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山里闷声发大财 > 第629章 太子协助赈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心急如焚,立刻组织人手搭建帐篷,为那些失去住所的下人们提供临时的庇护所。

请了大夫为受伤的人进行治疗,并安排专人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至于清淼斋,由于昨日本来就歇业,所以铺子里面并没有人。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房屋虽塌了,所幸没有人受伤。

沐楠听了媳妇的话,心中稍感宽慰,说道:“没有人伤亡就好。”

王清儿:“你累了一晚上,快睡吧。”

“好。”沐楠应了一声,然后伸出手臂,搂住媳妇的肩膀,缓缓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他的呼吸变得平稳,进入了梦乡。

王清儿躺在软榻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的心情异常烦躁,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前世地震时房屋倒塌的画面,还有那些受伤的人们痛苦的表情。

昨晚她就想着这些事情而没有休息好,现在眼底更是一片青黑,显得疲惫不堪。

她的心中忐忑不安,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让她无法平静。

王清儿心中一直觉得京城似乎并非此次地震的震中所在。

但古代的消息传递速度异常缓慢,她无从得知这次地震究竟波及到了多大的范围。

如果震中是京城,那么这场地震或许还不至于太过严重,伤亡人数应该也不会太多。

但倘若京城并非震中,那情况恐怕就不容乐观了……

王清儿越想越觉得心中仿佛有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着,令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想起自己前世曾亲身经历过一场八级大地震,尽管当时她并不在震中地区,但从电视新闻中所看到的那些画面,依然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使她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过去了两日。

沐宵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

他甚至来不及回家稍作歇息,便心急如焚地直奔皇宫,向皇帝禀报灾情。

果然,京城确实不是地震的震中,距离京城两百里的燕州府城才是此次地震的震中。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此次地震的受灾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老皇帝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命令沐宵率领五万大军和十名医术精湛的太医,火速赶往各地展开救援行动。

此外,朝廷还从民间广泛招募了一批医术精湛的大夫,火速派遣他们赶赴灾区,以缓解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老皇帝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赈灾物资的调配工作交由太子东衍舟全权负责,同时命令三皇子东衍硕和五皇子东衍宇全力协助太子开展赈灾行动。

沐宵闻令而动,甚至来不及回家与亲人道别,便马不停蹄地集合大军直奔灾区。

王清儿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

她深知灾区百姓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粮食定然是最为紧缺的物资之一。

于是,她当机立断,派遣吴梓轩前往农庄,将储存的二十万斤粮食、五万斤粉条,以及家中腌制的腊肉、腊鸡、腊鸭共计两千斤,还有一百坛蘑菇酱、两百坛辣椒油等全部交付给沐宵,让他一并带去灾区。

王清儿心里很清楚,这些粮食虽然对于整个灾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解燃眉之急,帮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度过难关。

不仅如此,北方的几个农庄里,这几年种植了不少的棉花,王清儿并未将其出售,而是留作府内自用。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将库房里的两万多斤棉花全部取出,命人赶制棉衣、棉裤和棉鞋。

在吩咐制作这些衣物时,王清儿特别强调要多缝制一些适合小孩和妇人穿着的棉衣、棉裤和棉鞋。

她深知,在封建社会中,妇人和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和抛弃的群体,她们在灾难面前更加脆弱无助。

除了家里库存的棉花,她还特意吩咐人去外面采购了大量的棉花、布料以及成衣棉被等物资。

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这批物资的制作,她将家里几个作坊中擅长针线活的妇人都召集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手工作坊。

这些妇人们平日里就擅长针线活,手艺都相当娴熟。

手工作坊成立后,大家便开始忙碌起来。

她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裁剪布料,有的负责缝制棉衣、棉裤和棉鞋,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些衣物制作完成,送往灾区。

“这天怕是要下雪了。”周氏坐在院子里,一边缝制着棉衣,一边抬头看了一眼那灰蒙蒙的天空。

“哎,这要是下雪了,那些难民的日子怕是更加难过了。”王翠英做着手中的活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是啊,所以我们这几日得辛苦一些,加快速度,多做些保暖御寒的衣物送过去,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

锦萱公主也亲自带着几个宫女加入到了制作棉衣的队伍中。

她的针线活比王清儿要好上许多,只见她手指翻飞,针线在她手中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半天时间,就能完成一件小孩子棉衣。

王清儿这几日虽然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她也没有闲着。

她负责的是裁剪工作,虽然不能像其她人那样缝制衣物,但她也在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止是她,就连沐瑶也主动过来帮忙打下手。

她帮忙整理布料、穿针引针线,虽然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也为大家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在沐家那宽敞的庭院中,三百来个妇人忙碌着。

她们日夜不停地缝制着衣物,手指在针线间飞舞,没有时间的概念。

经过数日的辛勤劳作,第一批御寒物品终于准备就绪。

这些物品凝聚着沐家上下的心血和关爱,将被送往受灾最严重燕州府城,为那里的人们带去一丝温暖。

沐楠亲自带领着一支队伍,将这批物资运往燕州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