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赵美娟比平时来的要更早。
她一金店。
没急着看新挂出来的衣服,反而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啪地摊在玻璃柜台上。
“江老板,”她眼睛发亮,手指点着本子上几个数字,“我那边柜台,您家的衣服,卖了这个数。刨去成本开销,净利是这个数。”
数字不小。连旁边整理衣架的晓芸都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
江桃看了一眼本子上的数字,颇为惊讶:“赵同志经营有方啊。”
赵美娟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却带着一股热切:“江老板,咱们别小打小闹了。您这衣服,放在我一个柜台,我也不跟您见外,好几个百货商店的采购我都认得,我能铺开!以后,您就专心设计,销售这块,交给我来!咱们三七分,您七,我三!”
江桃刚开始并没有接话,而是等了一会才抬眼:“赵同志,胃口不小。”
“是生意好!”赵美娟毫不避讳,“您的手艺,加上我的路子,肯定能成!!”
“然后呢?”江桃语气平淡,“要是底下的经销商乱搞,怎么办?”
“规矩您定!”赵美娟立刻接话,拍这胸脯保证。
“哪家卖什么款,定价多少,都您说了算!我只管送货、结账、管好他们不乱来!账目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江桃没立刻接话,走到新挂出来的一排连衣裙前:“这件,料子是真丝的,成本就这个数。”她伸出手指。
“按你说的咱们三七开,定价得抬到多少才有的赚?抬上去了,还有人买吗?”
赵美娟跟过去,捏起连衣裙仔细看了看,沉吟了一下:“这料子、这做工,值这个价!再说,不一定件件都这么贵,其他那些便宜的料子,咱们走量也好!”
江桃沉思片刻,觉得可行。
两个人站在衣架子跟前,语速快的人几乎要听不清。
一个坚持质量不能降,一个算计着成本和走量。唇枪舌剑,寸土不让。
晓芸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大气不敢出。
最终,江桃被赵美娟说服了:“先试三个月。你先找两家信誉好的百货店,价格按我定的,一分不能浮动。商标、包装必须统一。次品一律退回,损失你担。”
这个条件有些苛刻了。
江桃看向赵美娟,不知道她有没有这个魄力。
赵美娟犹豫了一下,还是大着胆子:“就按您说的办!白纸黑字,立字据!”
“肯定要给你写个单子的。”江桃抽回手,“新到的这批,你先挑五件。下次拿货时,把字据和那边柜台的合同带来我看。”
“没问题!”赵美娟精神抖擞,立刻转身去挑衣服。
单子签了,白纸黑字。
赵美娟每周来回奔波。她不再满足于那个小柜台,真把衣服送进了其他两家百货商店。每次来拿货,她都带着那两家百货店的订单。
“虹口百货的刘主任说了,咱这衣服料子好,就是颜色能不能再多一点?”
她说话快,条理却清楚。
江桃听着,有时点头,有时摇头。
“可以,我让印刷厂那边换个颜色,但是版型不能改。”
赵美娟也不坚持:“成!听您的!”
江桃对赵美娟非常满意,行动力强,又拉得下脸面,实在是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光看她带来的账本利润,江桃就忍不住要给她数个大拇指,这行动力。
这天对账,赵美娟带来的数目又涨了一截。她的额发被风吹得有些乱,眼睛却亮得吓人,一边语速飞快地说着哪个柜台反应好,哪个款式下次可以多备两件。
江桃安静地听完,却没像往常一样立刻去忙活别的。她给赵美娟倒了杯菊花茶。
“美娟,”她开口,用了更亲近的称呼,“辛苦你了。”
赵美娟正仰头喝水,闻言放下杯子,抹了下嘴:“江老板您这话说的,挣钱的事,有什么辛苦!”
“我想换个合作方式。”江桃声音不高,却清晰,“以后,你每从我这里卖出十件衣服,我再单独多给你提这个数。”她报了个钱数。
赵美娟捏着杯子的手顿住了,眼睛猛地睁大。
那数目,比她现在挣的辛苦跑腿费要多得多。
“江老板……您这……”赵美娟嗓子有点干,“这怎么好意思?说好的三成……”
“三成是批发的价。这另算的,是奖励你卖得多、卖得好。”
江桃看着她,目光平静却认真,“路子是你跑的,客人是你磨下来的。该你拿的。”
她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带着点难得的慨叹:“这世上,脑子活、肯吃苦的人不少,但像你这样,既能豁出脸面去闯,又能守住规矩不贪心的人,不多。我信得过你。”
赵美娟听着,脸上的惊讶慢慢褪去,嘴唇抿紧,眼圈却有点不受控制地发红。
她跑断腿磨破嘴皮子,作为一个女人,她可是听过不少冷言冷语,也受过刁难,第一次有人这么干脆肯定她的价值。
她猛地抬起头,把杯子里剩下的菊花茶一口灌下去,豪气干云,声音斩钉截铁:“江老板,您既然这么看得起我赵美娟!我没二话!以后我卖出去的,何止十件!一百件、一千件我都给它卖出去!!”
“好。”江桃脸上露出一点笑意,转身从柜台下拿出早就拟好的新条款,推到她面前,“看看,没问题就签字。”
赵美娟拿起笔,看都没细看,直接签了。
“都不仔细看啊,也不怕我把你卖了。”江桃收起字据。
“您不是那样人!”赵美娟咧嘴笑:“我也听说过您的事迹,您是这个,能跟着您,是我有福气!”
她风风火火地走了。
晓芸凑过来,小声说:“老板,这提成……是不是给得太高了?”
“不高。”江桃看了她一眼,“她能给我挣得更多,晓芸,你也见过她好几次了,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晓芸犹豫了一会,才回到:“我觉得她特备有干劲,风风火火的,因为她,咱们店里的成衣也确实卖了不少。”
江桃对这些年轻女孩们速来是鼓励的态度:“那就对了,我稍微让一点点利润,她就能给我带来更高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果然,赵美娟像是按了加速键一样。
新开在市中心的百货大楼真让她谈下了一个柜台,还捎带把衣服送进了一家侨汇商店。
她来的次数少了,但每次来,拿的货都成倍的加,说话办事更透着一股雷厉风行的干脆劲。
店里后间又添了一台缝纫机,请了个手脚麻利的女工。专门赶赵美娟的订单。
江桃自己则更专注于画新样子。晓芸倒是成了半个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