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说着,带领许闲一行四人直奔楼上而去。
他现在都感觉有些恍惚,没想到传说中的许闲公子竟然来昌南府的永兴镖局了。
他这经历都足够他跟亲戚朋友们吹嘘一番了。
毕竟许闲公子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见到的。
不多时。
伙计敲响顶楼一间房门,“掌柜的,有人要找你,我......”
话音未落。
景王直接推门走了进去,“许闲找皇上都不用敲门,找他属下还敲门?”
伙计:.......
景王这话,他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接才是。
不过许闲找皇帝不用敲门这件事,他是一千个一万个相信。
镖局掌管段春见景王闯进来,面露震惊,“不知这位兄台有何贵干?”
景王让开一条路,“不是我找你,是你掌柜找你。”
“我掌柜?”
段春不禁感觉有些好笑,脸上瞬间挂起傲娇之色,义正词严道:“这位兄台,不瞒你说,这里可是永兴镖局,所以我的掌柜乃是楚国举世无双的许闲许公子。我倒也不是看不起这位兄台,只是这世上不是谁都能跟许公子有交集的,即便是我也从未见过许公子。”
景王眉梢微扬,“这么说来,许公子还真是不好见了?”
段春傲娇道:“那是自然。”
与此同时。
伙计跑了过来,指向许闲,焦急道:“掌柜的,这......这位公子真是许闲许公子!”
段春:???
他惊慌失措的站起身来,满是震惊的看着许闲,“您......您真的是许公子吗?”
许闲微微点头,将手中令牌递给了段春,“自然,如假包换。”
段春伸出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代表许闲身份的仪鸾司镇司使的腰牌。
他看着这枚腰牌,身体因为太过激动而有些颤抖,随后双手奉上腰牌,看着许闲的眼眸总满是兴奋与敬重,深深揖礼道:“卑职江西行省昌南府永兴镖局分号掌柜段春,见过公子。卑职未能将公子认出,还请公子见谅!!!”
段春对许闲那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且不说许闲是的掌柜,永兴镖局真的改变了他的一生。
许闲看着他这副模样有些震惊,随即淡然道:“不必多礼。”
景王眉梢微扬,沉吟道:“看来你对你家许公子倒是足够尊重。”
段春面带严肃,回应道:“若是没有许公子,就没有我段春的今日,原本我不过是个无权无势,人人欺负的小商贾罢了,但自从永兴商会看得起我,让我成为永兴镖局分号掌柜后。”
“我突然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别说昌南府即便是整个行省内,都再没人敢欺负我轻视我,甚至连平日里那些趾高气昂的官吏对我,都是客客气气的,以往欺负我过的人,都拿着礼物亲自登门道歉,就连我家中的亲戚都突然多了起来。”
“我若是不当这个永兴镖局分号掌柜,我都不知道家中竟然有这么多亲戚,所以我自然要尊重许公子。”
说着,他看向许闲,眼眸有些湿润,突然跪到地上,重重叩首,“许公子,请受小人一拜。”
听着段春的话。
看着他的真情流露。
许闲、景王、齐王和林青青四人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段春看到许闲后的反应竟会如此之大。
不过他们倒也能看出来,段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绝对不会干出对不起许闲的事情,绝对不会徇私舞弊。
昌南府相对于上京城而言,山高皇帝远。
段春能守住本心,就已经非常不错。
“起来吧。”
许闲上前将段春扶起来,“你能成为分号掌柜,那说明你有你的过人之处,所以不单单是永兴镖局改变了你,你同样改变着永兴镖局,我也得谢谢你对永兴镖局尽忠职守。”
段春闻言,脸上满是被许闲认可的兴奋与激动,“小人今后一定再接再厉,不负公子所托。”
说着,他问道:“不知道公子此番昌南府,是否有什么需要小人帮助的?”
景王眉梢微扬,沉吟道:“段春,你不会就想让我们站着跟你聊吧?”
段春忙道:“疏忽!这是我的疏忽!几位快快请进!”
随后许闲给段春介绍了景王几人的身份。
段春十分惊讶,不过广信府发生的事情,他确实还不知道。
许闲坐到桌案前,将有关龙虎山和信江决堤的所有事情,全都告诉了段春。
段春听的非常认真,同样对此感到震惊。
不过他作为昌南府永兴镖局分号掌柜,虽然平日里不惹事,但对于整个昌南府的局势,还是有所了解的。
“公子。”
段春看向许闲,问道:“您的意思是,严弘文与其他官吏跟丝绸商勾结,损毁江堤,水淹良田,然后准备以低价兼并百姓土地,改种桑田,张天师因为影响了他们的计划,被严弘文抓进了大狱。”
“如今您到广信府的消息已经走漏,严弘文自杀了,隐藏身份想要兼并百姓良田的丝绸商也跑了,但您认为严弘文背后的官吏,职位肯定在他之上,丝绸商在整个行省内,肯定也是最大的。”
许闲点点头,“这是我们目前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你在昌南府待的时间长,对势力分布也清楚,所以你对此事怎么看?”
段春直言道:“小人以为,公子分析的非常正确,严弘文都能被威胁的自杀,那这官吏只能在行省三司之内,他们敢损毁河堤,那肯定是三司内的一把手。”
“昌南府的大丝绸商不少,但跟三司一把手有关系的却不多,所以我们只要将三司一把手和最大的丝绸商有关系的人找出来,这件案子就能破。”
“况且公子和两位王爷在此的消息已经传出去,所以他们只能拼命的掩盖事实,抹除印记,绝对不敢做什么过激的事情。”
听着段春的分析。
许闲微微点头,沉吟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你在昌南府时间最长,不知道你能不能为我们找出来什么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