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赶紧下令吧,蜀军好像要撤了。”
王贲话音刚刚落地,一直观察着前面战况的李信就大声说道,脸上的表情也显得有些急切。
青龙卫的动作可不小,数万兵马要撤离,自然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也不是一两个人转向,尤其此刻前方还在交战,不可能没有任何准备,就直接撤离,各种动作落在宿将们的眼中,那是很容易看穿的。
不光是李信发现了,王翦也同样发现了青龙卫的意图,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大声说道:“传令,前方各营反守为攻,拖住他们,别让他们走得太轻松。”
“另外派人给蒙恬、王龁两位将军传令,让他们调动部队,寻机出战,蜀军想要走可以,但是得要脱层皮才行。”
“诺。”
王翦等人压根就没有想着这一战就彻底将青龙卫全歼,不是能否做到,若是没有了青龙卫,蜀国的援军就少了一个救援的目标,叶白这一次出动这么大兵马,还先于草原骑兵打了一仗,光占领西兴郡和康宁郡可有些满足不了。
或者说,计划的最开始,刘伯温这些谋士包括叶白在内,只是想要反击草原,拿下蜀国两郡就满足了。
只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进程,王翦这等已经知晓了整个战争过程的将领们,心中的野心滋生了,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
当然了,这个大胃口,并不是要占领更多的蜀国领土,也不是想要一口气打残蜀国,好歹也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国家,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击垮的。
光是近百万大军想要全部消灭,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军事手段永远只是其中一部分,占领的地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控制下来。
叶白不过只掌握了三郡之地,本身的底蕴并不算充足,若非是手中掌握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未必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也未必能够生出入侵蜀国的心思来。
一口气吞下蜀国的西兴郡和康宁郡,等于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了一倍,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若是贪心不足,极有可能撑死。
尤其是对于王翦这样灭了多个国家的名将来说,在这方面更是有心得体会,如今太始大陆上的局势,其实与当初的春秋、战国时期高度相似,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王翦可是很有发言权的。
在领兵出征的那一刻,王翦心中就在琢磨,占领蜀国更多的地盘,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胃口有限,容易被吃撑了,但这一仗之后,叶白与蜀国之间可以说是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蜀国想要从叶白手中夺回沦陷的疆土,叶白也想要不断蚕食乃至彻底吞并蜀国,两方必然会有一方彻底倒下。
经验丰富的王翦,从领兵出征的那一刻,就在思考,如何尽可能地削弱蜀国的战争潜力。
关于这一点,王翦的那位前辈其实已经给他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当初若不是那位背负着骂名,使得赵国近乎出现了断层,他们这些后辈还真的未必能够那么快、那么轻松地拿下赵国。
对于岳飞的能力,王翦并不是那么清楚,不过是听麾下的徐达等人介绍过,还曾经短暂地共事过,知晓一个大概。
不过王翦将自己代入到岳飞的位置,认真地琢磨过,最终发现除非不顾一切地进攻,留下诸多隐患,否则很难在蜀国援军抵达之前,将整个康宁郡完全占领下来。
换言之就是,他们与蜀国的援军是必然会在康宁郡大战一场的,甚至还有可能需要面对蜀国源源不断支援过来的援军。
王翦的目光和心思永远不会只放在眼前的战斗之中,对于他来说,青龙卫的这几万兵马,他要想吃掉,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手握10多万骑兵,完全可以能够做到,在野战之中,将青龙卫击溃乃至全部消灭。
只是他却是认为,对青龙卫,不需要彻底消灭,重创即可,留着他们对于后面的战争有着一定的作用,甚至还会有意外之喜。
当然了,在下达命令的时候,王翦可没有这般说,更加不会让麾下的将领们故意留青龙卫一命,只是派出了不到一半的兵马而已,能否逃过这一劫,还得要看青龙卫自己。
毕竟他的计划和想法仅有他一人知晓,并没有汇报给叶白,这次乃是叶白亲自领兵,王翦只是一路主将罢了,可不敢擅作主张。
他倒是想向叶白汇报,问题是叶白早就已经与岳飞分开了,王翦现在压根就找不到叶白,如何汇报,只能是暂且压在心中。
回归战场,青龙卫上下放弃了继续进攻,一支支保持着编制的部队开始有序地拉开与龙武卫的距离,想要撤回大营。
一开始的时候,最前方的龙武卫部队一直认真执行着王翦的命令,全力防守,没有主动追击的意思,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与他们激战的青龙卫士卒缓步后撤。
等到后方的命令传来的时候,青龙卫已经后撤了一段距离,就连负责进攻的前线部队,也已经后撤了几百米之远。
但那不重要,命令下达,久经战阵的精锐士兵们,一声呐喊,纷纷迈动脚步,挥舞着手中兵刃,尽可能地保持着阵型,对正在撤离的青龙卫展开了反攻。
原本看到龙武卫没有追击,从容撤离前方战场的青龙卫,还有些庆幸,以为对面的秦军将领太过谨慎,不敢擅自出击,以为可以顺利地撤回大营,结果这一追,就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论进攻,青龙卫攻不破严阵以待的龙武卫战阵,可要说防守,他们同样挡不住龙武卫那疯狂的攻势。
在龙武卫那狂猛的攻势之下,最后撤离,落在最后方的蜀军进攻部队,就如同一堆沙子一般,被狂涌而来的波浪瞬间淹没。
正在有序撤离的青龙卫部队,被龙武卫的突然反击给打乱了节奏,一名青龙卫将领主动请缨留下来断后,掩护主力大军撤离。
这个时候,可不是矫情的时候,其他青龙卫将领甚至连劝说的意思的都没有,只是让留下的人多加小心,坚持半个时辰就马上撤离。
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青龙卫主力返回自家大营了,有着营寨的完善防御设施,龙武卫的战力就算再强,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王翦留在身边的部队总共也就10余万人,分出了蒙恬、王龁两路骑兵部队之后,手中仅有10万人不到,被他派出去反攻青龙卫的更是只有不到4万人。
龙武卫的战力强悍,不是青龙卫能够比得上的,可青龙卫负责垫后的也是精锐部队,兵力不多,仅有万余人,可他们的作战意志却是极强的,用不要命的方式,将追击而来的龙武卫大军拦截了下来。
不过奉命领兵追击的李信也不是吃素的,仗着兵多,将追击部队分成两路,一路与蜀军殿后部队纠缠,另外一路则是从两翼绕过,继续追击青龙卫大军。
李信分兵追击,主动领兵垫后的青龙卫将领,自然是看在了眼中,也清楚李信的打算,可他也是无可奈何。
战力本就不如龙武卫,又处于兵力劣势,能够纠缠着一部分龙武卫追击部队就不错了,如何还能够分兵堵截。
不过他心中倒也没有太过担忧,李信分出来的兵马要绕过他们的战场,怎么着也得需要一点时间,等他们绕道后方之后,青龙卫的主力应该已经距离大营不远了,他们继续追上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自以为成功掩护了主力撤离,达成了目的的蜀军将领,并不知道,此刻在他们的后方,也就是青龙卫回撤大营的道路上,早有数万骑兵迂回到位了。
蒙恬、王龁两路骑兵,早在开战之前,就仗着自家斥候的力量,将青龙卫弄成了聋子和瞎子,而青龙卫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王翦所部身上,压根就没有留意到派出去的很多斥候都没有回来。
也许他们都想到了,这些斥候应该是已经死在了龙武卫斥候的手中,但他们却是认为是被王翦麾下的斥候所杀,压根就没有想到,在他们急匆匆赶往王翦所部的时候,还有两路骑兵正在与他们擦身而过。
青龙卫大军在回撤的路上,压根就没有想过会遭遇袭击,连斥候都没有派出,严重缺乏了对周边环境的侦察。
没有半点防备的情况下,青龙卫撤离的大军差点被突然杀出来的蒙恬所部拦腰斩断。
得亏骑兵冲锋的声势十足,远远地就能够看见扬起的漫天烟尘还有地面传来的强烈震动感,让青龙卫可以及时做出应对。
2万宝贵的骑兵,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能继续保存实力了,相当仓促地冲了上去,拦截冲锋而来的蒙恬所部骑兵。
剩下的数万步兵,根本就没有在原地停留的意思,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继续朝着大营撤离,不过速度明显提升了几分。
青龙卫的将领们心中很清楚,不管自家骑兵队伍能否阻拦住突然杀出来的秦军骑兵,眼前的事情都意味着他们的处境不妙,秦军能够安排一支伏兵,就极有可能安排第二支乃至第三支伏兵,只要没有成功地撤回大营,他们就将会始终处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