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不了,若你说了算,这天下岂不大乱。”
一声清脆悦耳动听嗓音从远处飘来。
人未到,声浪威压气势滚滚而来。
只一眨眼的功夫,擂台上就站立着一个威风凛凛的绝色女子。
吐谷浑师睁眼一看,这不是传说中的冰蚕女吗?
几度欲寻她不得,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了!
清音如碎玉投冰,裹着森然寒意的声浪如潮水般漫过擂台。
三丈外青瓦轰然炸裂,雪色绸缎在罡风中猎猎翻飞,冰蚕女足踏在裂痕蔓延的青砖上,腕间银铃未响,却惊得场中众人呼吸骤停。
她眉间朱砂痣艳若凝血,眼尾霜色纹路蜿蜒如蚕,腰间缠着的冰蚕丝泛着诡异幽蓝。
吐谷浑师瞳孔骤缩,喉间吞咽滚动的唾沫“咕噜”的一声轻响。
江湖传闻冰蚕女栖身雪域冰窟,每十年才入世一次,她修炼的“冰蚕诀”能将方圆十里化作冰原,此刻竟在他与中原武林两败俱伤时现身。
“不简单啊!”吐谷浑师抹去唇边的冰渣,修复后的冰掌在掌心转出森冷弧光,“那你想怎样?”吐谷浑师语带双关,冷冷说道。
此话一出口,他似乎觉得这口气比冰蚕女矮了半截。
他忽然后悔没听吐蕃国师的警告——此女一旦现身,必要搅得江湖天翻地覆。
“带着你的人退出相国寺,回你的吐蕃去吧!”冰蚕女指尖划过擂台边缘,所触之处瞬间凝结霜花。
她说话时睫毛轻颤,语气却像在说一件最平常的事,可在场众人都听出了话里的肃杀。
吐谷浑师突然纵声大笑,声震瓦背:“你不是主人,为何要听你的?”
吐谷浑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做不了主,快点闪开,别拦我,否则,我对你不客气,同样也是向对方施压。
他扬了一下修复后的冰掌,似乎寒霜冷气更浓。
吐谷浑师故意不提冰蚕女身后的“主人”,却用吐蕃密宗的“狮吼功”将后半句威压直接撞向对方丹田。
冰蚕女歪头轻笑,发间冰晶簌簌坠落:“我看你是太饿了吧,想捞点食用的?”话音未落,擂台四周的火把突然熄灭,寒雾中传来千万蚕噬桑叶的沙沙声。
她缓步上前,所过之处青砖寸寸龟裂,“真是好言难劝饿死的鬼!”吐谷浑师狮子吼功虽然强大,但碰上冰蚕女这种极寒之体,瞬间被卸去十之八九。
吐谷浑师脖颈泛起冰痕,这才惊觉对方周身寒气竟能隔空伤人。
他突然想起吐蕃古籍有专门记载,只要冰蚕女每次现身,江湖都会掀起惊天骇浪,带来满城腥风血雨。
上一次她灭了天山派之中的邪魔歪道的原因,竟是他们纠集一众高手闯入冰洞,欲窃取冰蚕。
冰蚕女幽幽说出这这句话。
看似轻描淡写的威压,实则已是最后的通牒。
相国寺中庭广场擂台之上,无形的肃杀之气如一张大网,将所有人笼罩其中。
吐谷浑师与冰蚕女分立擂台两侧,虽未真正动手,却早已在内功心法上展开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
吐谷浑师神色冷峻,双眼如鹰隼般紧盯着冰蚕女。
他的双手略微抬起,掌心处,一红一白两团气流若隐若现。
三天之期,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成功修复冰掌,使其与火掌完美匹配。
此刻,两股力量在他体内交融流转,比以往强大了一倍的威力在经脉中奔腾,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倾泻而出。
这第一次试用,便遇上冰蚕女这样的绝顶高手,他心中既有兴奋,又有警惕。
冰蚕女一袭白衣,周身萦绕着“咝咝”寒气,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凝结成霜。
她宛如从极寒之地走出的冰雪精灵,又似掌控寒气的女王。
那令人胆颤的寒爆之体,就算是江湖上声名赫赫的武功高手见了,也会心生畏惧,不战而降。
而她背上那把晶莹剔透的冰蚕剑,更是让人忌惮不已。
剑身寒气四溢,剑柄处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冰蚕纹路,静静躺在剑鞘之中,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的锋芒。
一旦出鞘,吐谷浑师的冰火掌能否抵挡得住,谁也无法预料。
擂台下,原本华丽的龙椅已被吐谷浑师的掌力击得粉碎,只剩下个底座。
李大为歪着脑袋瘫坐在那里,嘴角溢出鲜血,脸色惨白如纸。
他的身体时不时地抽搐一下,虽然还保持着坐着的姿势,没有倒下,但气息微弱,显然只剩下半条命,奄奄一息。
不远处,仁宗皇帝刚刚脱离危险,被众人护在中间。
他望着擂台上剑拔弩张的局势,心中又惊又怒。
向平焦急地看向李大为,恨不得立刻冲过去施救,可眼下吐谷浑师与冰蚕女的对峙一触即发,他根本腾不出手,急得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眶泛红,差点就要哭出声来。
这时,贴身宦官小心翼翼地凑到仁宗皇帝身边,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起驾回宫吧?”这宦官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十分机灵,深知此时有些话不能说,便只简单地劝皇帝离开。
仁宗皇帝冷哼一声,硬着头皮说道:“哼,这厮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弑君,是没王法了吗?我倒要看下他还有何种能耐?!”
然而,他声音虽强硬,眼中却难掩一丝惧意,说话时中气不足,显然没了往日的自信和底气。
但即便如此,他仍保持着一国之君的威严,临危不乱。
皇帝身旁的宦官、通事舍人、起居舍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向平,眼神中满是求助,希望他能说服皇帝回宫,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向平在官场已经营一段时日,自然明白众人的心思。
他用目光扫了一眼智能长老,那眼神中传递着求助与无奈。
智能长老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恭敬地扶着仁宗皇帝,语气温和又不失庄重地说道:“陛下洪福齐天,您没走,他哪敢造次?不过陛下离开,也刚好能让这些高手放开手脚,擒获这厮,陛下以为如何?”
这番话既给了皇帝台阶下,又点明了离开的好处,不卑不亢,十分中肯。
仁宗皇帝听了,心中的不悦顿时消散了几分,略微点头,似乎认可了智能长老的说法。
至于是否马上离上,皇帝贴身人员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