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收住思绪,看向黑棋,语气平静地说道:“行了,你所做的,我都记在心里。
你先下去休息吧,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军队大概率会进入休整期,不会再随便出兵了。
黑将军,各地士兵的训练就麻烦你多费心,一定要让他们尽快熟悉新装备,提高战斗力。
至于战功,我会亲自向虞王为你请赏。
但你也要记住,千万别因为有功而骄傲自满,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做呢!”
黑棋赶紧站起来,再次拱手,语气恭敬又诚恳:“国师说的是哪里话!
训练将士、为虞国镇守疆土、上阵征战,这些本就是属下的分内职责,哪敢谈什么邀功。
属下定会把国师的教诲刻在心里,绝不沾半点骄傲的念头,回去后就立刻重整军纪,用心操练军队,随时等候国师与虞王的调遣,绝不让二位失望!”
张宇看着他,眼里露出几分赞赏,摆了摆手:“行了,你的心思我清楚,是个靠谱的。
劳烦你大老远跑这一趟,也没什么好补偿你的。
若是之后军营里缺了什么粮草、军械,或是将士们家里有什么难处——比如家眷生病没钱医治、田地没人耕种之类的,你尽管派人来跟我说。
我会第一时间让人想办法送过去,绝不让兄弟们在前线流血,还得在后方忧心。”
黑棋听得心头一暖,重重地点了点头,再次躬身行了个更郑重的礼:“多谢国师体恤!
属下替全军将士谢过国师!”说罢,他才直起身,脚步沉稳地转身,尽量放轻动作退出了书房,生怕打扰到国师后续的思绪。
随着房门轻轻合上,书房内此刻只剩下张宇一人。
他端着茶杯走到窗边,目光落在院子里那棵老梧桐树上——这棵树还是他刚搬来这里时种的。
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浓密的树叶遮天蔽日,把院子里的石桌石凳都罩在树荫下。
阳光透过镂空的窗棂,在他身上投下零碎的光影。
空气中的茶香慢慢散了,只剩下书架上旧书纸张的陈旧味道,混合着墨汁的清香,让人心里莫名安定。
可张宇没心思享受这份安静,他转身走到墙边挂着的舆图前,手指落在夏国与虞国交界的区域,眉头又皱了起来。
之前夏国突然出现的铁船,让他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铁船不怕火攻,防御力还强,若是夏国大批量建造,以后在水上战场,虞国就会陷入被动。
“得赶紧加快火器和船只的研发才行。”
他低声自语,手指顺着舆图上的河流移动,“火铳的射程还得再提一提,不然对上夏国的铁船,根本打不到船上的人;
火炮的炮弹也得改良,现在的实心弹打在铁船上,顶多留下个坑,得想办法做那种能炸开的炮弹,才能对铁船造成实质伤害。”
他又想到造船的事,之前因为钢材强度不够,造出来的船只能用木头当主体,外面裹一层薄铁,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铁船。
“李阳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要是他能研制出高强度的钢材,造船和造火炮的难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张宇就这么站在舆图前,一会儿想到铁船的威胁,一会儿又盘算着怎么调配人手加快研发,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慢慢偏西。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晋阳端着一个描金食盒走了进来。
她看着此时正想事情出神的张宇,轻声开口道:“相公,别忙啦,该吃饭了!
你从黑将军走后就一直坐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再忙也得顾着身子啊。”
张宇听到妻子的话语,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转头看向晋阳:“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正午啦。”
晋阳把食盒轻轻放在桌边,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
一股热气伴着饭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里面摆着三菜一汤,翠绿的清炒时蔬、油亮的酱焖鸡腿、鲜嫩的清蒸鱼,还有一碗奶白的豆腐汤,都是张宇平日里爱吃的。
她拿起筷子递到张宇面前,语气带着点嗔怪又满是心疼:“我从巳时就来书房外转了两趟,看你一直对着舆图皱眉,就没敢打扰你。
现在饭都做好了,快过来吃吧,再不吃菜就凉了,汤也没那么鲜了。”
张宇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又看向晋阳眼底藏不住的关切,刚才因思虑国事而起的疲惫像被温水化开似的,消散了不少。
他接过筷子,点了点头,起身走到桌边坐下,顺手给晋阳夹了一筷子鱼肉:“辛苦你了,还特意盯着火候,让你跟着我受累了。”
晋阳笑了笑,也给张宇盛了碗汤:“跟我还说这些干什么?
夫妻之间,本就该互相体谅。快喝口汤暖暖胃,这汤我炖了一个时辰,豆腐炖得软嫩,喝着舒服。”
张宇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滑进胃里,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凉意他舒服地叹了口气:“还是你做的汤好喝,比宫里御厨做的还合我胃口。”
晋阳被他夸得脸颊微红,也拿起筷子夹了口青菜:“你要是喜欢,以后我天天给你做。”
“好啊。”张宇笑着点头,拿起筷子夹了块鸡腿慢慢吃起来,“最近忙着军务,都没顾得上陪你出去走走,等过两天忙完这阵,咱们去城外的别院住两天,那里安静,还能看看风景。”
晋阳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我早就想去别院了,上次去的时候,院子里的牡丹开得正好,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应该还有,就算牡丹谢了……”
张宇还没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侍卫急促又带着几分谨慎的声音:“启禀国师,城外传来紧急信件,送信的人说务必立刻交到您手上,还说事关重大,不能耽误。”
张宇夹菜的动作一顿,脸上的笑意瞬间收了起来。
他放下筷子,抬手对着门外道:“进来。”
侍卫推门而入,双手捧着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快步走到桌前,躬身将信递过来,语气恭敬又带着点紧张:“信件在此,请国师过目。”
说完便立刻退后两步,垂手立在一旁等候吩咐。
张宇接过信件,指尖捏开火漆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只见信纸上字迹工整,写着短短的一句话:“张国师钧鉴,属下已研制出国师所需的高强度钢材。
经多次测试,各项性能均达到要求,可随时派人送往都城,听候国师调遣。”
张宇看着信上的内容,原本皱着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脸上露出了好久没见的笑容。
他忍不住把信纸递给晋阳,语气里带着几分喜悦:“太好了!总算来了个好消息!
李阳这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我还担心他得再研究个把月,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
有了这种钢材,不管是造火炮还是造船,都能往前迈一大步了!”
晋阳凑过来看完信纸,也笑着说道:“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之前你还总说,要是钢材的问题解决不了,后续的研发都得卡壳,现在好了,总算能顺顺利利推进了。
看来相公之前花的心思总算没白费,又是给李大人拨银子,又是给他调工匠,现在总算有了回报。”
她说着拿起筷子,给张宇夹了块鱼肉,“既然是喜事,那就更要多吃点饭,好好庆祝一下。”
张宇笑着点头,重新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青菜,胃口明显好了不少,连带着之前因夏国铁船带来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他一边吃,一边在心里盘算:有了新钢材,改良燧发枪的事可以立刻提上日程——之前燧发枪的枪管因为钢材强度不够,只能做得粗重,还容易炸膛,现在有了高强度钢材,枪管可以做得更细更轻,射程和精度也能再提高;
还有复合弓,之前量产的难题就是弓臂的材料不够坚韧,用新钢材做弓臂的骨架,外面裹上牛角和筋腱,不仅强度够,还能做得更轻便,将士们用起来也更省力;
最关键的是造船,有了这种钢材,就能造出真正的铁船,船体可以做得更大,防御力也更强,到时候再配上改良后的火炮,就算夏国再有铁船,咱们也不怕了。
“夏国就算有系统又怎么样?”
张宇在心里冷哼一声,“只要我们一步一步推进,把基础打牢,早晚能追上甚至超过他们。
到时候,夏国占去的那些城池,就全是我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