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342章 智探王府擒重犯,假面一揭成梦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2章 智探王府擒重犯,假面一揭成梦幻

刘海,皇城司里数一数二的察子,身手与智谋皆是顶尖。

此次领受的密令,非同小可——寻找神秘失踪的赵曙王爷以及他自己的兄长刘江。

兄长刘江在前次潜入王爷府时,失手被擒,咬毒自尽后,与王爷一同消失,这背后定然牵扯着天大的秘密。

刘海深知此行艰险,但更是志在必得。

他不仅是为了皇城司的荣耀,为了那份可能到手的功名利禄,更是为了血脉相连的兄长。

这些日子,他明察暗访,如同老吏断狱般抽丝剥茧,终于将线索指向了宁王府本身——一个最危险也最可能藏匿秘密的地方。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刘海心中暗忖。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他剃了短须,换上一身粗布短打,扮作给王府送菜的仆人。

又联络了城西一个相熟的虞侯,那虞侯平日里受过刘海不少恩惠,这次自然是鼎力相助,巧妙地为他打通了王府后门的关节。

王府深似海,亭台楼阁,曲径通幽。

刘海凭着察子敏锐的观察力,避开几处巡逻的家丁,悄无声息地向着情报中指向的后园偏僻院落摸去。

这其中,他那项奇遇得来的“千里传音”功夫帮了大忙。

此功并非真能隔空传话,而是能将听力提升到极致,数丈之外的蚊蚋振翅之声都能清晰可辨。

正是凭借这项绝技,他在王一日,就摸清了王爷的动向。

从守卫们不经意的闲聊和某些隐秘的指令传递中,捕捉到了蛛丝马迹,确认了兄长和王爷的大致方位就在这府邸深处,似乎是被暗害,又像是被软禁。

月光透过稀疏的树影,洒在一方紧闭的窗棂上。刘海凝神细听,里面传来压抑的讨论声,以及几位那有一点熟悉却带着几分疲惫的低语。

找到了!他心中一阵狂喜,多年的夙愿,今日或可了结。

更深挖之下,他隐约听到了关于某种“计划”和“时机”的片段,似乎王爷在此隐居,正图谋着什么大事。

想到这里,刘海信心大增。这趟疑案若是能顺利侦破,还能寻到兄长的下落,自己在皇城司的威望必将如日中天,届时莫说一个小小的队正,便是升任副指挥使,也并非没有可能。

一想到锦绣前程,他心中便如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一般,美滋滋的,连带着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探查,试图与兄长取得联系之际,异变陡生!

“什么人!”一声断喝,三条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暗处窜出,成品字形将刘海围在中央。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面容冷峻,正是王府护卫中的好手向平;旁边一个身形瘦小,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乃是小山子;另一人更是气息阴沉,江湖人称“鬼涧愁”,一手判官笔使得出神入化。

“好个大胆的贼子,竟敢夜闯王府!”向平怒喝道,手中精钢笔已然出手,月光下泛着森森寒气。

刘海心头一凛,暗道不好,行踪暴露了!但他久经风浪,这点场面还不足以让他慌乱。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平静无波,沉声道:“我乃皇城司察子刘海,奉命办案,尔等速速让开!”

“皇城司?”向平冷笑一声,“王爷在此静养,不见外客,管你什么皇城司、狗城司,擅闯者,格杀勿论!”话音未落,三人已同时发动攻势。

向平的笔大开大阖,势如猛虎;小山子的短剑灵动刁钻,专攻下三路;鬼涧愁的判官笔则点向刘海周身大穴,阴险毒辣。

刘海虽被围困,却丝毫不显胆怯慌乱。

他双足一错,稳住下盘,丹田内力一提,家传绝学“海浪掌”应念而生。

只见他双掌翻飞,时而如怒涛拍岸,刚猛无俦,硬接向平的重劈;时而如细浪拂沙,轻柔绵密,化解小山子的诡刺;又或如暗流涌动,变幻莫测,避开鬼涧愁的笔锋。

或拍或推,或按或托,掌风中还夹杂着灵动的拿、劈、撩等精妙手法。一时间,庭院中掌风呼啸,落叶纷飞,刘海竟将这“海浪掌”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风。

向平、小山子、鬼涧愁三人越打越是心惊。他们都是王爷座下数得着的好手,寻常三五个大汉也近不得身,没想到眼前这看似寻常的察子,武功竟如此高强。

三人攻势愈发凌厉,招招夺命,但刘海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刘海知道,久战不利。

这三人武功不弱,且府内不知还有多少护卫。

他虚晃一招逼退向平,左手探入怀中,摸出一支特制的响箭,右手顺势从腰间解下随身的小巧机括。

趁着三人攻势稍缓的间隙,他猛地向后一跃,拉开少许距离,将响箭搭上机括,“嗖”地一声,一道火光冲天而起,在漆黑的夜空中炸开一团炫目的火焰,发出尖锐的哨音,远远传了出去。

“不好!是皇城司的穿云箭!”向平脸色大变。他知道,一旦皇城司大队人马赶到,他们插翅难飞。

果不其然,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王府外便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和甲胄摩擦的铿锵之音。火光迅速蔓延,如同燎原的野火。

“开门!皇城司办案!”粗暴的喝令声此起彼伏。很快,王府的大门被撞开,大队皇城司的官兵手持火把,腰挎钢刀,如潮水般涌了进来,将整个偏院围得水泄不通。

为首一人,身披银色锁子甲,面容威严,正是皇城司探事司指挥使李大人。

他亲自率领五百余名精锐亲事官赶到,足见皇城司统领对此案的重视程度。

火把的光芒映照下,向平、小山子、鬼涧愁三人面如死灰。他们护着从内屋匆匆走出的“王爷”,试图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保护王爷,跟他们拼了!”向平嘶吼着,挥刀冲向官兵。

小山子和鬼涧愁也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将那“王爷”护在中间,左冲右突,想要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皇城司的亲事官岂是寻常兵丁可比?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不断收紧。

向平三人虽然勇猛,接连打倒了十数名官兵,但更多的亲事官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涌上,悍不畏死。

一番惨烈的搏杀之后,终究是寡不敌众。

向平三人身上都添了数道伤口,体力渐渐不支,动作也慢了下来。

那“王爷”更是吓得面无人色,瑟瑟发抖。最终,包括“王爷”在内的四人,因体力全部耗尽,兵刃被打落,被如狼似虎的亲事官一拥而上,捆了个结结实实,束手就擒。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四人,刘海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不辱使命,抓到了“王爷”和他的心腹。

指挥使李大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刘海,此次你立下大功,本官定当为你请赏!”

刘海心中也是一阵得意,脸上却谦逊道:“皆是指挥使大人调度有方,属下不敢居功。”

队伍开始押解人犯返回皇城司大牢。

夜风吹过,带着几分凉意。

刘海骑在马上,跟在囚车旁边,不知为何,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这种感觉就像一根细小的鱼刺卡在喉咙里,吞不下,也吐不出,让他颇为不自在。

是那“王爷”被捕时的反应?似乎太过懦弱,不似传闻中王爷的沉稳。

还是向平他们,虽然拼死抵抗,但总觉得少了些真正的绝望与疯狂?这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了数回,越想越觉得蹊跷。

队伍行至一处僻静的巷口,光线有些昏暗。刘海实在是憋不住了,他催马靠近囚车,目光落在了被捆着的小山子身上。

小山子此刻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刘海心中一动,突然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小山子跟前,装作整理他散乱的头发,趁其不备,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猛地向下一扯!

“嗤啦!”一声轻微的撕裂声响起。

刘海只觉手中一滑,一样薄如蝉翼的东西应手而落。

他定睛一看,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那竟是一张制作得惟妙惟肖的人皮面具!面具之下,是一张完全陌生的年轻面孔,眼神中充满了惊恐。

“这……这是怎么回事?!”刘海失声惊呼,脑中“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猛地转向囚车中的另外三人,指挥使李大人也察觉有异,急忙喝令手下上前查看。

不查不要紧,一查之下,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所谓的“王爷”、“向平”和“鬼涧愁”,竟然也都是戴着人皮面具的替身!

万万想不到,费尽周折,一场大战,抓获的四名重要案犯,竟然全部是假的?!

刘海怔怔地看着地上那几张逼真的人皮面具,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