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席玉怔然。
下一刻,抓着他的手微微用力,旋即很是自然把他的手从眼前拿了下来。
江席玉对上他的目光。
他的眼底似是含着霜色,清寂深邃的,不映烛影,不映日月。
某一瞬间,江席玉却好似在其中窥见了自己的身影,哪怕它转瞬便湮灭在了止水中。
四周静了片刻,待到江席玉想要去寻他眼底的那道痕迹时,什迦却平静的移开了视线,好似并不知道他想要探究,也并没有躲避之嫌。
江席玉很是缓慢的眨了下眼,被什迦拿下的手微动,腕骨处似乎还残留着雪落的凉意。
他沉默了一会儿,复又看向什迦皱起的眉,轻声问了一句:“法师,您……是不是有心事啊?”
从他入了禅窟开始,什迦看见他,就一直很不对劲。
江席玉心中虽有疑惑,但也参不透什迦的心绪,最后只得把这些异常归咎于他失了法力。
可从相见后的反应来看,什迦的异常,似乎并不仅仅因为失去法力,或许,还有其他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不知为何,江席玉脑海中蓦然就浮想起了什迦的那个拥抱,以及他状似自喃的低语……
是什迦魔障后所说的胡话吗?
还是,是他因为那个拥抱乱了心神后,所以产生了幻听。
是他,听错了吗?
可如果,什迦没有说胡话,他也没有听错,那……
江席玉心中猜想的思绪骤然断裂,他忽然缓缓抬起眼帘,看向什迦。
果然,什迦在看他。
可每当江席玉与他对视,他就又会似有若无的挪开视线。
像是想看他,却又像是,不敢看他……
江席玉都被自己的想法给逗笑了。
简直荒谬!!!
他都觉得自己太过自恋了,便立即打乱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猜想。
什迦是什么样的人,不,他是佛,他怎么可能会想看一个人呢?
江席玉浑身僵硬起来,完全不让自己多想了,却仍然忍不住追问到:“法师,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什迦眸光微顿,在浮动的烛光中与其对视,却久久不言。
此刻,无人能知道他心中的情愫起伏,他也不想让眼前之人窥见丝毫。
不过见他大有一种追问到底的态度,什迦默然半晌,才淡声回道:“我没事。”
他说完,似乎又觉得这三个字无法安下他的追问之心,便又出言补充了句:“你不必多想,是我近日修行受阻,有些参悟不开罢了。”
江席玉端详他片刻,见他神情肃然,面容凛然不可侵犯,心中倒是短暂的生了些稀奇之意。
他淡笑了下,眼底却隐约有沉重之意。
“这世间,还会有法师参悟不开的事情吗?”
他问:“是什么心事,让您如此呢?”
在江席玉心中,什迦心如明月,已经跳出了红尘之外。
他以为这世间,不会有任何的东西困住他,可当看到他明显蹙起的眉眼时,江席玉恍惚间觉得,他有了心事。
什迦这次没有回避他的试探,只静了须臾,合掌道:“佛法不离世间法,难以参悟也是寻常。”
修行自在人间。
至于心事,不能诳语,便止语。
江席玉抬眸偷偷瞧了眼什迦,见他神情平静,坦然,也不好再问了。
不过,他想知道的,什迦却始终没有告诉他。
江席玉虽习惯了他的不言,但此刻,却又莫名觉得,这种不言更像是一种回避。
什迦在回避,所以他真的有了心事。
这心事影响到他了,让他生了魔障。
某一刻,有些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但江席玉不敢往那方面想,他不想用那样的想法,去亵渎什迦的向佛之心。
他想了良久,不忍见什迦被这难以参悟的事情困住。想起自己曾在人间寺庙修行时,听一位老法师以筷举例。
他说,扔掉筷子,是放弃,握紧筷子,叫执着。
而放下,则是任由筷子放在掌心。
不去握紧,也不去扔弃,而是一切随缘。
因为不握紧,就不会痛苦;不扔弃,就不以此生出贪心,又想着要去捡起它,任由它待在那,来取随他……
这世间的人,处世如执筷。
总是想要的太多,想掌握的太多,太过贪心不足。
他们不懂何为知足,亦不懂何为放下。
有些人放下了,却误以为‘放弃’便是放下,实则不然。
他们只是暂时扔掉了自己当下的烦恼,就觉得自己已经放下,可烦恼三千,他们又贪求着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事物,既要不要的,烦恼不断。
世间之事,皆是如此,感情亦是。
学会真正的放下,便是要学会接受一切的发生,接受它的到来,接受它的离去,凡有所相皆为虚妄,放下执念,面对它,解决它,自然在过程中就会懂得如何放下它。
江席玉想着,便也依样画葫芦的同什迦提及,学着那位法师的道理出言宽慰,语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法师,世事无常,还需用平常心对待,切勿因参悟而束缚自己,生出我执。”
“虽不知您因何而无法参悟,不过有时放下,又何尝不是一种参悟呢?”
“人世间烦恼诸多,您久居莲台,或许没有经历过。”
“也正如法师所说,佛法在世间,您此次失去法力,或许也是您参悟世间的机缘,我相信法师,一定能参透……”
其实人间的道理,在真正的佛面前,或许都是班门弄斧。
人间的法师,也不一定有什迦看得透。
但他此刻失去法力,成了凡人。
江席玉就用这凡间的道理来同什迦开释。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说,只是因为他觉得,等到什迦的金身回来,这些难以参悟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
他会这般宽慰,也只是不忍见他蹙眉,不忍见他心事重重,不得舒心。
他是那么的虔诚与真心,似乎真的很怕他因此心生烦忧。
什迦的目光凝在他的冶容之上,怔忡着望着他的眼睛许久,忽然,他听完那些宽慰之言,神情似是动容了刹那。
原本枯如槁木的眼眸,竟然在他的话语里,看到了丝丝慈悲的生机。
那些困扰他,缠绕在他心口多日的情绪,在江席玉的这段举例与宽解离,似是拨开云雾,窥见晴光。
他说的道理,什迦都明白。
或许他说的对,一切皆是随缘。
他们相识便是有缘,虽终有分离之日,但那也只是缘分到了尽头。
在此期间,他是真真切切的陪在自己身边。
他得到了他的陪伴,此后万年,便也足够了。
不应该回避,回避便是加重贪念。
他应该学着接受,接受自己对他的情意,接受他们这段浅薄的缘分,来也罢,去也罢,随心,随缘。
是以,那些藏匿在止水之下,那些隐秘且挣扎的情愫,终于再没有任何束缚的,随着青莲摇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