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 第738章 牢古视察前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伴随着瓦列里吃吃喝喝,在莫斯科度过了短暂的假期,休整完毕后,时间就这样来到了三月份。

此时的东线已经有些春天的模样,冰雪消融,大地开始变的泥泞,整个二月份到三月初,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沿海,这条绵延到数千公里的战线上整体都十分的平静。

北部,中部,南部的大规模的交火几乎全都停止。

现在就连小规模的侦察和炮击都变的极为罕见。

天空中已经很少能出现成群结队飞行的苏军或者德军飞机,各条战线只有零散飞行的侦察机。

这种寂静非常的不寻常,双方都明白对方都在为下一场战斗积极做准备,都在为下一次的死斗来做准备,调兵遣将,积蓄物资,构筑防御工事。

一场远比斯大林格勒还要残酷,规模庞大,无比血腥的战场正在酝酿。

………

3月9日,天空阴,冷风呼呼吹拂着。

古德里安披着厚重的野战大衣,在一群军官参谋和卫兵的簇拥下,小心翼翼的前进,来到距离苏军前线仅有1公里多,经过精心伪装的一处位于小山丘上的前沿观察点,这里可以清晰的用高倍望远镜来观察苏军阵地上的详细情况。

冒险深入前线观察敌方情况,这也是古德里安深入骨髓的传统,老古其实还是很勇的。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潮湿散发出的腥气和未散尽的淡淡硝烟味,古德里安调整着手中的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不远处的苏军阵地。

他挨个换位置,看了很久很久,眉头紧锁。

映入他视线内是在平原上苏军繁忙而有序的作业景象,苏军士兵们工兵们甚至还有穿着普通衣物的平民们像是蚁群一样劳动着,平民们配合着苏军工兵们在井然有序的挖掘着一个个逐渐连成片的战壕。

古德里安能看出来,在这片苏军阵地上一套极其系统,层次分明的防御体系正在快速成型。

上次他来巡查,苏军才刚刚建起来一条简陋的防线…现在各处防御设施居然修建的一应俱全。

首先是前沿地带,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反坦克的捷克刺猬和那纵横交错的反坦克战壕。

在这片阵地前面,是一片片经过翻新的土地,明显是密密麻麻的雷区,地雷的埋设看起来经过精心的规划,几乎是封死了苏军前进的道路。

在雷区,铁丝网和反坦克壕后面,是十几处较为明显的机枪掩体,这还是特别明显的,不明显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呢,更别提苏军的迫击炮阵地了。

一道道蜿蜒曲折的战壕往后逐渐延伸着,隐约可以透过伪装可以观察到前部数个位置反坦克炮阵地。

更后面还隐约可见其余的阵地…从一处简陋的阵地防线,到目前已经出现的成规模的阵地,苏军仅仅只用了一个月。

这种防御工事的构筑风格,让古德里安有一种熟悉的既视感,他在报告上无数次看见过的风格与感觉,这条防线吸收了传统的防御优点,但也明显经过了现代化,在反步兵的同时还有反坦克的能力。

防线各处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追求给敌人最大的杀伤和拖延。

这绝对不是一般将领的手笔,苏军一般将领没有这种水准,即使苏军有些将领学习到了瓦列里标准,那也只是学会了表面,内在还没有学习到。

更何况苏军很多习惯粗放式指挥的军官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和规划出如此防线,即使其经过学习。

一个让元首无比痛恨,让德军军官们又敬又恨的名字犹如浑然天成般的出现在古德里安的脑海中。

“瓦列里·米哈维奇诺夫…是你吗?是你在组织这条防线吗?”

古德里安低声道,在41年他跟这小子简单交过手,后来经过报告来看,就是瓦列里给突击队提出的计划,让苏军那一个神出鬼没的坦克旅在他南下路线的后方一直捣乱。

但他也应该没想到自己能快速击垮布良斯克方面军吧?听说那支苏军当初可是有20万人呢…

他担任装甲兵总监是看过很多关于瓦列里的报告,分析,他自己还分析了瓦列里的各处防线,想办法怎么能以最小的代价快速突破他的防线,为此还做了数十次的沙盘推演。

那种将地雷,防御工事,火力网和战壕预备队巧妙结合,既能防御还能在敌人在突破防线初给其当头一棒的战术,让德军在莫斯科之战,刻赤半岛之战,斯大林格勒之战中吃尽了苦头。

古德里安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他内心猜测得到了些许证实,北部中央方面军的指挥官,极大的概率可能就是瓦列里!

元首和最高统帅部想要从库尔斯克左右夹击的行动需要重新评估,库尔斯克的苏军目前正在准备一场以逸待劳的防御战。

他的目光放在远方那片土地上,远方乌云依旧在遮挡着太阳。

这次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行动,古德里安可以判断的,那艰难程度恐怕远超许多军官的想象。

毕竟现在德军面对的不再是一支只会依靠蛮勇的军队,而是一支有了优秀指挥官和灵魂的军队。

按照元首前几天召开的高级军官会议说明的情况,后方的产能有显着增加,但依旧还需要等到五月中下旬,希儿想要用足够的虎式和豹式来碾压苏军。

现在才三月份,还需要足足等两个月,实在是难以想象到时候苏军得修建多少防线?

新产的豹式虎式坦克能否像铁锥似的刺破苏军的防线,达成最后战略夹击的目的,这些都是未知数。

古德里安是非常了解德军装甲部队目前的状况,中线装甲部队损失情况很严重,许多部队都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补充,还缺少许多应有的武器编制。

即使后方工厂已经增加了产能,但想要弥补目前的缺口真的足够吗?

古德里安不确定,毕竟元首也都是靠下面人精密计算得出的五月中下旬就可以给前线补充完装甲装备。

更别提相比于中线,南线的损失更加严重,古德里安来到前线才从曼施坦因那里知晓,原先德军精锐的装甲部队,除去第一装甲集群,其余的都被瓦列里给一波橄榄了。

第一装甲集群还在高加索丢弃不少坦克呢,坦克更缺。

德军能在六月前发动进攻吗?这是许多高级将领共同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