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在一片支持与喧嚣中落下帷幕。
散场后,李琦私下将厚厚的信封塞给那几位“历史见证者”。
那位老炮舰手紧紧握着信封,浑浊的眼中既有对酬劳的感激,更有一份难以言喻的唏嘘:“孩子,谢谢你……谢谢你还能邀请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讲讲过去的事。现在的人啊,都喜欢看漫威,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漫画,已经没多少人愿意听这些老掉牙的战争故事了……”
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真想……真想再回中途岛那片海去看看啊……”
李琦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没有多言,目送他们蹒跚离去。
他知道,这些老人的故事和情感是真实的。
而他,只是巧妙地将其融入了自己的棋局。
......
发布会引发的风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太平洋,直扑本子本土。
无论是商界巨头还是政界要员,看到相关报道后,无不气得七窍生烟,对李琦这个名字恨得咬牙切齿。
他不仅高调拍摄揭露本子战败的《决战中途岛》,还在发布会上极尽羞辱之能事,利用历史伤痕和西方舆论,将本子置于极其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然而,就在本子上下以为李琦的“组合拳”已经打完,他们只能被动承受这波舆论冲击时,一个更让他们头皮发麻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再次传来!
李琦通过其在好莱坞的代理人,向几大制片厂“不经意”地透露:他手中还有两个重量级的二战题材电影剧本正在寻求买家或合作方!
第一部剧本名为《广岛末班车》。
故事聚焦于1945年8月那毁灭性的原子弹爆炸事件,其核心情节令人动容。
它讲述了一名本子男子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奇迹般幸存后,搭上了开往长崎的末班列车,结果又在长崎遭遇了第二次原子弹爆炸,并再次生还的离奇经历!
更关键的是,片方强调,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第二部剧本则名为《血战钢锯岭》。
背景设定在1945年冲绳战役期间,米军对鬼子重兵把守的冲绳岛钢锯岭发起惨烈进攻。
剧本描绘了这座高达百米的悬崖被鬼子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米军在鬼子密集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下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的战场宛如人间地狱。
而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戴斯蒙德·道斯的军医,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坚定的反战者,因信仰拒绝携带武器)。
在枪林弹雨中,他无视战友“撤退”的呼喊,凭借近乎神迹般的勇气和毅力,一次次穿梭于死亡地带,将受伤的士兵拖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在连续奋战12小时后,他仅凭一己之力,用绳索将75名重伤员从悬崖峭壁上安全送回米军阵地,创造了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这两个剧本的杀伤力,尤其是对本子国际形象的潜在打击,让索尼影视娱乐的高层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几乎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八嘎呀路!”
索尼影视的cEo盛田昭夫在东京总部的紧急会议上拍案而起,脸色因愤怒和焦虑而涨红,“立刻!马上!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两个剧本的版权给我买过来!无论对方开价多少!无论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拿到手!即便我们买过来后永远锁在保险柜里不拍,也绝不能让它们落到别人手里,尤其是李琦或者好莱坞其他公司的手里!”
他太清楚李琦的意图了!
《广岛末班车》看似聚焦个体生存奇迹,实则将“原子弹受害者”这一本子常用的悲情叙事,置于一个极其微妙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的个体事件中。
一人经历两次核爆的离奇性可能削弱整体悲情。
并再次将公众视线拉回那两朵改变历史的蘑菇云。
《血战钢锯岭》则更直接,它将淋漓尽致地展现鬼子在冲绳战役中的“玉碎”战术给米军造成的惨重伤亡,同时塑造一位近乎圣徒般的米国英雄!
这两部电影一旦拍成上映,无疑是在《决战中途岛》的伤口上再撒两把盐,将日、美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烈厮杀和深重仇恨,血淋淋地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对本子极力塑造的和平国家形象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盛田昭夫喘着粗气,对着下属咆哮:“绝不能让李琦再这么闹下去了!再让他这么搞,我们大本子帝国的脸面,就要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买!必须买断!立刻去办!”
一场围绕两部敏感剧本版权的无声硝烟,已然在太平洋两岸悄然弥漫。
这才是李琦的期盼,一步步一招招,招招致命,而本子索尼,也只能被迫仓促应战。
这场文化领域的“中途岛海战”,激烈的交锋,在这一刻才算是拉响警报。
…
......
索尼影视派人来到「璀璨娱乐」(米国子公司)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围满了人。
“为啥这么多人?”叫佐藤的家伙忍不住瞠目道。
“这个华夏人太精明了,一定是早就放出去消息了,让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他好坐地起价。”森川则是一脸的鄙夷和愤怒。
“太可恶了!”
格论比亚的两个高层递上自己的名片,然后被安排在会客厅。
只见一波又一波的人进去,一直到等到天黑的时候,他们忍不住冲到前台问:“请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mr Li,我们是买剧本的,他人呢?”
前台的金发美女愣了一下,“你们难道还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剧本已经卖出去了,mr LI也已经走了。”
“什么?”森川脸都绿了,“既然你们剧本都已经卖出去了,那为啥不告诉我们,让我们在这里干等着?”
“不好意思,我们没看到这里面还有人?”
“你什么意思?我们不是人吗?”森川气的想骂人,“你们肯定是故意的?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犯罪,这是杀人,明白吗?”
金发美女从抽屉里面掏出来一把真理,“你们是要找事情吗?如果你们现在不走的话,我要告你们非礼,我可以将你们击毙。”
“…”
两个本子顿时不敢吱声了,拿着自己的包,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一边跑还一边嘴里叫嚣着,“这事情没有完!”
…
李琦是真的把那两部戏的版权给买了,不仅这两部,还有两部姊妹篇《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
《父辈的旗帜》讲米军在硫磺岛折钵山上竖起国旗的故事。
这张照片极大地鼓舞了米国本土的士气,成为胜利和爱国主义的象征。
电影再现了拍摄这张照片的过程。
这里面有个关键真相:照片中记录的是第二次插旗。
第一次插旗的行动其实更为艰难和危险,但并未被摄影师拍到。第二次插旗更多是为了拍摄而进行的“摆拍”,因为参与第一次插旗的士兵大多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
…
《硫磺岛家书》则是换了一个视角,围绕鬼子将领栗林忠道和他麾下的士兵展开。
硫磺岛作为鬼子抵御米军进攻的重要据点,栗林忠道被任命为指挥官,带领约 2.3万名鬼子驻守这座火山岛。此时的本子已处于战争劣势,硫磺岛的防御任务近乎“必死之战”。
栗林忠道是一位有留学米国经历的将领,他深知米军的火力优势,反对传统的“玉碎冲锋”战术,转而推行隐蔽防御策略——命令士兵挖掘复杂的地下坑道网络,试图通过持久战消耗米军…
栗林忠道则在“效忠天皇”的命令与保护士兵生命的良知间痛苦抉择,他写下的家书(即“硫磺岛的来信”)成为贯穿故事的情感线索,字里行间充满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但鬼子的装备、补给严重不足,士兵们在酷热、缺水、疾病的折磨下坚守,同时还要面对米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和登陆攻势。
最终,硫磺岛战役以鬼子几乎全军覆没告终,栗林忠道在最后时刻自尽殉国。
影片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通过几位士兵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绝境中的状态。
有人思念家人,有人对战争充满迷茫,有人在职责与人性间挣扎。栗林忠道则在“效忠天皇”的命令与保护士兵生命的良知间痛苦抉择,他写下的家书,成为贯穿故事的情感线索,字里行间充满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
二战的影片很多,李琦一下子也拍不完,但利用这些剧本的舆论给本子带来压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这些影片投入产出比不高。
以前世的《决战中途岛》为例,投入 1亿美刀,最终票房却只有 2.7亿,堪堪回本。
在北美市场不尽如意,反倒是华夏市场很受欢迎。
不过加上录像带和版权,怎么算也是赚的。
除了这两部戏,李琦还为「璀璨娱乐」来好莱坞特训的导演、编剧、演员们准备了一部戏练手。
《灰猎犬号》和《狂怒》。
这两部戏很符合西方的叙事手法,李琦已经做出来大纲,等他们过来就可以直接上手。
还有一件事,在昆汀的软磨硬泡之下,李琦答应和他合作写一个本子,一部架空历史复仇剧。
“mr Li,你真的是一个天才,我太爱你了,这个风格实在是太适合我了。”昆汀仅仅听着李琦说了几句话,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没错,这部本来就是昆汀的风格,暴戾没血,犹大复仇爽剧。
《无耻混蛋》!
…
李琦这次来米国,还有两件事情,一个是《绝命毒师》的上映、另一个是《冰与火之歌》的开拍。
与《越狱》不同,《绝命毒师》一上线就展现出来几个的热度。
许多观众看了第一集之后,就彻底喜欢上了这部剧。
“这部剧太牛逼了。”
“要说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简直是太令人惊叹了!”
沃尔特?怀特依然是由布莱恩·克兰斯顿主演,他曾经参演过《拯救大兵瑞恩》,不过却没有火,后面开始出演情景喜剧。
被小雷石找上的时候,他还以为是一个骗子剧组,但等他看过剧本之后,整个人直接傻眼了,连夜驱车跑了过得了。
至于小粉,同样找来的是亚伦·保尔。
在此之前,他之拍摄过一部科幻喜剧《歪星撞地球》,要不还有两部音乐录像带。
剧本情节不符咋说,就是一位平凡的高中化学老师,因身患肺癌且家境拮据,为给家人留下经济保障,误入制毒贩毒的歧途。
剧集紧凑,以“化学”为隐喻,构建轮惩恶严丝合缝的叙事结构。
每一集都有明确核心目标。
仅仅刚播出5集,沃尔特?怀特制作第一批,到与毒枭周旋,再到建立自己的毒品帝国,剧情推进如同化学反应般精准。
看似日常的细节往往暗藏伏笔,比如沃尔特的标志性帽子、杰西的口头禅,甚至化学实验中的某个操作,都可能在后续剧情中产生关键作用,这种“草蛇灰线”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反复回味中不断发现新的亮点。
“如果说《越狱》是惊艳的话,《绝命毒师》真的是艺术品!”
“光影效果堪称教科书。”
“《绝命毒师》不止是一部犯罪剧,更借由沃尔特的故事探讨了深刻的人性命题,它揭示了平凡人内心隐藏的欲望与野心。”
“没错,我在这里面看到了现代社会的困境:医疗体系的冰冷、中年危机的无奈、社会阶层固化的压力,正是这些问题让沃尔特的堕落。”
“…”
相比《越狱》,《绝命毒师》甫一开始就收视率爆表。
话题度拉满。
在米国的网络上,有人已经开始讨论“mr Li”这个编剧。
如果说一个人出了一个爆款,有运气的成分在其中,能够连续产出高质量的剧本,那他就是真的牛逼。
在米国市场,不像内地,拍一部戏之后,演员拿片酬,后续与你没有关系了。
米国的电视剧市场,演员不仅拿片酬,而且还要拿分成。
他们那的是“片酬+奖金+分成”的模式,比如《生活大爆炸》的主演,刚开始出演的时候,一集只有 6万美刀。
随着剧集热度飙升,很快就涨到了 100万美刀一集,这还不算,他们还能拿到《生活大爆炸》后期分红的 1%,这使得他们即便后面不拍电视剧了,依然能成为电视节收入最高的那一小撮。
单单这一部剧,主演们就积累了可观财富,如吉姆?帕森斯净资产约达 1.6亿美元,凯莉?库柯约 1.1亿美元,约翰尼?盖尔克奇约 1亿美元,西蒙?赫尔伯格约 5500万美元,昆瑙?内亚约 4500万美元…
所以,各影视公司对优秀编剧求贤若渴。
《越狱》爆火的时候,他们便想着约见李琦,可惜那时候李琦回国了,如今《绝命毒师》再次爆火,这些人拼着抢着,前来见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