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1234章 大朝会?直接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来好笑。

李北玄虽然是蓝田实际上的总设计师,和绝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源头,手握无数项目的生杀大权,但涉及到将这些国之重器级别的工坊和实验室。整体迁出蓝田的事儿,还真不是他一个人能拍板决定的。

毕竟当年为了集中力量、便于管理和保密,皇帝赢世民曾亲自下过旨意,所有与军工、重要科技相关的产业,必须集中在蓝田核心区域,严禁随意向外扩散。

这道旨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确保了核心技术不会轻易外流,但与此同时,也让蓝田承受了巨大的环境和发展压力。

现在的蓝田,就像一个被过度填充的容器,各种工厂、实验室、居住区拥挤在一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安全隐患也如影随形。

将一部分非核心、或污染较重的产业迁移到地广人稀的骊山封地,是眼下最合理、也最迫切的选择。

但这件事,他必须说服赢世民。

“唉,又要去跟老赵同志斗智斗勇了……”

李北玄揉了揉眉心,感觉有点头疼。

毕竟,赢世民对技术保密的重视程度极高。

想要让他松口,必须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和万全的保障措施。

且有的磨呢。

而且,除了产业迁移之外,人口分流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蓝田城区的人口密度已经太高,生活环境严重恶化。

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骊山封地,既能缓解蓝田的压力,也能为开发新封地提供劳动力。

也是需要尽快提上日程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相对好操作一些,完全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土地、住房和工作机会来吸引移民。

这么想着,李北玄在计划书上的“人口分流”四个字上打了个勾,随后看向下一项。

“开垦荒地倒可以暂缓,优先修复生态……”

“对,种树!大规模植树造林必须立刻提上日程!”

李北玄大笔一挥,直接在骊山麓和河流沿岸,画上了大片的绿色标记。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将来提供木材资源……嗯,就叫骊山绿化工程!”

“还有路!”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呃,后半句暂时用不上。总之,得修一条像样的、能跑重载马车甚至未来可能跑蒸汽机车的路!就叫蓝骊大道计划!”

托前世玩了上千个小时都市天际线的福,李北玄越想,思路就越来越清晰。

在初步安排好骊山封地的建设之后,又开始着手蓝田本身的改造。

“蓝田内部的绿化也要跟上,工坊区必须强制安装除尘净烟设备,污水得建立统一的处理池……哪怕效果慢点,也必须开始做!”

“对,成立一个蓝田环境治理司,专管这事!”

“还有治安问题,得跟朱昉叔叔说一声了,实在不行招点劳务派遣合同工,城管得安排上了……”

林林总总,千头万绪。

李北玄这一忙起来,就彻底没了时间概念。

虽然他只需要把握大方向,提出构想,具体的规划和实施,自有手下的一大批精干人才去执行,但光是听取汇报、做出决策、协调资源就足以让他忙得脚不沾地。

书房里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地上铺满了各种图纸和计划书。

赢丽质来看过他几次,见他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只能吩咐厨房变着花样给他准备些滋补的汤水点心。

而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景色从深秋的斑斓变成了初冬的萧瑟,又渐渐染上了岁末的寒意。

当第一场细碎的雪花,悄然落在蓝田的屋檐和街道上时,李北玄才恍然惊觉,贞观十四年,竟然已经走到了尾声。

于是李北玄下意识的放下笔,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瞬间,一股清冷而新鲜的空气涌入书房,让他有些发胀的头脑为之一清。

远处,蓝田工业区依然日夜不停地吞吐着烟云。

但近处,镇国公府的庭院里已经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几枝寒梅正含苞待放。

过去这小两个月,虽然忙碌,但成果显着。

骊山封地那边,李敢已经带着初步搭建的班底基本接管了政务。

废黜苛捐杂税的消息传开,民心大定。

而与此同时,第一批移民的招募工作,也已经开始。

虽然响应者还不算特别多,但这是个好的开端。

除此之外,骊山绿化工程的前期勘察,和树苗准备工作也已启动。

至于,蓝田这边,环境治理司的架子也搭起来了。

虽然目前能做的还很有限,但至少表明了态度,开始着手制定各种环保规章。

而关于产业迁移的详细计划和风险评估报告,李北玄也已经写好,就等着找个合适的时机进宫,去跟皇帝老丈人磨嘴皮子了。

“年底了啊……”

李北玄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冷空气中消散。

时间过得真快。

而这一年,也发生了太多事情。

太子被废、自己获封、牛痘实验成功、接手骊山封地、开始直面与门阀势力的潜在冲突……

一切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加速向前。

不过,日子过得再快,年总是要过的。

在蓝田过了几个年头,李北玄早已深刻体会到古代过年那套流程的繁琐。

尤其是对他这种有爵位在身的朝臣而言。

祭祖、守岁、走亲访友也就罢了,最让他头皮发麻的,就是正月初一那场在太极宫举行的大朝会。

那简直是一场对体力、耐力和膀胱功能的终极考验。

天不亮就得起床,穿着里三层外三层、沉重无比的朝服,顶着寒风进宫,在殿外广场上排队苦等数个时辰,就为了在殿内黑压压的人群中,远远地对着皇帝宝座方向磕几个头,喊几句万岁,听一堆完全听不懂也记不住的骈文诏书……

而且期间还不能随意上厕所!

这种纯粹形式主义、耗费巨大且毫无效率的团建活动,李北玄发自内心地拒绝。

于是,贞观十五年正月初一,当长安城内百官勋贵们早早起身,准备沐浴更衣参加大朝会时,李北玄直接称病,把大朝会给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