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芸低头沉默了很久。
“老师……您信得过我?”
“不信你的话,不会问你。”江桃把地图往前推了推,“不急,你回去想想。真想试试,本钱和货,我来出。赔了算我的,赚了,我们另算。”
晓芸也没说行不行,只低声说:“我……我回去想想。”
江桃单头:“不急,拿回去慢慢想,今天估计也没啥生意了,可以提前下班了。”
几天过去,晓芸还是照常来店里,话却更少了。有时江桃看到她对着空气出神。
江桃也不催她,该派活派活,该指点指点。
这天下午,店里新进了一批淡绿色的薄纱料子,准备做夏日的连衣裙。晓芸负责裁剪,她动作却有些迟疑。
江桃走过去看了眼她:“心里有事?”
“老师……”她低下头,“那事……我想了。”
“嗯。”
“我怕……做不好,亏了您的钱。”她声音很低,“我也没一个人出过远门……”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江桃语气温柔:“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她看着晓芸:“你就当去玩两天,看看风景,看看那边的人穿什么衣服。买不买东西,谈不谈生意,都随你。看看就回来。”
晓芸抬起头,眼睛里有点波动。
“看看……就回来?”
“嗯。”江桃从柜台抽屉里拿出一点钱,这也是她早就准备下辣的。
她推过去,“就当给你放两天假。”
晓芸看着那钱,手指蜷缩了一下,没马上拿。
“……谢谢江老师。”
“明天歇一天吧,后天再来,你既然叫我一声老师,就不要说这些客气的话。”江桃说完,转身去忙别的了。
晓芸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才慢慢拿起钱,小心地放进口袋。
第二天,晓芸没来店里。小张嘀咕:“晓芸姐姐是不是病了?”
江桃没接话。
又过了一天,快打烊时,晓芸来了。
脸晒黑了些,头发被风吹得有点乱,鞋上沾着泥点。但眼睛亮亮的,手里还提着一袋子东西。
“江老师。”她声音有点喘,像是跑来的。
江桃抬头看她一眼:“回来了?”
“嗯!”晓芸点头,把袋子放柜台上,“这是我给您买的橙子。”她顿了顿,像是憋着话:“我……我去了镇海,还有他们那边的集市……”
她语速不快,但说得很仔细,看到什么衣服,什么价钱,多少人买,摊主怎么吆喝。
她还鼓起勇气跟一个摆摊的大姐聊了聊,听说她们进货都得跑去宁波,麻烦得很。
“……她们说,要是有价钱实在的,她们也愿意从固定的地方拿货,省得跑……”晓芸说完,看着江桃,眼神里多了点之前没有的东西。
江桃鼓励的冲着她笑笑:“你看,也不难,下次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晓芸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她写的县镇上流行的衣服款式、尺寸、字迹工整。
“老板,都记在这了。”
江桃接过来扫了一眼,合上:“不错。”
她又补充一句:“下次我跟你一起去。”
晓芸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哎!”
再赴镇海,是三天后的早晨。
到了镇海的百货商店,江桃没进去,站在对面街角:“你去谈,我看看。”
晓芸深吸一口气进去了。
江仁在外面等了快半小时,才见晓芸出来,脸色不大好,身后跟着一个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
“跟你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主任声音不大,却透着不耐烦,“我们有固定的进货渠道,你这牌子我也没听过,不用说了,以后也别来了!”
晓芸急得脸发白,试图解释:“王主任,我这肯定能……”
“肯定什么肯定!走走走!”王主任挥挥手,转身就要回去。
江桃见到这情况,这才不紧不慢地走过去。
“王主任?”她声音不高,却让那人脚步一顿。
王主任回头,打量了一下江桃,觉得有点眼熟,又一时想不起。
“你是?”
江桃语气平和,“我姓江。”
王主任镜片后的眼睛眨了几下,猛地想起来了:“哎哟!是……是江老板?是您啊,我可听说过您。”他态度立刻变了,脸上堆起笑,“您看我这眼拙!没认出来!您怎么大驾光临我们这小地方……”
“来看看。”江桃看了一眼晓芸,“听说我这徒弟送的货,您这不给卖?”
“哎哟!误会误会!”王主任搓着手,“我们这小地方,消费能力有限,这么好的货……”他似乎是说不下去了,话头一转,“真是您家的货?哎哟您早说啊!这我看着就精致!这针脚!这料子!”
江桃没接他的话,只问:“那能不能从我们家进货???”
“进!当然进!”王主任赶紧说,“不光进!江老板,您看能不能再多放几件?换个花样?我们这虽然地方小,但识货的人还是有的!”
“可以。”江桃点点头,“但规矩不能乱。我这个是代销,卖完结账,按月清。价钱夜不能乱打折。”她看了一眼晓芸,“以后还是她来跟您对接。”
“哎!好!好!没问题!”王主任连连点头,又热情地要请江桃去办公室喝茶。
江桃婉拒了,带着晓芸离开。
走出百货商店,晓芸一直没说话,低着头。
“觉得委屈?”江桃问。
“……有点。”晓芸声音闷闷的,“他一开始那样……”
“正常。”江桃看着街道上来往的人,“这人啊,拜高踩低的多,我是有点名气,所以他才卖我面子。”
江桃的大名这附近谁不知道,都想着能拉她来,这可是政府都承认的大商人,要是能拉来自己家乡,不知道能带来多大的效益。
她停下脚步,看着晓芸:“今天我没一开始就出去,是想让你知道,碰壁是什么滋味。知道了,才有动力,你啊,之前还是胆子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