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于梓谦看见李琦过来,跟见了亲孙子一样,其实很多老同志都和善,“小李同志啊,你可来了,我一大早就推掉了所有的事情,等着你过来呢!”
“于老,您这样,我真的是受宠若惊了。”
“不至于,不至于,你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你说的那个事儿,准备好了?”于梓谦花白的头发,目光烁烁。
“差不多了,就看您这边向上面汇报,我们可以立马开始。”
“我们这边也全力支持,你需要多少人手,我给你协调。”统战部的一位领导,也连忙起身表示。
“不用多少人手,到时候您只要找部里面宣传科的人跟着就行。”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等李琦离开,两个老头子坐在了一起,没几分钟吵了起来。
“凭什么你去还汇报?”
“我是统战部的。”
“人还是我发掘出来的呢,你怎么不去找一个出来?”
“那实在不行,一起去。”
“一起去。”
可还没等他俩坐上车,另一个老头找上来了。
林和泰。
“我的人,你们两个也有意思撇开我?“
两老头没办法,只能拉着林和泰一起去。
要说他们去哪儿,进海子里,汇报岛内歌手回内地探亲的事宜。
……
海子里的领导听说之后,也很高兴,“他们能在这时候回来,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啊,欢迎,热烈欢迎。”
于梓谦继续说道:“我们这回准备加大宣传,让全华夏的儿女都看到这一幕。”
“如果,他们回去遭受不公,咱们也可以倾斜一些资源的嘛。”
林和泰:“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对了,李琦同志在这次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不是给予嘉奖?”
林和泰:“我赞同。”
于梓谦瞪了林和泰一眼,“不是,你这算啥?“
林和泰梗着脖子不语,他也想说一些场面话,可他是刚听说,硬凑过来的,来的时候没有准备。
……
央视,台长赵华永和袁得妄早上起来,他们也听说了京城的人都在找一个名字叫《大华夏》的歌手。
两人还在讨论呢,到底会是谁?
“你说这里面有没有猫腻?现在这年头,谁唱歌还不署名的?你说会不会是那家伙搞的鬼?”袁德妄给台长倒了一杯茶说道。
这时候外面有人敲门。
“台长,今天的报纸给您放这儿了。”
“好,我知道了。”
结果赵华永拿到报纸的时候,整个人待在了原地,“怎么……怎么可能是他?”
“谁?”袁德妄看着台长,莫名地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连忙跑了过去。
看着上面李琦的画像。
脑子“嗡”的一声
炸了。
“这尼玛,不对啊,他怎么额可能……”
两人愣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约而同地闭上了眼睛。
精气神猛地泄了,如斗败的公鸡。
“真的是不服不行,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还能从这方面下手?”袁德妄再看报纸,忍不住叹道。
赵华永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这样一来,春晚的事儿,谁也说不了什么了。”
这个时候,这么多领导都在帮李琦。
谁要再给李琦上眼药,除非他不想进步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在脑子里面将李琦给抬高了几分。
……
央视各大演播厅。
倪平、朱君、刘永、小崔……还有几个央视的工作人员,全在讨论这个事情。
“《大华夏》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文化部和统战部的人都去了。”
“我刚从台长的办公室回来,同志们……形势有些不对啊!”小崔把门关上,“谁也没有想到,李琦竟然玩了这么一手。”
“高,实在是高!”
“厉害啊!”朱君也忍不住叹道。
倪平则是目光闪烁,似乎在想什么,抬头发现朱君在看自己,她笑了笑问了一句,“这两天,没有见李琦了吧?”
\"没见他啊,不会是文化部了吧?\"
“没听说啊,会不会又在搞什么东西?到时候又让人不觉明厉?”
倪平摇了摇头,“那可不敢说。”
搁在以前,他们面对这个年轻,谁也不会多想什么,但这一次,李琦这一波直接把他们的脑电波给搞的活跃了。
一个可怕的影子在他们的脑子之中,越来越黑暗。
算了,以后还是不要招惹他。
就在他们几个人正在嘀咕的时候,突然门被推开了,“倪平,朱君,你们两个有个新任务,前往机场采访。”
“机场?什么意思?”
“具体我也不知道,文化部那边打电话过来的,点名让你们去。”
……
京都国际机场。
一架飞机从香江飞过来,落在跑道上。
任宪齐从飞机上走了下来,先是小齐,紧接着是费想、马金涛、紧接着是齐琴、王伟中、方方、焦恩郡及他们的家人。
二十几个岛内同胞。
没错,小齐也是岛内人,他的父亲是武昌人。
1997年,小齐就带着父母第一次踏上了故土,见到的第一个内地亲人是姑姑。
此后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除了他,还有费想也早已经踏上过故土。
他们刚下飞机,就看到,机场两边学生拿着花环,在等着他们,记者、摄像师。
快门不断的按下,镁光灯闪烁。
就在这时候,李琦带着领导过来和他们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