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苏军修建防线的问题,不止北部的莫德尔,南部的曼施坦因也在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他也采用了和莫德尔差不多的战术,但南部的苏军在罗科索夫斯基的组织下依旧成功修建出来三道防线。
在这种压力下,在5月2日的时候,莫德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联合上表一份声明,报告中,他们详细分析了战场目前的态势。
苏军的防御已经经过数次强化,如果继续拖延,苏军的防线只会变的更强,再拖延下去将会让进攻的难度不断增长。
同时,因为德国后方生产效率三次的增长(在3月份希儿再次签一个法案,要求施佩尔再将生产效率提高15%,动员更多的妇女和孩子进入工厂,为库尔斯克这场战斗做准备,当然,这也让军中一些人有些不满。)
在希儿的首肯下,整个德国可以说已经成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目前德军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已经补充完毕,北线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已经补充到540辆坦克,单独负责掩护的突击炮也补充到350辆,兵力也补充到30万人,实力可以说非常的强劲。
(历史上的坦克和突击炮都是单独分开算的。)
南线的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则凑出了30万人,坦克数量来到了1070辆坦克,单独负责掩护的突击炮则补充410辆,里面有部分坦克都是希儿从法国,北方集团军群,以及后方经过改造的苏军坦克凑上来的。
充当主力虎式和豹式已经超过450辆,希儿对于良将曼施坦因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视。
最后三人呈交的报告指出一件事,泥泞期已过,5月上旬现在就是发动进攻最好的机会,也符合计划中的进攻时间。
如果再拖延下去,情况会更加的糟糕。
三人还建议如果还要等待更多的坦克的话,德军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
那就是等待苏军自己主动进攻,主动放弃一些阵地来诱敌深入,用后面坚固的防线,来借机削弱苏军,让待其陷入疲惫之时,两道铁钳压上去突破苏军的防线,一举击溃苏军的进攻部队和其防线。
但很遗憾,希儿很快就给三人回电了,在电报中非常承认他们的准备工作做的到位,也非常有进攻的精神,但依旧拒绝了进攻。
希儿打算延后原本进攻的时间。
同时反击防御也被拒绝了。
希儿明确要求两支铁钳等待更多的坦克和突击炮以及火炮,积攒到一定数量,这些突击炮和坦克一定可以以碾压之势一举碾碎苏军的防线。
只要钢铁洪流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任何挡在德军面前的都是纸老虎,苏军的防线不过是一戳就破的垃圾纸巾
在电报最后,希儿阐述了一件事,他要的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胜利!就像是1940年法兰西之战那样的胜利,他要获得一场足以震撼世界的决定性胜利!
所以足够的等待是必要的。
“这简直就是狗屁不通!”
曼施坦因烦躁的将电报扔在桌子上,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继续等待下去,不确定性太大了。
现在德军目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就是抓住春末这段空窗期,立刻发动进攻,两道铁钳迅速突破苏军防线,来夹击库尔斯克。
苏军现在的防线还不算太坚固,许多地方也没有上水泥什么的,火炮一炸还是会塌,能清理掉,谁知道再继续等下去,按照瓦列里的办法,苏军究竟能将防线变成什么鬼样子。
要知道去年也是瓦列里利用短暂的时间来修建钢铁防线,成功挡住了保卢斯的进攻,迫使保卢斯只能从侧翼友军的防线上发起进攻,绕路偷袭苏军。
第二条路就是防御反击,诱敌深入,放弃前沿阵地,一些重镇,利用德军这段时间主动修建的三条坚固防线来消耗苏军的有生力量,让其疲惫,然后集中大规模的装甲力量顺势发动进攻。
然后夺回失地,拿下库尔斯克。
但元首现在的决策,居然是也不进攻,也不采用这种防御反击的战术,就只是在原地傻愣愣的等着,在曼施坦因看来,这种在原地傻等的策略就相当于德军自己慢性自ShA。
元首的回复让曼施坦因当晚都没睡好,这个看似折中的命令也让他心烦意乱,他做梦还梦见了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都在战场上毫无意义的战死。
这个晚上让曼施坦因噩梦连连,他根本心焦的都睡不着。
在第二天清晨,曼施坦因直接将前线指挥权给了副手,自己则乘坐飞机前往狼堡,他打算当面说服元首,扭转这个看起来会导致灾难的决策。
………
狼穴,大本营地堡。
戈培尔,马丁鲍曼,分别站在希儿两侧,匆匆赶来的曼施坦因站在办公桌前,身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脸上一夜未眠的疲惫感十分的明显。
“我的元首,恕我直言,按照现在苏军修建防线的速度,每过一天,我们未来就要多付出一些鲜血,我们士兵的伤亡就要多增加一部分。”曼施坦因看着眼前像是在思考什么似的希儿:“虎式和豹式虽然很强,比俄国人现在所有的坦克都要强,但他们终归不是万能药。”
“战场上想要取胜,时机也很重要。”
“我的元首,如果你觉得强攻的代价太高,我们可以先让军队后撤一步,就像是两个人打架时,先后退一步引对面出拳,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在对面体力不支时,给他来上一拳!”
“我和莫得尔都在各自的后方利用这两个月时间修建了三条防线,他们完全可以用来杀伤俄国人,我们让他们进攻,以逸待劳,趁其进攻疲惫,一举拿下库尔斯克。”
出乎意料的是,希儿并未在第一时间就否决曼施坦因的决定,而是认真思考数分钟,莫雷尔博士正常的保养让他的脑子确实比1942年恢复不少,起码不那样情绪突然激昂开始神经质了。
“曼施坦因…以逸待劳是不行的。”希儿思索一段时间后开口道:“我们必须掌握战略主动权,必须进攻,一口气吃掉苏军这两支方面军。”
一旁的鲍曼和戈培尔这次并没有一直附和元首,戈培尔和鲍曼都认为漫长的等待会加剧困难,因为希儿的三次加压,德国已经再次勒紧了裤腰带,经济也产生了一些波动,德国内部那些反对希儿的人也再次趁机抬头了。
所以,在两人经过眼神交流后,这次的劝说由戈培尔来,在元首开口后他也立刻说道:“我的元首,曼施坦因元帅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不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那就应该抓紧进攻的机会,舆论和军队都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这样漫无止境的等待无疑会损耗我们的士气。”
鲍曼也适时的补充道:“后勤的压力也很大,我的元首,或许一个准确的进攻时间点…能让我们的部队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希儿听见自己的两位亲信这么说,将推迟进攻的决定给咽了下去,他仔细思索着,沉默许久。
在曼施坦因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希儿缓缓开口道:“好吧,埃里希,你说服了我,但我们依旧不能在原定计划的5月15日发动进攻,我们还有生产完毕的十数批坦克没有到达前线。”
“我决定,将进攻推迟到6月3日,在此之前,各部门都会做好进攻准备。”
即使知道苏军建立了多重防线,此刻想要停下进攻也无从谈起,希儿相信自己的装甲部队一定能碾碎苏军的防线,况且苏军不可能将坚固的防线延伸的太长。
德军是有机会拿下库尔斯克的。
希儿是如此相信的,他对自己这个想法已经有些着迷了。
曼施坦因闻言松口气,心中的大石头落下了,只延后半个月的时间…这对于元首来说已经很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