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小人物 > 第357章 幽光狂慧复中宵 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遂年近古稀一生几度沉浮,雄心壮志早已随风飘远。老头生死看淡作妖奉陪,成功与否不重要,全当临死之前闹腾一把。

能成功谁都不愿意失败,细致商量一番合理的步骤还是需要的。老头自认活了七十年,吃过的盐比众人加一起还多,咱承认设计整体框架不行,查缺补漏却不在话下。

刚说过沉重话题大家心情比较压抑,总要讲些轻松事缓解一二之后再讨论细节,结果刘琰一开口就给老头吓出一身细毛汗。

一开始刘琰打算杀奔首都洛阳,以大长公主皇帝姑妈的身份罢废复除法,造成既定事实给天下来一把大的。徐庶摆事实讲道理,苦劝之下刘琰有些犹豫,并没能彻底打消计划。要说事情赶的巧,魏翱一通嘴炮刘琰幡然醒悟。

一旦刘琰出现在洛阳司马郎必死,放眼中原没有世家能制衡曹操。自己这边罢废复除法,曹操阵营不会乱,士族高门势必摒弃嫌隙集体倒向曹操。

此前曹操始终保持惯性思维,自己都没意识曹家已经是大汉一等高门,一旦意识到身份转变外加形势倒逼,再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扶植寒门。

韩遂抹了把额头冷汗,心里感谢了十八遍他魏翱的八倍祖宗,待心中安定又不住摇头:“颁布废法顶多听个响儿,大王啊,想达到目标还得从长计议。”

“孤不是没有谋略,就是这容易冲动的性格怕是很难改了。”刘琰下意识抚摸脑壳,随即讪笑几声继续开口:“徐元直已然拟定好全盘计划,杨候梁等将也诚心参与。”

复除制贯穿两汉四百年,年深已久不是一朝就能彻底罢黜。我又没讲连萌阴一并废除,大官儿子还是官员,权贵依旧赢在起跑线上,相信另开财源不会引起全面反对。

免税只是第一步,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真正的目标在于改变依附关系,从法律层面破坏部曲制度。用契约雇佣代替人身依附:不消灭佃户只废除奴隶。

刘琰坦白自己这一辈子很难达成目标,可能商业收入永远不能满足支出。多少年后兴许还要收人头税,复除制度也会卷土重来,所以才有去洛阳振臂一呼的冲动。

现在既然来陇西,就算采纳徐庶稳健的计划。想那么远没意义,所谓万事开头难,总要有人走出第一步,总比装作看不见躺平混日子要好。

韩遂弄明白原委,怅然笑道:“老臣七老八十什么都无所谓,但是老臣还是要说,这是最好的情况,现实未必如你所愿。”

刘琰偷偷拭去眼角晶莹,回过头带着浓重的鼻音笑道:“所以来找你帮忙。”

“老臣怕光有人还不够。”

刘琰颔首:“首先要有人支持,其次坚定的决心是一方面。此外合适条件与时机两者缺一不可,先说两个外部条件。”

其一,中原必须有寒门这股势力存在。

寒门做梦都想跻身高门阶层,高门不会轻易允许他人分享利益,寒门有足够的实力迫使高门做出让步之前,两者之间斗争没有妥协的可能。

魏翱一句话提醒了刘琰,相互利用没什么不好,该考虑的是从中获取最大收益。实力不足就帮他扩充实力,没有能力帮助寒门,但是我有能力削弱高门,达到效果是一样的。

削弱高门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段时间就是争取寒门合作的契机,刘琰和寒门没有共同的目标却有相同的敌人,因此不耽误暂时合作。所以结论是不能令曹操舍弃寒门,起码在颁布废法这最后一步之前不行。

其二,刘琰要先有稳固的地盘,先从免税开始,逐步推行直到罢废复除制。考虑到一定会遭受激烈的反弹,故此地盘不能太大,否则刀再快也难免卷刃;也不能太小,几个县城的面积影响力有限,至少需要两个郡。

地点有三处可选,首先排除河东,倒不是说鲜卑人难打,慕容部和魁头这帮人真没有豁出去拼命的打算。主要还是因为占据河东和打洛阳一样,曹操不会坐视不理。

关中地区是高门的大本营,好地盘都给高门占据,剩一个勉强自给自足的长安,刘琰的军队得仰仗他人鼻息过日子。关中高门和属国联系紧密,属国还不待见刘琰,在人家地盘动人家根基,都不用曹操来光断给养一项刘琰就吃不消。

相较之下陇西的环境好很多,陇西胡汉杂处大族数量稀少,军事力量强悍的大族单一个金城郡麴氏。其余大族都类似马超家,经济靠汉人部曲军事靠胡人,胡人不是部曲,可以用足够的利益争取。

困难当然会有,夏侯渊的野战兵团就是最大的阻碍。这支曹操阵营最强悍的兵团,留在关中也一样是威胁,早晚都要打不如放进陇西打。

现在我刘琰可以坦白,当初北上打鲜卑人就是给曹操机会打陇西。曹军补给线漫长,骑兵不如我军多,这就是兵法上所谓的地利。

当然孤承认没预料到夏侯渊这么猛,打乱原本部署造成些麻烦不要紧,曹操不来就有机会重创夏侯渊,打他个三年五载缓不过来。缓过来也不怕,陇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夏侯渊防我还来不及,没有机会主动来打,如此创造出一段窗口期逐步实施计划。

“夏侯渊先放一放,您咋知道曹操不会来?”韩遂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敌人的意图不能靠想当然判断,原本曹操就要连刘琰一起打咱怎么办?

“他暂时来不成,不但曹操来不成,天下群雄谁都来不成。”刘琰放肆大笑,这就是孤方才所言的时机,也可以说是孤的天时大运。

你老韩困守孤城对外界动态不了解,告诉你天下大势对咱有利,不久前刘备和孙权划湘水而治,条约正式承认孙权控制江夏郡,此外刘备豁出老本割让长沙、桂阳两个郡。知道长沙郡多重要吗?荆南其余三个郡收入加一起,顶不上半个长沙郡。

刘备大放血就为一个目的,为夺取川蜀解除后顾之忧。荆州东面有孙权,北面有和曹仁,刘备不敢离开。现在好了,孙权得了便宜一定会在东面牵制曹军,曹仁时刻准备支援淮南因此不敢乱动,刘备的大本营荆州就是安全的。

算时间合肥马上就要开打,意味着刘备应该身处川蜀。他和刘璋反目就在当下,刘璋不是泛泛之辈,东州军也不是酒囊饭袋,很有可能打上一两年。

孤不担心刘备胜利之后来打陇西,韦诞还在华阴县造反呢,走阴平小道九死一生来陇西,到达之后没有补给军队吃啥?陇西有他的内应吗?毛都没有!所以只能走祁山道来陇西,走祁山道要先打汉中张鲁。

刘琰伸出两根手指:“两年时间能打下张鲁,孤就佩服他刘玄德能耐。”

“那曹操呢?”众人几乎同时开口。

“划湘水而至是个双赢的结局,孙权巴不得西面安全。对他而言不想终生窝在江东,这一次定会拼尽全力拿下淮南。”

“孙刘合谋卖了鲁肃,以为左右逢源能有发展,岂不知棋子永远是棋子,手下有一万多人又怎样?失去居间价值,用不几年就和太史慈下场一样。”

讲完两句话,刘琰大嘴一撇,挑眉斜眼痞子本性暴露无疑:“其实最满意的是孙权,没有任何力量再能掣肘他。五万,至少动员五万人,庐江上甲都会去前线拼命。”

听说过威名的将领一阵惊呼,“庐江上甲”正如其名,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重甲步兵,起家自孙策时代,一直由陈武统帅。孙权麾下能和曹军陆战争锋的部队不多,“庐江上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放眼全国,这支部队都算的上百战强兵。单是战斗力强还不算,“庐江上甲”的指挥官陈武不是普通的将领,他是淮泗集团将领中孙权的铁杆支持者。给孙权嫡系部队排名,“庐江上甲”说老二没人敢抢第一。

普罗大众都讲守江必守淮,却不知道这句话在汉代正相反。淮河北岸河网纵横直通许昌,南岸遍布树林沼泽,除非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否则不掌握制水权几乎无法南下用兵。

孙权拥有制水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曹军追击困难重重。因此孙权守住河道就够,必须拥有淮南的恰恰是曹操,不想许昌受骚扰守住淮南是唯一出路。

合肥是防御孙权的第一道坚城,也就仅此一道防御。寿春在淮河边上,孙权舰队水陆齐攻一定守不住,寿春一丢淮河防线彻底崩塌。所以说保证淮南安全必须守住寿春,守寿春的前提是合肥不失。

淮南护军薛悌清楚利害亲自坐镇合肥,很遗憾合肥城比黎阳要塞还小连一万人都装不下。兵力少还是一方面,就因为合肥太小,后勤补给严重依赖寿春。孙权不用强攻,包围三个月城池就得陷落。

曹军想扭转不利只有主动出击,薛悌有本事不假,乐进李典都是强人,张辽冲阵搏杀算一条好汉,可是这几个人凑一块不会增强实力反而会相互拖后腿。

讲到此处刘琰拍着大腿放肆大笑,在座诸位,且听孤给你们盘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