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327章 危机四伏,易装南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7章 危机四伏,易装南行

李福尚温的血迹在向平指尖凝结,那两个血字“皇城”如烙印般刻入他心底。

“皇城”二字所指为何?是皇城司?还是皇城内的某位权贵?

向平不敢多作停留,这般惨状若被官府发现,自己必会成为嫌疑。他迅速环顾屋内,发现书案上散落着几张纸,其中一张纸上有着刚刚完成不久的狼头图样,墨迹尚未完全干透。

“想必是李福拼尽最后力气画下的。”向平轻叹一声,迅速将图样收入怀中,随后将李福的尸体小心平放,合上其双眼。

“李兄,待我查明真相,定会为你讨回公道。”

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向平面色一变,知道必定是皇城司的人去而复返。他二话不说,纵身一跃,从窗口翻出,消失在夜色中。

不多时,几名黑衣人重新闯入李福宅中,见尸体仍在,屋内却空无一人,为首之人顿时勃然大怒:“必是有人捷足先登!搜!彻底搜查这屋子,确认那图样是否还在!”

一众黑衣人如野狗般在屋内翻箱倒柜,很快便有人禀报:“大人,没有找到狼头图样。”

为首者眼中杀机闪现:“分头追!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天亮前找到闯入者!”

黑衣人们很快分散,消失在各条小巷,犹如黑夜中的猎犬,开始了无声的追捕。

向平凭借着对城中地形的熟悉,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穿行。他深知自己被卷入一场远超想象的危险境地——李福的死,必定与“皇城”二字有关;而那狼头图样,更是有人不惜杀人灭口也要得到的东西。

循着记忆中的路线,他悄无声息地来到一处不起眼的院落。这是麒麟大酒楼在城中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平日里只有金娘知晓。

“咚、咚、咚咚、咚”——他用特定的节奏轻叩院门。

片刻后,一个清脆的女声从院内传来:“谁?”

“深夜访友。”向平低声道出暗语。

院门悄然打开,金娘一袭素衣,手持短刀,警惕地望着门外。见是向平,她稍稍放松,但见他神色凝重,衣襟上还有些许血迹,立刻明白发生了非同寻常之事。

“掌柜的,出什么事了?”

“李福遇害,凶手应是皇城司的人,我从他手中得到了狼头图样,但恐怕被人发现了行踪。”向平语速极快,“立刻派人通知小山子,告诉他宝华寺的行动照常,但要加倍小心。另外,将李福举家送出城去,送往涿州我们的产业中,若有人问起,就说是去探亲了。”

金娘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但很快便恢复了冷静:“掌柜的放心,我这就去安排。您要去哪儿?”

“我必须尽快脱身,这里已不安全。”向平思索片刻,“我先去一趟城南的老裁缝那里,随后便往江南去,那边有祖父昔年的故交,或能找到些线索。你和小山子按计划行事,万事小心,三日后在含光寺旁的茶楼见。”

金娘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进屋取出一个小包袱:“这是备用的银钱和干粮,掌柜的带上。”

向平接过包袱,正欲离去,却听金娘又道:“据说鬼涧愁三日前在江南一带出现,若掌柜的此去江南,倒是可以一探究竟。”

向平眉头一挑:“可有确切消息?他在江南做什么?”

“据说与一个自称‘落日游商’的组织有所往来,具体所为何事,尚不清楚。”

“落日游商……”向平喃喃自语,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何处听闻。

他摇摇头,将这疑问暂且搁置:“好,我知道了。若城中有变,你便去徐州寻何通,他若回来了,自会接应你。”

“是,掌柜的保重。”

二人匆匆作别,向平再次融入黑暗之中。就在他离开不到半个时辰,一队身着官服的衙役已经围住了那座小院,领头的正是那名面容阴鸷的绯袍官员,他冷冷地下令道:“搜!”

与此同时,城南一处不起眼的裁缝铺内,一盏微弱的油灯亮起。

年过六旬的老裁缝裴福生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惊醒,他警觉地取过藏在枕下的短刀,来到门前:“谁?”

“老裴,是我,向平。”

裴福生闻言,如释重负,忙打开门,将向平迎入屋内。

“向公子深夜造访,必有要事。〞老裁缝的目光落在向平衣袖上的血迹上,但并未多问。

“李福被害,我恐怕已被盯上。”向平简短地解释道,“需要您帮我改换容貌,再弄套官差的衣服。”

老裁缝闻言,眉头紧锁:“情况如此严重?好,我这就去准备。”

不多时,向平的形象已经焕然一新——他剃去了长发,戴上假发髻,脸上贴了几块疤痕,再配上官差的服饰,与原来判若两人。

“多谢老裴。”向平拱手道谢。

“不必客气,这些年若非你祖父和你照拂,老朽早已不在人世。”裴福生叹道,随后递给向平一个小布包,“这是我特制的几味药,遇水即化,可解百毒,公子路上小心。”

向平郑重收下,正欲告辞,裴福生又道:“公子,老朽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近来城中风声甚紧,不仅是皇城司,就连六扇门和五城兵马司都行动频繁。尤其是那个新上任的皇城司指挥使周延,此人心狠手辣,据说与当朝宰相交好,更有传闻,说他与北境的一支神秘势力有所勾连……公子此去江南,务必小心。”

向平目光一凝:“周延?可是那个被称为'血手判官'的周延?”

“正是此人。”

向平心中一沉。周延其人,他早有耳闻,此人在朝廷内外都极具争议,手段狠辣却又能力超群,曾在北境立下赫赫战功,后被调入皇城司,短短三年便升至指挥使之位。若此人真是李福案背后的黑手,那么此事的复杂程度恐怕远超想象。

“多谢老丈提醒,我会多加小心。”向平深吸一口气,随后又取出怀中的狼头图样,“老丈见多识广,可认得此物?”

老裁缝接过图样,借着灯光仔细端详,片刻后,面色凝重道:“此狼头图样,老朽曾在一个地方见过——二十年前,北境大战,有一支神秘军队,人数不多,却能所向披靡,他们的旗帜上,正绣着这样的狼头。”

“可知此军队是何来历?”

“传闻是当时的太师府秘密训练的死士,俗称'太师府影卫',但后来太师倒台,这支部队也就销声匿迹了。只是……”

老裁缝神色越发凝重,“当年的太师,正是当今宰相的授业恩师啊。”

向平闻言,如遭雷击。

若这一切都能联系起来——军饷失踪案、狼头标记、影子卫队、皇城司、宰相、太师府……一个足以撼动江山的庞大阴谋,正在他眼前逐渐成形。

“老丈,此事重大,还请暂且保密。”

“公子放心,老朽明白轻重。”

向平郑重地向老裁缝一揖,随后悄然离去。

城南门刚刚开启,一名普通的衙役混在晨间出城的人流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汴京。

此时,皇城内的一处秘密议事厅中,周延正向一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汇报着昨夜的情况。

“大人,李福已经处理掉,只是狼头图样被人捷足先登,我们怀疑是向平所为。目前全城搜捕,但尚未发现他的踪迹。”

中年男子背对着周延,负手而立,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查!给我彻查!向平这小子,已经是第二次坏我大事了,决不能让他将消息传出去。传令下去,封锁各大城门,严查可疑人员,同时,派出影卫,务必在三日内找到向平!”

“是,大人!”周延领命而去。

中年男子独自立于窗前,目光深沉如井:“向家的余孽,终究是个祸害。看来,是时候彻底清除这些隐患了。”他缓缓转身,阳光照亮了他的面容——正是当朝宰相,崔元。

与此同时,宝华寺内,一名年轻俊朗的王爷正在焚香祈福。他身旁站着一名沧桑老僧,二人低声交谈。

“大师,那东西,可有消息?”王爷低声问道。

老僧面色凝重:“殿下,老衲近日卜算,恐有血光之灾。那图虽在殿下手中,却也引来杀身之祸啊。”

王爷——正是十三皇子赵曙,闻言不屑一笑:“大师多虑了。有了那图,再配合夜光杯之法,父皇的病,必能痊愈。届时,我这个不受宠的皇子,也能在父皇面前博得一份功劳。”

老僧叹息一声:“殿下,那夜光杯之法,乃是失传已久的西域秘术,其中牵涉到的,远不只是医病救人那么简单啊……”

“够了!”赵曙有些不耐烦,“十五那日,你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若让我发现你有二心,哼——”

老僧苦笑摇头,不再多言。

赵曙起身离去,却不知在宝华寺外的一棵大树上,小山子已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原来夜光杯是用来医治陛下的病?那宝藏图又是什么?”小山子暗自思忖,“十五之期,果然有大事发生啊。”

就在他准备离去时,却发现树下不知何时站着一个陌生的黑衣人,此人目光锐利,直直地盯着他所在的位置。

小山子心中一凛,知道自己恐怕已被发现,但他强作镇定,纹丝不动。

那黑衣人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树冠,随后低声道:“若是聪明人,就该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

说罢,黑衣人转身离去,却在地上留下一枚铜钱,铜钱上系着一根红线,红线的另一端,是一片狼牙。

小山子直到那人走远,才敢轻轻呼出一口气,但心中的不安却如潮水般涌来。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汴京城外数十里处,一支由三十余骑组成的黑衣队伍正在飞速前行。为首之人手持一面小旗,旗上绣着的,正是那狰狞的狼头。

而此时,已经改头换面的向平,正踏上前往江南的官道,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身穿布衣的年轻商人,二人擦肩而过时,那商人似乎不经意地轻声道:“鬼涧晚樱处,不见月落时。”

向平脚步一顿,但很快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只是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