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年代之旅途 > 第351章 年代奋斗之旅5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雨一场接一场,苏香还是很开心的。

她在山里弄了不少菌子,对此挺满意的。

唯一发现今年菌子的量没有之前几年的多。

二虎和大花,也很喜欢苏香做的菌子酱,每次去县里都会带一罐。

所以,苏香从来不嫌菌子多。

现在几个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少,苏香都将以前存的菌子拿出来了。

趁着他们不在家里,将其处理了。

该做酱的做酱,该保存的保存。

在二虎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苏香就像一个屯屯鼠,见到的都往家里扒拉。

因为二虎他们不在,苏香满山寻找葛根,弄了不少葛根粉。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二虎他们不在,苏香能用工具碎葛根。

要是他们在,肯定只能用手用锤头砸。

这其中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最直观的就是效率。

苏香最近挺努力的,家里的仓库里多了好三个密封性好的带盖木桶,里面装的都是葛根粉。

除了这三个桶,苏香空间里还有五十多斤的样子。

为了这些葛根粉能留的更久,苏香最终只放一个桶在外面,其他的都收进了空间。

同时做了不少密封性不错的竹筒,打算到时候让二虎他们带一些去学校弄着吃。

这玩意可以直接用水冲泡,很养身体的。

苏香很明白,葛根粉的好处,所以才愿意费功夫去弄。

因为苏香的努力,也不怪大花他们担心苏香不为自己着想了。

毕竟苏香是真的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的,一天天都在各种忙活。

尤其是觉得灾难临近,苏香就更加努力了。

就连空间,苏香也是更加用心的去种粮食,就是为了之后能做一点什么。

像玉米、土豆、红薯、高粱这类的,苏香种了不少。

这些到时候才是能让人活下去的主力军,至于稻子和小麦苏香没有种那么多。

空间种出来的粮食,质量很好,算的上顶尖的粮食了。

苏香很明白,到时候要拿出来交易出去,也得经过处理才行。

现在的苏香,就在陆陆续续的磨玉米面和高粱面。

磨得都比较粗,但是跟外面买到的还是有区别的。

比外面买的玉米面和高粱面质量和口感都更加好。

苏香也在懊恼,这情况,该如何让这些玉米面和高粱面口感降下来。

要是这个口感拿去交易,到时候是真的太引人注意了。

苏香暂时还没想好,但是这个口感和质感确实该改变一下。

不行的话,就算做旧来也是好的。

陈粮总比新粱好一点,这样不打眼。

有了办法,苏香就满山跑,在山里寻找合适的可以做地窖的地方。

她需要将手里的粮食弄出来放一放,但是又得保证粮食好好的。

所以,这个时间方面就得把握一下,得保证粮食不会放坏生虫那些的。

苏香对于这种操作,已经挺熟悉了。

只不过这个任务世界,到现在都没修炼出精神力,就连内力也少的可怜,她也行走都没办法。

虽然空有一身力气,但是真要被强有力的武器围攻,也是很难保证的。

苏香可不是没头脑的人,对于自己的小命还是很看重的。

有些事情要做,就要好好扫清尾巴。

苏香深知其中的道理,不可能将自己给坑了。

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苏香倒是不着急的。

再如何,今年应该不至于难熬,就是不知道明年了。

不过今年的雨水看着确实比去年少了一些。

今年的菌子也没有去年多了,苏香也是也是注意到了的。

不过就算今年开始出现天灾,那也是之后的事情。

苏香还有时间准备,但是她觉得最好还是今年别出现。

不然她找不到什么出远门的借口。

因为这个,苏香对野菜这些的收集也是更上紧了的。

罗颂他们这些知青不明白,为什么村里人日常这样忙碌。

明明每天地里的活都做不完,还有时间去挖野菜。

因为春耕开始,罗颂他们也被安排这上工了。

这可比刚到村子里的时候更累了,罗颂他们几个都觉得吃不消。

这才开始,他们就觉得很吃力,也是对乡下生活不是那么好过的有了深刻的体会。

罗颂他们现在的工作只是除草,还不是挖地这些,他们拿着镰刀各种不顺手,给将自己整进医院。

没有错,最先受伤的是丁想,直接给大腿割了个口子,为此直接请假了。

看到丁想因为受伤,在房间里休息,张然和罗颂自然不干了。

也给手上开了个口子,直接请假不上工了。

对于他们这样,九叔公只觉得是没有挨过饿,不然也不可能逃避上工。

因为他们这样,村里对于知青的印象那是低到了谷底的。

又懒又馋,干啥啥不行的。

九叔公也是很明显的跟他们讲过了的,不上工是没有工分的。

没有工分,可是会影响夏收和秋收分粮食的。

不过,暂时没有明白工分的重要性,罗颂他们几个也不太能吃苦。

所以,也没有在意这个,直到夏收分粮食的时候,别家凭借工分得到不少粮食。

他们因为上工偷懒,或者基本上逃避上工,弄得夏收分不到多少粮食。

为了他们不饿死,九叔公只能让他们花钱购买粮食。

村里的粮食可以不收粮票,跟收购站一个价钱卖给他们。

看着因为买粮食花出去不少的存款,几人才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了。

他们很清楚,离开家后,再想依靠家里的支援是不可能的。

他们写信回去,开始还能有回信,后面基本上得不到回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罗颂他们对着上工非常头疼。

他们很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人,精力这么旺盛。

弄完地里的活,还能有精力去采摘野菜这些。

他们连上工拿到一半的工分都很难,这差距真的太大了。

大到罗颂不太情愿面对,因为他是男人,还是很在意面子的。

他就算努力,也拿不到一个半大孩子能拿到的工分。

也就不怪罗颂,不想面对现实了。

至于张然和丁想,她们本身就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才下乡的。

结果,发现乡下比家里更苦,也是真的欲哭无泪的。

她们才会更想逃避上工,不乐意上工。

但是,九叔公不可能看着他们一直不上工,这样会拖累村里的产量。

到时候分粮食的时候也会出问题。

又不是残疾人口或者躺床上动不了的人,任谁都不可能一直包容下去。

罗颂他们养了一段时间的伤,也是被叫着上工了的。

就算拿不到多少工分,他们也被叫到地里来。

至于能得到多少工分,那是得看他们工作量的。

苏香觉得今年后面不会太好过,看着三个知青偷懒,也是挺无语的。

她自己在别的任务世界,做知青的时候,可没有见过这么懒的。

不会的东西可以学,就算暂时拿不到多少工分,最起码行动得做出来。

就他们连样子都不做,本身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不好,自然是跟村里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的。

他们三个也不知道不在意这个还是没有发现这个事儿。

但是苏香却觉得他们足够作死。

村里的环境,对比一些野蛮的村子好太多了。

他们是没有被压迫,所以才这么不识时务。

也是村里这些人都只顾着过自己的日子,不会主动找他们的麻烦。

他们还是有些不知足,觉得村里人不如他们的意。

他们这是想当王子公主来了。

这个放谁身上,都不可能满足他们。

苏香很明白,他们要是不改变,之后发生灾难真的可能没命。

毕竟,那时候找食物可不容易,以他们这态度,真的很难说。

当然,这也是后面的事儿,现在有三个知青做榜样。

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新来的知青就是懒蛋。

干活干活不行,吃饭吃饭得好的。

因为这个,原本因为罗颂他们吹嘘大城市的好的孩子们,有点看不起他们了。

这真的不能怪这些孩子,他们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可不会这么差劲。

反正现在罗颂他们在村里也是更出名了的。

对比以前,名声更加不好了。

罗颂是最惨的,被拿着作为‘榜样’来讲。

现在就连村里找对象的女孩都知道,找对象不能找绣花枕头,得找能赚工分的。

张然和丁想好一点,她们两个是女的,只是有给孙子相看对象的,首先会跳过她们两个。

村里人都觉得,娶媳妇得娶能干的,要是跟女知青一样,那最后得饿死。

没办法很多时候,印象一旦种下,想要扭转就不那么容易。

这三个知青不怎么合苏香的胃口,她也不会乱管闲事。

很多事情,就算她愿意说,也不代表别人愿意领情。

有这个时间,将自己家打理好是最好的。

本身为了拿双倍工分,苏香的工作量就够大的。

更何况,她家跟知青点那是两个方向。

苏香也不可能为了看热闹,去知青点那边蹲守。

不过,喜欢看乐子的婶子大娘,可就活络了。

自从有了知青,她们看热闹的素材都多了,这如何不让她们开心啊!

上工的时候,一些八卦的婶子大娘就聚在一起,用方言说着这些热闹事儿。

所以,知青点真有什么热闹事儿,那是真的全村男女老少都能知道的。

因为他们的搞事儿,村里对所谓的文化人滤镜也是碎的彻底的。

他们村里不是完全都没有上学的,最起码苏香家里的孩子,就都上学了的。

村里后面也有其他人家送孩子到学校的,只是他们都算是三虎和小花的学弟,成绩方面也没办法追赶三虎他们。

也是大虎他们的例子在,不然村里的人该害怕家里孩子去上学了。

大虎他们就算去读书了,也没有知青这种高傲,更加不会看不起村里人。

所以,村里其实对所谓的文化人不那么在意。

比起读书识字,能吃饱喝足才是他们的追求。

不要问为什么,他们暂时没有看到读书带来的好处。

但是,读书一年得花去不少钱。

以前各家都搞养殖,家里有进项,就算送孩子去读书,也能支撑的起。

现在不比以前了,对养殖有了限制,各家都只能指望地里的庄稼过日子。

这样的日子真的太惨了,所以,学习不好的孩子,被撤学了。

跟大虎他们一起入学的那俩孩子,就是这样的。

他们不爱学习,读到小学毕业就没有继续下去了。

但是因为识字,又会算数现在一个在给九叔公打下手,一个做着计分员。

这也是很轻松的活计了,也让村里人明白,学习不是完全没用的。

最起码,好的活计,都得识字的人才行。

他们两个担任的工作,也是得到了大部分村里人支持的。

一方面九叔公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没办法将所有的事情面面俱到。

村里现在虽然该叫大队了,但是村子离合并的公社比较远,基本上还是跟之前没有区别的。

只是换了个名字,跟之前的区别也不大。

倒是九叔公,因为有了看好的人,也是在努力培养他们两个的。

因为九叔公一直将村里看得很重,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九叔公也希望接任他位置的人,也能做到这样。

考虑村里人的利益,尽量做到公平。

他暂时还能带着两人积累些经验,也还能看着一些。

但是他之后,就得他们自己努力了。

要让村里人没有怨言的听话干活,可是他们需要学习的。

要是没办法得到他们的认可,到时候肯定会被赶下台。

其实九叔公最看好的还是苏香,但是因为没有女人做大队长的,九叔公也就放弃了。

好在现在有两个能顶上的,虽然还差的远,要学的还有很多,但是也是好的了。

九叔公现在也是忙着带新人的,他虽然舍不得,但是也明白,自己到了休息的时候。

太多繁杂的事儿了,他的身体已经不如前几年的时候,为了村子好,这继任者必须培养出来。

要是没有合适的人,他可能真的会干到干不动,但是现在他想的很明白,也给年轻的人留着机会。

只是,希望继任自己位置的人,以后能够保持现在的干劲吧!

九叔公也明白,很多事情,他需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