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这才破涕为笑,她心里暗自得意,就知道只要自己一哭,哥哥肯定会让着她的。
好啦,这下自己有胖嘟嘟的弟弟啦。
王清儿看着两个孩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这是由着她们俩让来让去的吗?
还这次生弟弟,下次再生妹妹。
安安擦干自己的泪水,看向王清儿,满脸期待地问道:“娘亲,弟弟在哪里呢?我能看看他吗?”
王清儿被安安这天真的问题逗乐了,她温柔地摸了摸一双儿女的头:
“平平安安,她现在还在娘亲的肚子里,还要再等八个月才会出生,等她出生了,你们才能看到她哦。还有娘亲也不知道肚子里的宝宝是弟弟还是妹妹,这也要等他出生了才知道……”
王清儿只得耐心的给两个孩子解释。
两个孩子还小,从来没有见过怀孕的女子,而她自己也未曾向孩子们详细讲解过女人怀孕的过程。
“娘亲,你说他在你肚子里?”安安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那肉嘟嘟的小脸上写满了好奇。
“是啊,宝贝。现在他还在娘亲的肚子里呢,需要等他慢慢长大,才会出生。到时候,你们两个就能见到他了哦……”王清儿笑着,用温柔的语气向孩子们解释。
她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怀孕到生子的过程清晰地描述给两个孩子听。
两个小家伙听完后,虽然有些似懂非懂,但还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好啦,你们俩个去前面热闹吧!”
“娘亲,我不去前院了,我要留在这里保护弟弟或者妹妹。”平平眨着大眼睛,一脸乖巧地说道。
“我也不去前面了,我也要保护弟弟。”安安也紧跟着附和道。
今天是二叔成亲的大日子,夫子特意给他们放了假。
夫子发现这两个孩子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仔细聆听课堂上的内容,于是便提议可以给他们正式开蒙了。
王清儿见两个孩子对读书如此感兴趣,心中甚是欢喜,便欣然同意了夫子的提议,决定让他们正式开始读书学习。
“好,那你们今天就在院子里陪我吧。”
王清儿点头答应,既然他们不想去参加婚礼,那就随他们去吧。
今天人多虽热闹,但也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陪着她,她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出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吉时已到,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开始了拜堂仪式。
首先是一拜天地,新人面对天地行叩拜之礼,感谢上天赐予他们这段美好的姻缘。
接着是二拜高堂,新郎新娘向男方父母行礼,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最后是夫妻对拜,两人相对而立,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象征着他们从此成为彼此的伴侣。
整个拜堂过程庄重而肃穆,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拜堂结束后,新郎新娘被送入洞房。
今天有周氏把持,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客散后,沐宵在小厮的搀扶下,脚步有些踉跄地走向新房。
他的步伐有些虚浮,显然是因为喝了不少酒的缘故。
“二少爷,您慢着点。”小厮跟在沐宵身边,一脸担忧地提醒。
“我没事。”沐宵摆了摆手,他推开新房的门,缓缓走了进去。
守在房里的几个宫女见到沐宵进来,连忙行礼道:“驸马爷。”
沐宵点了点头:“嗯,你们下去吧!”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醉意。
宫女们应声退下,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沐宵和锦萱公主两人。
沐宵定了定神,然后拿起放在桌上的秤杆,朝着大床走去。他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挑起锦萱公主头上的红盖头。
锦萱公主端坐在床榻之上,心中犹如小鹿乱撞一般,双手紧紧地绞着手中的帕子,仿佛那帕子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一阵轻微的响动传来,她的盖头被缓缓掀开,她的心跳愈发剧烈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恰好与眼前那一身红衣的相公相对。
相公剑眉星目,面如冠玉,锦萱公主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她的眼眸温柔,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沐宵。
“沐宵哥哥。”锦萱公主轻启朱唇,柔声唤道,她的脸颊微微泛起一抹红晕,宛如熟透的苹果一般诱人。
“嗯,我帮你把这个取下来吧,这个太重。”沐宵轻声应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不禁心醉神迷。
锦萱公主乖巧地点点头,“好。”
锦萱公主的声音轻得如同蚊蝇一般,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有些紧张。
沐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将锦萱公主头上的凤冠取下,那凤冠上镶嵌着无数颗珍珠和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沐宵将凤冠放在一旁的桌上,然后又端来两杯酒。
锦萱公主伸手接过一杯酒,与沐宵一同饮下了这杯象征着百年好合的合卺酒。
喝完酒,两人各自去洗漱了一番。
待一切都收拾妥当后,沐宵指了指身边的大床:“公主,我们歇下吧!”
锦萱公主的心跳愈发急促起来,她低着头,缓缓爬上了床,然后静静地躺在里面,一动也不敢动。
沐宵也随即上了床,放下那大红的床幔,将整个床铺都笼罩在一片温馨而暧昧的氛围之中。
锦萱公主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昨晚嬷嬷教给她的那些事情,她的心跳愈发剧烈,仿佛要跳出体外一般。
“公主,我……我们圆房吧。”沐宵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有些紧张。
昨晚宫里送来了一本册子,他翻开看了一眼,便匆匆合上,不敢再看下去。
他知道册子上是什么,他虽未经男女之事,有些事情是不需要人教的,是人的本能。
他很清楚,自己娶的是公主,这桩婚姻并非他所能自主决定的。
有些事情,即使他不愿意,也只能顺从。
就像今晚的洞房花烛,他的态度不仅代表着他个人,更代表着沐家对老皇帝赐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