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军,事情终于是办成了,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上首的薛仁贵虽然脸色有些发红,可神智却是相当清楚,没有半点受到酒精的影响。

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怎么办?这还用问,当然是按照计划加入郑国军队,协助他们抵挡蜀军的进攻。”

“将军,咱们毕竟是从土匪招安的,并非是真正的郑国卫军不对,郑国人不会相信咱们,真要是到了前线,咱们极有可能会被当成炮灰啊。”

董平这话倒也不会有假,在前世的时候,他们这些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不就是如此嘛,100多号头领战死、病死的就有70多号人,活着的也少有能够善终的,早就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无所谓,咱们本就与郑国不是一条心,就算到了前线,咱们也不需要听从郑国将领的命令,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

“抵挡蜀军只是其中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乃是借助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勋,趁机收容郑国卫军败兵或者溃兵,壮大自身实力。”

“你们都记住了,只要我们自己的实力强大了,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出身,郑国君臣都会重视我们,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掌控更多郑国部队的时候,也是侯爷让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潜入郑国的目的。”

说到这里,薛仁贵环视了在场几位将领们一眼,大声说道:“所以这一仗,对我们的考验极大,既要能够狠狠地打击蜀军,又要防备郑国将领,千万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将军,让我们上阵杀敌这没有问题,只是这等阴私勾当,末将等人实在是不擅长,要不把宋……,把宋江、吴用两人请回来,他们在这方面可是很擅长的,应该能够帮上忙。”

曾经叫得很是顺口的“宋江哥哥”,如今的林冲是再也叫不出来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永远都不想再见到宋江、吴用两人,可是如今的局势,却是需要他们两个。

这两人在军事谋略、排兵布阵、出谋划策方面的确是水平一般,没有什么建树,可要说琢磨人心乃至算计他人,却是很有一套,眼下队伍里正需要这种人,用来防备乃至对付郑国明里暗里的各种手段。

出于公心和大局着想,林冲就算再不待见宋江、吴用两人,也是主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天知道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多么的不舒服。

董平、徐宁等将领也是扭头看了林冲一眼,对他脸上露出的那种纠结表情,有着深深的体会。

薛仁贵倒是不知道林冲等人与宋江、吴用之间的恩怨情仇,他被招募出来的时间并不短,很多后世的事情都从其他将领们口中听说过,只是梁山人的故事他倒是少有关注,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具体的内情,也只有他们当事人知道,不会随便说出来。

暗自琢磨了一番,薛仁贵回忆了一下与宋江两人的初次见面,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他也不太想与两人共事。

此次任务,叶白给了薛仁贵极大的自主权,几乎可以说任何事情都能够一言而决,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人员安排。

有这样的权利在手,薛仁贵的倔脾气自然也就上来了,他可是直肠子性格,也不喜欢花花肠子太多的人。

“不用了,前线乃是战场,我看宋江、吴用两人都是文弱书生,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将他们留在郑国国内,咱们要是在前线打得好,说不定两人还有机会混个一官半职的,总也是好事一件。”

“将军所言不错,那两位还真的适合当官,一心想要当大官,让他们留下,反倒是合了他们的心意。”

此次说话的是秦明,本不是与薛仁贵等人一起出发的,而是叶白在收到薛仁贵的消息,知晓他的打算之后,专门派来支援的。

不光是秦明,还有黄信、单廷硅、唐斌、山士奇、孙安等等,不全是来自梁山,却也是同一个时代,彼此要么敌对要么并肩作战过的,反正都是熟人。

他们的能力在兵将卡牌系统中的评价可不算低,不是二流武将就是一流武将,不过多是以武力出众,统帅能力反倒是有些一般。

再加之叶白总觉得来自水浒世界的将领们,能力水平或许存在虚高,因此对他们的安排和使用总是格外慎重,通常都安排在某位将领麾下当副将,负责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如今把他们凑到一块,还将宋江、吴用这招安二人组也给派了过来,要说没有点恶趣味,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也想要看看,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能不能在郑国搅得天翻地覆,干出一些名堂来,更何况头上还有薛仁贵压着,叶白也不担心他们烂泥扶不上墙。

要说对宋江、吴用两人的怨气,秦明可不小,甚至比林冲还要深,为了拉他入伙,吴用出的计策,虽然是成功了,但可不小,秦明的家人被杀了个干净,这能不恨。

如今重活一世,秦明虽然不会宰了宋江、吴用两个混蛋为死去的家人报仇,但也不会待见他们,嘴里更是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面子,阴阳怪气都算是轻的。

薛仁贵瞟了一脸忿忿不平的秦明一眼,他也不是笨蛋,哪里会看不出自己麾下的这些将领,好像都对宋江、吴用两人有意见,而且意见还不小。

刚刚不想带着两人上前线,可不仅仅是为了在郑国朝廷留下两颗钉子,同时也是发现了众人间的不合,担心到了前线闹出矛盾来,影响部队作战。

好奇乃是人类的天性,薛仁贵也不能免俗,他还真的挺想要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眼下也不是听八卦的时候。

于是直接转移话题说道:“此战我军俘虏了6000多城卫军和府军,这些人都是合格的士兵,把伤员留下,扔给那两个侍郎处理,其他人就地整编,补充到部队之中,让我们带来的人盯着他们,若是有问题,军法处置。”

“将军放心,收编那些俘虏应该不成问题,如今咱们也是正儿八经的郑国正规军了,这些俘虏加入我们的部队并不算投敌,更加不是落草为寇,自然也就没有了顾忌。”

“不过那些人毕竟是城卫军,咱们擅自收编,郑国朝廷那边会不会有什么意见?”

“管他娘的呢,如今郑国朝廷正求着咱们呢,不过是一群俘虏而已,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们绝对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与我们产生矛盾来,尽管放手去干。”

“诺,谨遵将军吩咐。”

有了薛仁贵的托底和许可,一群将领们,可就彻底放心了,眼看时间不早,纷纷拱手应诺,各自散去。

其他人走后,薛仁贵也没有休息,而是让亲卫将桌上的酒菜都给收拾了,然后取出了纸笔开始写信。

第一封信是写给留在郑国都城的宋江、吴用两人的,他准备让两人留在郑国,走文臣这条路,官职大小无所谓,有他们两人在,可以随时了解到朝堂上的动向,若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也不至于被完全蒙在鼓里。

其他更多的好处,薛仁贵想不到,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把宋江、吴用两人留在郑国都城,利大于弊,好处极多。

第二封信则是写给同样留在郑国都城的毛遂的,同样都是文臣,相比让他不那么舒服的宋江、吴用两人,薛仁贵对毛遂可是尊敬有加。

写信给他,是说明自己的想法,包括特意留下宋江、吴用两人的意图,希望毛遂能够看着点两人,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两人提供帮助。

至于最后一封信,本是想要写给叶白的,告诉他计划已经成功,被郑国招安,以及后续的安排以及计划,只是刚刚写到一半,就停下了笔,并且将信纸撕了个粉碎。

锦衣卫的渠道虽然隐蔽安全,锦衣卫的人员也值得信任,可他与叶白的关系不能暴露,若是送信的人出了事,没有来得及销毁信件,那可就全完了。

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走到今天这一步,薛仁贵可不想前功尽弃,干脆不落于纸上,还是让锦衣卫的人口头传信吧,这样也安全一些。

由此,薛仁贵还想到了一点,郑国朝廷虽然迫于形势招安了他们,但绝对不会放心,掺沙子、安插眼线什么的,那是绝对不会少的。

其他不提,就他要收编数千城卫军、府军俘虏的事情,郑国朝廷估计是乐见其成,这些人可是现成的眼线和钉子。

但这些人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是什么人,日后说话、做事都要小心一些,可不能将他们的真实身份、来历给暴露出去。

一想到这里,薛仁贵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们都是一群武将,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说漏嘴,得要反复叮嘱才行。

此外就是需要大量锦衣卫的支援,他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他们混在队伍中监控着,不光是能够掌握手下士兵们的动向,确保不会出现问题,更是能够防备和察觉郑国安插的眼线、探子,确保不会泄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