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嗯!”

虞若瑶美丽的桃花眼微微一张,眼中尽是坏笑之意。

李俊业犹如临大敌一般。

秋风煞起,略有丝凉意。

李俊业看了一眼,还在远处津津有味扑蝶的虞晚棠喊道:“晚棠,起风了,该回家了。”

虞晚棠一手持画扇,一手捂在画扇上,回头嫣然一笑,保持着这个姿势,如小鹿一般飞快地跑了过来。

“相公,您好!”

虞晚棠跑到了李俊业的身边,神神秘秘地伸出了团扇,然后轻轻地放开了捂在团扇上的手,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从画扇上油然而飞,转眼间,惊慌失措的离开了众人的视野。

李俊业望着消失在草丛中的蝴蝶,问道:“你抓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为何却又将它这样放了。”

虞晚棠含蓄地画扇轻掩半面,盈盈一笑,吐了吐舌头。

回到房中不久,王瑞兰果然带着饭盒来了。

当闻知李俊业想回家养伤时,当口回绝,医院大夫对于李俊业的伤情也尤为谨慎,更是不敢有一丝的心大,李俊业的想法自然落空。

此时的他无比关注高丽的战事,恨不得亲自上阵,可是现在的通讯条件并不能支持他在登州微操。

江原道每每送到登州的消息,都是数日之后,但战场形势却是瞬息万变,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前线,希望能尽快打开战局。

后续五千人登陆之后,孙之滂这里就有一万两千人的兵力,留守三千人守卫江陵,把守粮道之后,他带着九千人花费了八天时间,在敌人的破坏下,才翻越高峻的太白山脉,终于来到了山下的汉江平原。

惊掉高丽人下巴的是,明军并没有进攻近在咫尺的原州,而是直接到达了汉江岸边,打算跳过原州,直接渡过汉江。

当江原道观察使尹化平得知,明军已经出现在汉江平原时,起初如临大敌,然当得知明军似乎并无攻城之意,而意在渡江时,忍不住一阵冷笑。

汉江北岸已无任何一船,明军想渡过汉江,不啻于是白日做梦。

明军不攻城,尹化平也无勇气出城野战,只得继续龟缩于城中,密切的观察明军的一举一动。

让他万万没想到,一觉醒来之后,天地变幻,等他得知明军已经开始在渡江时,整个人都蒙了。

高丽人知道提前将北岸的船全部清空,防备明军渡江,这么简单的问题,高丽人能想到,明军怎么想不到。

原来明军大军还未来到汉江附近时,就派遣了大量斥候先行前往汉江寻船,自然在北岸无所寻获。

勇敢的斥候在夜间时泅渡过了汉江,毫无意外的在汉江南岸一个渡口发现了一批船只。

明军翻越过来,之所以花了这么多长时间,固然有高丽的破坏,其中还带着大量的辎重火炮,攻城器具等,知道高丽水网密度,工兵营来带了不少艘特制的小舟。

这样的小舟长才九尺,宽则三尺四寸,故意将吃水设计的很深,单舟可置车上,随军前行。

而单凭这种小舟,也是无法渡过大江大河的,但几艘小舟拼在一起,成一艘大舟,这就不一样的。

何况秋冬季节乃是枯水期。

借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凭借天上的星斗导航,明军精锐的小队,悄悄的渡过了汉江。

趁着高丽人无所防备之时,突袭了只有百余人把守的渡口,没有一个活口逃脱,夺取了渡口停泊的四五艘渡船。

浩浩荡荡的大军,可是凭借仅有的这点船,开始在夜间横渡汉江,而已渡过江的骑兵,如风如火一般在南岸飞驰,四处寻船,果又在其他渡口找到了渡船。

高丽人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派人,在散在南方渡口各船只,通通启航,向下流开去,避免再被明军截获。

这样明军就有了十来艘大小渡船,每一次足足够数百人过江。

当驻守原州的江陵江原观察使尹化平,在清晨得知明军昨夜已经开始渡河的消息时,整个人如五雷轰顶一般。

高丽汉江虽无中原长江黄河之浩荡,但也绝非是寻常江河,下游宽处亦达二里,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明军究竟是如何在夜间渡过汉江的。

闻知明军已经渡江三千,其中主力和辎重尚在北岸,半渡而击,熟读兵书的尹化平意识到机会来了,一边忙派人通知南岸,做好应对之策。

一边尽点全城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向明军犹在北岸的渡河处杀来。

原州城距离明军的渡河地点只不过几十里,因为疾风营游弋斥候的封锁,高丽人的斥候,昨日一夜都不能渗透进去。

所以整整一夜,都不知道汉江北岸发生了什么 ,尹化平清晨得到的消息,还是南岸的人绕路渡江过来告知的。

当高丽人的先锋出城的那一刻,就开始受到疾风营不停的骚扰,等高丽人到达汉江北岸时,六千明军早已排开阵型,在汉江北岸列阵以待。

尹化平在马上看到北岸明军不动如山的阵型,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阵冲天的鼓声响起,还未等待他们列阵,六千明军竟然主动向他们三万大军发起进攻。

这让尹化平直接惊掉了下巴,要知道,就算是三万头猪,也够这六千人抓半天啊!

冲天的呐喊声,犹如惊雷般的马蹄声,尹华平只觉得头皮发麻。

明军气势如虹,趁着高丽人还未来得及列阵,两营骑兵集中兵力,率先攻击了高丽人的左翼。

高丽人这才认识到什么叫做铁骑,明军铁骑身着两层重甲,如排山倒海一般突入高丽军中,如入无人之地。

而高丽常备精锐之兵只不过数万,就这数万人,也才堪堪配齐武器,披甲率低得可怜,高丽的军户和大明的军户没多大的区别。

如此荒废的训练,低劣的武器,怎能抵御明军铁骑的冲击,说句难听点的,就算不用人动手,光是战马的冲击,都能撞死无甲的高丽士兵。

犹未来得及列阵的高丽左翼,瞬间就像决堤之水一样,轰然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