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上的人都比较信服李锐。
听李锐这么一说,大家伙纷纷都不再聊这个话题了。
显然,他们是认同了李锐的这种安排。
“哎!我要跟我锐哥一样,是个高材生就好了,智商高不说,生的孩子还聪明伶俐可爱。”二军子岔开话题,长叹了一口气。
“呵呵!”马翠兰给了二军子一个眼神,让二军子自行体会。
二军子撇撇嘴,不服气的说:“妈,我上学那会儿,你和我爸,还有我姐,你们仨要不天天打击我,我肯定能考上大专。”
如今这个年代,考上大专,非常了不起。
马翠兰嘴角掀起一抹冷笑,“是砖头的砖吧!”
“你又来了!”二军子的脸色微微一沉。
“我刚读书那会儿,我最大的烦恼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徐东为了缓解气氛,开起了他自己个的玩笑。
当年,他真是这样想的。
为此,他思考了好几个夜晚。
二军子听徐东这么一说,两只眼睛都亮了,他仿佛找到知音一般,惊喜的道:“东子,我刚读书那会儿,也有过这样的烦恼,咱俩是同道中人呢。”
马春芳噗嗤一声,口水喷出去好几米远:“东子高考时,考了两三百分,这么‘高’的分数要能上清华北大,那清华北大早就人满为患了。”
徐东尴尬地摸了摸他的头,“高考一结束,我就去新东方学厨师,大学对于我来说,太遥不可及了。”
二军子看向马春芳,乐呵道:“春芳婶子,我和东子半斤八两,我高考时,也只考了两三百分。”
“这么丢人的事儿,你咋还有脸笑呢?”马翠兰狠狠瞪了二军子一眼,这孩子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人家东子都有羞耻心。
“有啥可丢人的,考不上大学,难道应该整天愁眉苦脸吗?”二军子心态很好,他这是受到了李锐的影响,以前他可没这么好的心态。
李锐接过话说:“高考只是人生当中的一段旅程,没必要过于神话了。”
“我当年考了五百多分,现在还不是一个小渔民吗?”
“我觉得我们龙国太过于把高考神话了,有的孩子本就不是读书的料,逼着他们强行读书,只会适得其反。”
对于高考,李锐看得很开。
能好好读书,当然要好好读书了。
高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条非常不错的上升通道。
但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让他们读书,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李芳笑笑的说:“当年锐子读书的时候,我和我家这口子不怎么管。”
李大富点头附和:“是啊是啊!”
几人说说笑笑之间,军锐号停靠在了幸福村码头。
宋鹏飞第一个跑下船,将船上的缆绳系到了系缆桩上。
做完这些,他又跑上船,搬运金乌贼。
宋东哲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看到李锐后,他恭维道:“李老板,你又发大财了咯。”
李大富给宋东哲上了一支烟。
现在他不抽利群,改抽华子,档次提上去不少。
“发啥财呀!我们只是小打小闹,跟你比不了,你才是大老板,我就一普通渔民。”李锐把宋东哲恭维的话又还了回去。
这话,宋东哲听着,极为受用。
很少有人说他是老板。
此时,李大富抱起他脚边的箱子,走向宋东哲的海鲜运输车。
宋东哲海鲜运输车的后车门早打开了。
宋东哲往箱子里面瞥了一眼。
一瞬间,宋东哲的两只眼睛就瞬间瞪得滚圆。
哎哟哎哟!
好多海参啊!
这么多海参,得卖多少钱呢。
“李老板,你这儿还缺人吗?你这儿要还缺人的话,我把这车卖了,我跟着你干。”宋东哲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你是开车师傅,怎么可能把车卖了,跟着我干呢?你别跟我开玩笑了。”李锐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这儿就算缺人,也不会找不怎么熟悉的人。
他和宋东哲虽打过几次交道,但关系也就一般。
李锐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于是他和他爸妈他们简单说了一声,就往村庄的方向跑。
回家,冲个热水澡,再换身干净衣服。
主要是为了换裤衩子。
裤衩子湿了,穿里面,不怎么舒服,而且还会把外面的裤子印湿。
下午三点半,李锐来到了聚福楼门口。
和往常一样,宋玲带着白文斌和一群后厨的人,在此迎接李锐。
宋玲拿起一个海参,仔细观看着。
海参好不好。
可以从四个方面查看。
一是看外观,看海参体表是否完整,肉质是否厚实,两端是否均匀。
二是看色泽,好的海参颜色自然,多为黑褐色、黄褐色或橄榄色。
三是摸质感,用手触摸海参后,感觉到海参有弹性,肉质紧实,就是好海参。
四是观活力,鲜活的海参活力好,受到刺激后,会有明显的收缩。
仔细查看了好几个海参,宋玲才放下手里的海参,甩甩手说:“品质不错,个头有大有小,价格我可以给高一点。”
李锐满脸的笑容:“价格多少,全凭你一句话。”
好听的话,说出口,又不要钱。
别人听着也舒心。
李锐张嘴就来。
“这些海参,一斤我算你一千四。”宋玲咧嘴笑道。
“行,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李锐很满意这个价格。
此刻,聚福楼的后厨又炸锅了。
“这些好东西又是那个叫锐子的年轻人弄过来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
“冬瓜,你别是他是他,就是他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唱《哪吒》呢。”
“草!他运气也太好了吧!咱爷们辛辛苦苦的干一辈子,可能还没他一天挣的多,老天爷太也不公平了,呜呜呜。”
……
随着李锐和宋玲进来后,后厨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巴,老老实实地干活。
所有海货称重后,白文斌小跑过来,站在宋玲面前汇报道:“宋总,海参总共三十八斤九两,金乌贼二十一斤五两,扇贝三十五斤八两,扇贝三十一斤三两。”
宋玲一脸严肃地吩咐道:“你把这些数据发我手机上。”
白文斌恭敬地点了一下头:“好的好的。”
“锐子,咱去我办公室吧!”宋玲转头看向李锐,又一脸的和煦。
“嗯。”李锐跟在宋玲身后。
两人一走,聚福楼的后厨又又一次的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