。

他拄着拐杖,步伐略显蹒跚,沉思片刻后,用苍老而沉稳的声音说道:“大王,夏国的新政中,涉及诸多民生之事,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势必增强。

但我晋国底蕴深厚,亦不可小觑。

依老臣之见,可先派人前往夏国,探其虚实,同时加强我国边境防御,以防不测。”

晋王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玉制算筹。

突然他转头询问殿角闭着眼睛养神的国师张宇:“夏国的崛起,倒是和先生很像,先生认为,我们该如何是好?”

诸位大臣听闻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嫉妒。

这个张宇,原本不过是一介平民,一次晋王微服私访时,偶然与他相遇,两人相谈甚欢,晋王惊叹于他的才学,竟直接破格拜他为国师。

这让一众寒窗苦读、历经坎坷才入朝为官的大夫们怎能不心生不满?

凭什么说几句话就能获此殊荣?

不过后来,张宇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他改良投石机,将原本只能发射一百步的投石车射程提升到一百五十步。

这让其与韩宋大军的战斗中,靠着改良后的投石车大破敌军,一举扭转了晋国此前连输的颓势。

至此,张宇的国师之位才算彻底坐稳,让其他大夫们再也无话可说。

此时闭目养神的张宇,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夏国之事。

他心中十分清楚,夏国的建立者肯定和他一样是个穿越者。

若是刚来晋国时听到夏国建立,他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前往。

但是现在确实已经没办法了,因为晋王给得太多了,他想要什么,晋王就给什么。

他的意见,晋王从来都是点头同意,连带一点思考都没有。。。

他本来就想着混个小官当当,没想到直接当了国师,而且还是没条件的那种,你说朝中的士大夫看到他会不会有意见?。。。

当上国师成为晋国的二把手,固然有他的能力在里面,但是晋王所出得的力也是很大的。

所以现在他已经离不开晋国。

听到晋王的询问,张宇缓缓睁开眼睛:“夏国刚建立,根基肯定不稳固。

我们晋国可派使者去查看他们的虚实,并且看看其他国对于夏国的看法,再做计较。”

晋王拍手大笑道:“就按先生说的去办!”

其他大夫眼见国师没有说什么出格的事情,松了一口气。

(他们真怕国师张宇随便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然后大王一秒同意,这会让他们无法接受。。。)

晋王见事情已经谈成,接着说道:“好了,国师留下,诸位都散了吧,我有事情和国师单独商讨。”

诸位大夫看在眼里,虽心有不甘,不过也没办法,只能起身行礼离去。

很快,议政殿内只剩下晋王和国师张宇。

殿内的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忽明忽暗。

晋王打破沉默:“国师,刚才我看出来了,你是想单独跟我谈。

所以我支开了他们,国师有天纵之才,你现在就说出你真实想法吧,孤无有不允。”

事情都到这份上了,张宇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要玩是吧,那就来啊!

他沉思一会,不再犹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确实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和晋王说,我说得或许有些离奇,请大王不要见怪。”

晋王神色郑重道:“孤洗耳恭听。”

张宇此时已经豁出去了,他从袖中拿出精心改良过的商君书和晋法,双手递向晋王:“大王请看我连夜写下来的东西。”

晋王接过,目光在书页上快速扫视,越看越震惊,口中喃喃自语:“这……这……”

张宇接着说道:“我观十国,以齐国、楚国、魏国和我们晋国属于大国,其他燕国、韩国、郑国、宋国不过是小国,他们对于我们来说不足为惧。

可为何我们身为大国,却仍会任人欺负?

那是因为我们离西戎比较近,其他国家看不上我们。

即便我们是大国又如何?大王是否想变得更强?”

晋王还沉浸在刚才看到的内容中,回过神来后,坚定地说道:“自然想。”

张宇语气激昂:“那就把我所写的东西都实现吧。”

晋王眼中满是赞赏:“国师果然大才,国师的变法,孤同意了。”

随后他拿出自己的王令,郑重地说道:“那么接下来呢,这一切都由国师决断了,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燕国蓟城宫殿内,炭火熊熊燃烧,将燕王身上的狐裘映得通红,却驱不散他脸上的阴霾。

他死死盯着舆图上夏国势力范围的朱砂标记,仿佛那是雪地里逐渐逼近的饿狼,随时都会扑上来将燕国撕碎。

燕太子捏紧羊皮手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声音中带着焦急与愤怒:“父王,夏国已拿下蔡国,下一个便是我燕国!

请允许儿臣率领大军南下,先发制人!”

太傅郭隗捧着一匣冰雪,缓缓上前,对太子说道:“太子可知道,今年粟米的收成只有去年的三成?”

他推开窗户,寒风裹着雪花呼啸着冲进殿中,吹得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郭隗继续说道,“夏国有一种厉害的武器,能在百里之外发动攻击。

咱们燕军擅长近身作战,在这种武器面前,简直就像活靶子一样。”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羊皮纸,“我建议派人到夏国去学习他们的技术,同时和北狄联姻,借助他们的骑兵力量来制衡夏国。”

燕王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可。”他顿了顿,接着道,“不过派的人就三皇子去吧

——告诉他,学不会夏国的技术,就别回来了。”

而像乾国、宋国、郑国这些国家,也通过各自的渠道知道了夏国的崛起,这使得这些国家的国君和大臣人心惶惶。

各国之间使者往来更加频繁,或在密室中低声商议结盟之事,共同对抗可能的威胁;

或暗中派人打探消息,企图从夏国的新政中寻得可借鉴之处。

一时间,东大陆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各国紧紧笼罩其中。

而夏国,无疑成为了这张网的中心,一举一动,皆牵引着各国的目光,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