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琴听了,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怎么样,长得漂亮吗?快给我讲讲!”
吴梓潼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说道:“嗯……怎么说呢?她长得还行,我就是感觉这个人有些矫情,她一直低着头,头都快垂到地上去了,至于这么害羞吗?”
吴梓潼不太喜欢这未来的二嫂,感觉她有些怪怪,但又说不上来,是该说她木讷还是该说她矫情?
沐琴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对对对,我也这么觉得,就算是害羞,也不用把头一直垂着啊,这样多没礼貌啊!”
吴梓潼接着说:“而且我看她偷看我二哥后,眼睛里还闪过一丝不屑,对我二哥没兴趣,我二哥可是个大帅哥呢,她怎么能这样。”
沐琴,“可能是个性子冷清的,二表哥那么优秀,她居然都不懂得欣赏,真是没眼光!”
吴梓潼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唉,我们喜不喜欢都没用啊,关键是我二哥他自己根本就没那心思。他好像觉得娶谁都无所谓似的,对自己的亲事一点都不上心。”
沐琴想了想,突然提议道:“要不我们去把这事跟大嫂说说吧。”
吴梓潼犹豫了一下:“还是晚些再说吧,我们再观察观察,说不定外祖母也看不上她呢。”说着,吴梓潼又忍不住伸头去看了一眼那个女人。
没过多久,李媒婆就带着人匆匆离开了沐家。
吴梓潼看着李媒婆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外祖母并没有看上杨家的姑娘。
果然不出吴梓潼所料,周氏没有看上杨乔儿。
周氏觉着杨乔儿太过唯唯诺诺,一番交谈下来后,她就没怎么说过话,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接下来,每隔几日李媒婆就会领着不同的妇人姑娘来到沐家。
这些姑娘里面有的面容姣好,有的气质出众,但周氏似乎都不太满意。
沐家如今可是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人家,沐家老太太要给外孙子找媳妇,不用李媒婆上门,就有许多人家带着姑娘上门。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在年前,李媒婆带来了一个让周氏眼前一亮的姑娘——工部李郎中家的女儿李晓晓。
周氏对李晓晓可谓是一见钟情,不仅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她举止大方得体,一看就是个能撑起家的好姑娘。
相比之下,之前那些来相亲的姑娘们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她们要么过于羞怯,要么缺乏主见,完全不符合周氏对外孙媳妇的期望。
吴梓潼和沐琴每次都躲在帘子后面偷偷观察。
看到李晓晓后,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意的神色。
这个李晓晓确实是李媒婆带来的人里面最出色的一个,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两家人一合计,年后就挑一个好日子让两人先定亲。
吴家虽然表面上没有分家,但实际上吴梓皓和吴梓轩兄弟俩赚的银子早就各自收着了,每年只是象征性地交给沐妍一些。
然而,这些上交的银子大部分都被沐妍给吴梓晗了,都被她挥霍掉,真正能留在沐妍手中的银子并不多。
王清儿听闻李晓晓不仅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还被留下来用饭,心中不禁对这个女子多了几分好奇。
于是,她让人去请李晓晓到自己的院子里小坐片刻,想与她多聊几句。
一番交谈下来,王清儿对李晓晓的印象也愈发深刻,对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想到吴梓轩成亲之后,总不能一直住在沐家,王清儿便在京城为吴梓轩购置了一座二进的小宅子。
这座小宅子虽说规模不大,但地理位置却相当不错,离沐家两条街而已,因此价格不菲,足足花费了三万多两银子。
这还是宅子里面什么都没有,若是要将宅子布置妥当,恐怕还得要花费一万多两银子。
不过,王清儿对此毫不在意,谁让吴梓轩可是她的左膀右臂呢!
这些年来,她在外的田地、作坊铺子等产业,全都是靠吴梓轩和表哥帮忙打理,她自己无需费任何心思。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腊月末,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这是沐家在京城度过的第一个新年,沐老爹自然也是早早地赶到京城,与家人团聚一堂,共度佳节。
王清儿虽然胎已经坐稳,但孕期反应也接踵而来,孕吐、恶心、嗜睡等等,这些反应都是她之前怀龙凤胎时没有经历过的。
不过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别严重,并没有对她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随着孕期的推移,王清儿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
她以前喜欢吃辣的食物,现在却突然对酸甜口味的食物情有独钟。
家里的厨娘为了满足她的口味,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想着办法给她做各种酸甜可口的菜肴。
沐楠深知怀孕的辛苦,他不想让王清儿过于操劳,于是决定将家里的事务交给锦萱公主、沐琴和吴梓潼来处理,他特意安排了周氏负责监督,以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王清儿觉得沐琴和吴梓潼现在也应该学习如何管理家中事务了,所以就放手让她们去尝试。反正还有周氏在一旁监督,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年礼的礼单是由锦萱公主负责撰写的,王清儿看过之后觉得还算满意,只是稍作修改后,便吩咐人去采买。
由于沐家本身就有很多礼单上的东西,大部分的年礼都可以直接从家里取用,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到外面去采买。
送给各家的年礼在王清儿一一过目后才被送出去。
这天,阳光明媚,锦萱公主心情愉悦地带着两个姑娘一同来到王清儿的院子里,准备商议年夜饭的菜品。
当她们踏入院子时,一股淡淡的醋酸味从空气中飘散出来。
锦萱公主和两个姑娘面面相觑,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大嫂,你这是在吃什么呀?味道怎么如此怪异?”沐琴眼尖,一眼就看到王清儿正抱着一个碗,津津有味地喝着汤,好奇地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