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腊角机场旁巨大的人工岛上,《香江行》剧组租用的摄影棚内,空气混杂着汗水、机油与盒饭的味道。
巨型绿幕前,灯光炙烤着仿制的列车车厢,演员们脸上带着丧尸特效妆,正反复排练着一场惊险的逃生戏。
李琦悄无声息地站在监视器后方,已驻足良久。
他看的不是某个演员的某个表情,而是整个系统的运作节奏。
场记的打板声、执行导演的指令、摄影组的走位、灯光组的配合——一种他极力推崇的、近乎刻板的“好莱坞工业化”流程,正在麦兆灰的手中初具雏形。
一上午的沉默观察,足以让他对项目的健康状况做出判断。
午间,剧组放饭。
在一间临时隔出的简易休息室里,李琦与导演麦兆灰、主演洪金宝、张佳怡同桌用餐。
没错,出演石宇的是张嘉怡。
1970 年出生,90 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聂**》 ,第二年进入西部电影集团工作。
1995年,主演现实题材电视剧《道北人》,2000年,主演的剧情电影《睡不着》上映,他凭借该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 ,今年年,主演的犯罪悬疑剧《变脸》播出,演技不错。
这次在《香江行》中饰演勇敢坚毅的父亲,让他感觉很有挑战力。
他有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被称为 “不死癌症”,难以治愈,会让脊椎慢慢僵硬、弯曲,导致他走路时只能弓着腰。
为了缓解疼痛,即便现在夏天,他每天早上也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用热水冲脊柱,拍戏现场还备着热水袋和止痛药。
…
…
简单的四菜一汤,远不如昨晚文华东方的盛宴,却很实在。
“预计什么时候上映?”李琦夹了一筷子菜,随口问道。
“八月份吧!”麦兆灰放下汤匙,语气带着汇报工作般的谨慎,“后期和特效需要时间,争取赶在八月中下旬。”
“还行,能趁暑期档的尾巴。”李琦点头。
有暑期档和没有暑期档,票房天花板几乎是云泥之别。
虽然只有短暂窗口期,意味着能捕获最大基数的青少年观众与家庭客群,是兵家必争之地。
麦兆灰脸上笑容绽放,李琦这句“还行”,已是极高的肯定。
饭毕,麦兆灰自然地以为李琦会继续下午的盯场,甚至已暗自打好腹稿,准备应对老板可能提出的任何细节质询。
然而,李琦却径直拿起外套,准备离开。
“李总,您这是…?”麦兆灰一怔,下意识起身,心中掠过一丝不安——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妥,让老板失去了耐心?
李琦回头,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拍了拍他的肩:“不用再看了,你们接着拍就好,我在这儿,你们反而畏手畏脚,耽误进度。”
“呼~”麦兆灰闻言瞬间卸下了心中紧绷的弦,继而涌起的是被信任的暖意与更沉重的责任感。
李琦的离去,并非漠不关心,而是最高级别的信任投票。
不得不说,麦兆灰这人悟性极高。
对于李琦多次强调的“类型片叙事节奏”、“视觉奇观优先”、“流程大于灵感”的好莱坞法则,他消化得极快。
《香江行》的成功基底,首先在于剧本结构的精巧与稳固:核心舞台高度集中。
一个是承载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的香江本土背景,用于快速建立人物代入感;另一个则是那列飞驰的、密闭的死亡列车。
这个动态的“封闭容器”,是天然的戏剧高压锅,物理上压缩了生存空间,心理上则极致放大了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车厢内的阶层对立、资源争夺、群体自私与个体英雄主义的选择,在丧尸围城的终极压力下被激化到顶点,其戏剧张力远胜于开放世界的散漫叙事。
再加上张佳怡这条贯穿始终、质朴动人的父女情感线,有效中和了恐怖元素的生理不适,升华了主题,牢牢锚定了观众的情绪共情。
可以说,这个项目从蓝图阶段就几乎规避了所有致命风险。
只要麦兆灰严格执行剧本,不犯低级错误,市场回报几乎是确定的。
对于洪金宝,李琦的满意则带着另一层意味。
这位早已功成名就的业界大哥,此番放下身段,饰演一位为女搏命的平凡父亲,其态度本身就已说明一切。
五十岁的年纪,为贴合角色硬是练出一身棱角分明的肌肉,这份自律与敬业,远超健身的意义。
片场上,他演的卖力,一场动作戏反复NG十几遍,汗如雨下,却从不露愠色,爬起来与武指沟通后再继续。
“再来!”
这种老派艺人的硬桥硬马,与新一代导演的工业化理念,再加上内地的张佳怡,这个剧组里正在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李琦没有打扰这种化学反应。
他悄然离场,如同来时一样。
…
黑色的奔驰S600驶离喧嚣的片场,载着李琦穿过隧道,驶向港岛西南部的薄扶林。车内,空调无声地送着冷风,与窗外的炎炎夏日隔绝成两个世界。
副驾上的向英宇,略显紧张地整理着并不习惯的西装领带。
此行的目的地,并非日后喧嚣尘上的“新田科技城”,而是此时尚显沉寂的薄扶林数码港。
这里,才是港府最初倾力打造的科技火种。
至于北部靠近鹏城、曾被寄予厚望要打造成“香江硅谷”的那片土地,此刻还多是荒滩与雏形,那是李黄瓜之子李泽凯旗下盈科数码的蓝图,一个在日后历经波折、最终未能完全兑现的“数码港”梦想。
而李琦的目标“万力半导体”,就藏匿在薄扶林这片初生的科技园区之中。
车停在一栋略显陈旧的厂房前。
园区绿植尚新,但人气稀疏,与不远处中环的摩天大厦相比,透着几分先锋地块常见的冷清与不确定性。
李琦推门下车,目光扫过“万力半导体”的标识。厂房仍在,但透过玻璃门望去,内部已是人去楼空,只有一些大型设备的模糊轮廓静置于阴影中,透着产业迁移后的萧索。
向英宇小跑着找来这片区域的负责人。与此同时,李琦将一个公文包递到向英宇手中,自己则后退半步,微微颔首,姿态瞬间转换,俨然一位沉默干练的随行秘书。
“不是,李总…我没当过老板啊,”向英宇手心冒汗,压低声音急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对方谈…”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李琦声音平稳,笑着打趣道:“你就想着自己是个演员,正在演一场戏,戏里的角色是个来自内地、财大气粗、对科技半懂不懂却想搞点投资的老板,记住,你的任务是唬住他,多套话…”
“那…要不然我试试?”向英宇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了腰板,试图将那份心虚压进胸腔。
半小时后,万力半导体驻港的负责人终于姗姗来迟,脸上带着应付差事的不耐烦。
向英宇按照“剧本”,猛地吸了一口出发前李琦塞给他的雪茄。
“咳咳…”他被呛得差点咳嗽,强行忍住。
努力模仿着记忆中富商的派头,用带着古怪口音的粤语,舍我其谁地问道:“这片区域,如果全部买下来,作价多少?”
那负责人挑了挑眉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看似豪横却透着一丝别扭的“老板”,公式化地回应:“反正去年的话,一平方英尺,已经超过2000港币了,这一片区域,算下来,估计要3亿多港币,至少的…”
“价格上倒是还行。”藏在身后的李琦,用不高但清晰的声音说了一句。
向英宇立刻心领神会,生硬地复述:“价格…还行!”他顿了顿,想起李琦的交代,又按“剧本”追问:“那这里面的设备,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设备?”负责人考虑了一下,语气随意,“那自然是当废品处理掉…搬迁成本太高,新厂会用更新的。”
“要不然这样,直接卖给我得了?”向英宇依照指示提议,“你们估个价,我正好是做全球二手设备…呃,钢铁生意的,二手的也算。”他差点说错词,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是嘛?”万力负责人很是意外,脸上的不耐烦稍减,多了几分好奇。
向英宇下意识地想抖一下大衣增加气势,动作却略显僵硬,李琦适时上前一步,自然熟练地替他接住大衣下摆,并将话题引向技术核心:“听说你们是做半导体的,能做到什么制程啊?”
“那个…”万力香江负责人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挠了挠头,“我们主要是做半导体测试及封装厂的。不过因为米国的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很多高精尖设备进不来,目前…也只能做130纳米以上的工艺。”
2004年,是全球半导体行业迈入90纳米制程的元年。
英特尔旗下的奔腾4处理器正凭借此技术节点引领性能革命。
能掌握90纳米工艺的,是英特尔、英飞凌、德州仪器、Ibm以及联电、台积电等巨头。
万力作为测试封装厂,其制程能力却停留在130纳米,无疑已显着落后于时代前沿。
负责人见问出此问题的“秘书”身旁,那位“老板”一脸高深莫测的懵逼状(向英宇是真的没听懂),不由疑惑地反问了一句:“您…懂这个?”
“不懂!”向英宇使劲抽了一口雪茄,被呛得眼泪差点出来,强撑着摆手,“就问问!”
负责人嘴角抽动一下,内心几乎无语:你特么不懂,问那么多干嘛?装什么大尾巴狼!
而此刻,垂首立于一旁的李琦,眼底却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不懂具体技术,但他懂趋势,懂价值。
这些被万力视为搬迁累赘、准备当废铁处理的旧设备,其真正的价值,在他眼中,或许远比脚下这片土地更为珍贵。
万力北迁津门,意在贴近北方的政策与市场资源,而李琦脑海中勾勒的蓝图,则是将这片技术火种,直接迁至与香江一水之隔、正蓄势待发的鹏城。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了解。
随着手机的飞速发展,这里也将在科技硬件领域快速崛起。
…
…
前世,西影厂从来都是人才济济的,吴天铭、老谋子、陈恺歌,还有就是黄建鑫。
有人说华夏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是“第五代导演”的摇篮,但过了 2000 年之后,是真的落寞了,导演和演员全部出走。
《穿蓝色条纹睡衣的男孩》靠的是政治正确,《触不可及》想要拿小金人,要看看他接下来的操作。
还有后面的《绿皮书》…前世可以拿奖,这一世却不一定。
因为电影还是要看谁拍的,或者书说是谁发行的。
《流浪地球》、《哪吒》拍的就不错…可欧美圈子就说看不懂,可一看到八、九十年代华夏导演拍的“苦难片”,他们就立马能看懂了。
颁奖,他们颁大奖。
所以说,电影终究还是脱离不了政治。
改开都二十多年了,你向外国展示华夏这么长时间的成果,难道就是这种片子吗?
相比前三位,黄建鑫几乎不拍苦难片。
他出道的影片是《黑炮事件》,然后是冯拱主演的喜剧电影《站直喽别趴下》、《说出你的秘密》、《谁说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扬我》…
连黄建鑫这样的导演都喜欢宏大叙事,可想而知,国内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该是什么样?
“任重而道远啊!”李琦叹了一口气,颜丹辰直接回内地了,她作为大学教授出现在香江不合适,这下他真的要郁闷到一直写剧本到天亮。
…
时间一晃而过。
李琦在香江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 2004 年不得不提的绯闻。
李厚林和周艳宏热脸,紧接着移情秦海路,转而向李翔求婚。
就在媒体抽丝剥茧,开始追寻事情真相的时候,李厚林竟然和李翔订婚了。
双方仅仅见面三次,认识也不过一个月。
李厚林和秦海路的分手,也是发了一个短信,秦海路街道之后,她母亲还因此气的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
一时之间,关于娱乐圈灰暗的言论喧嚣尘上。
“李厚林太不道德了,与秦海路交往期间与别人闪婚。”
“脚踏两只船的渣子!”
“秦海路也是眼瞎,怎么看上这种人。”
“娱乐圈的乱,真不是一般的乱。”
李琦看着李厚林和李翔两人订婚的照片,整个人忍不住上扬,“啧,一丘之貉,古人诚不欺我也!”
前世,李厚林在两人离婚之后说:“大街上随便一个女人都比李翔强。”
而李翔则是在李厚林破产的第一时间选择离婚。
两人人品都不咋样,谁也别说谁。
相比这些绯闻小报,《决战中途岛》拍摄部分进入尾声,后期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而此刻,《决战中途岛》的宣发却是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