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画面一变。画面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展开,
「崩坏3·神之键秘话:空白之键」
海报中央是mEI博士身着空白之键的身影,她静静站立在月球表面,闭目凝神。手中托着一颗发光的光球,而蔚蓝的地球作为背景悬挂在远方,仿佛在守护着这个孤独的身影。
旁白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伴随着全息投影展现的地球影像,无数红色光点如同疮疤般遍布全球:
“在这个星球上,崩坏伴随文明而生。”
画面切换至一片荒芜的遗迹,大地开裂,建筑残骸四处散落:
“上个文明纪元中,第九律者在地球上引发了巨大黑洞,吞噬了整个穆大陆。”
随后出现由数字组成的信息流,接着是成群结队的幸存者站在废墟中,旁边还有正在分发食物的士兵:
“人类的人口基数瞬间减少了六分之一,社会结构也随之破坏,幸存的人类只能艰难地生存。”
mEI博士的身影出现在各种高层会议中,她神情严肃地与各国代表交谈:
“逐火之蛾意识到,崩坏带来的威胁正在急速加剧,下一个律者肯定会带来更可怕的灾难。”
熊熊烈火在画面中燃烧,一行文字在火焰中显现:
“六个月后,人类发现了「第十律者」。”
场景转换到一家餐厅的厨房,一位女性厨师惊恐地看着自己逐渐变得透明的双手:
“「第十律者」,她是一名餐厅的厨师,拥有透明化的能力。”
下一刻,这名女性厨师已经被凯文制服在地,餐厅的桌椅因打斗而凌乱:
“她试图袭击在餐厅内用餐的mei博士,但被随行保护mei博士的战士凯文制服。”
实验室里,mEI博士小心地捧着一枚发光结晶,光芒照亮了她专注的脸庞:
“在「第十律者」的身上,mei博士发现了疑似律者核心的结晶。”
数据屏幕上显示出核心的详细分析报告:
“这块结晶虽然物理性质上和律者核心一致,但是,它的能量等级远不及其他律者核心。”
画面中出现一名黄发女子手中凝聚烈焰,正与持剑战士交战:
“随后的三天内,在各大城市中,共计发现了15个疑似律者的人类。十天后,这个数字上升到了92。在他们的身上,都发现了和之前相同的,疑似是律者核心的结晶。”
密密麻麻的人类头像在屏幕上快速闪过:
“四个月后,未再有新的「第十律者」出现,所有已出现的「第十律者」均已被消灭。据统计,在此期间共有1000个「第十律者」被发现。”
一个个编号和档案在屏幕上排列展示:
“「第十律者」的正式名称为「支配之律者」。不过逐火之蛾内部更喜欢称其为「千人律者」。这1000个个体分别用L10-001到L10-1000来记录。”
各式各样的千人律者素体出现在画面中,有操控火焰的橙发女子,有驾驭狂风的身影,有掌控雷电的战士:
“「千人律者」的每一个个体,都远弱于先前的律者。”
“其他律者,都是某种物理规律的终极体现。例如雷之律者,拥有操纵所有电磁场的能力。而「千人律者」的个体,却只具备非常简单的能力。”
画面回到最初的那位厨师,展示她透明化能力的原理图解:
“例如L10-001也就是最早袭击mei博士的厨师。她的透明化能力本质是控制空气中光线的折射,这可以看做是风之律者能力的一小部分。然而,L10-001并不具有风之律者的其他能力,比如气压操控。”
华站在一旁,一名千人律者素体倒在她面前:
“成为律者的标准无从考究。L10-001到L10-1000,她们分散于世界各地,性别,人种,年龄,身体素质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律者化的原因尚不明确。在即将被捕获时,这些律者都会自行结束生命。因此,无法从被捕获的个体处得到更多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L10-997是一名逐火之蛾高层。在L10-997事件后,对逐火之蛾内部也必须定期进行崩坏能检测。”
最后画面展示一名拥有冰之能力的千人律者与逐火之蛾成员交战:
“mei博士认为,「千人律者」之间可以通过类似「量子纠缠」的方式,进行无视距离的通讯。个体L10-524可以看做是这一推测的有力证据。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推销员。他袭击了逐火之蛾位于莱茵的武器制造厂。这个制造厂的位置一直是一个秘密,唯一的可能性是L10-997将信息告诉了他。但L10-997一直没有离开过总部,其通信也一直在监控之中。”
【崩坏3-雷电芽衣】凝视着光幕中闪过的影像,紫眸中闪过一丝锐光:“这些都是前文明的千人律者...”
【崩坏3-识之律者】红色眼眸中带着不屑,双手抱胸:“确实~不过从实力和能力上看,他们和那群讨厌的人偶比起来可差远了!”
【崩坏3-德丽莎】稚嫩的脸上露出凝重:“毕竟现文明的律者比前文明更强了...前文明的千人律者杀一个少一个,我们这里漏了一个就会再生一千个,甚至还能集中力量。”
【崩坏3-千劫】面具下传来低沉的哼声,周身泛起危险的气息:“更强?我怎么没感觉到...”
【崩坏3-识之律者】突然转身指向千劫:“那只是你遇到的不够强而已!”又瞥了一眼芽衣,“雷电芽衣也就比布洛妮娅强一点,和琪亚娜甚至我比起来差远了!”
【崩坏3-爱莉希雅】轻轻晃动着粉色长发,声音如歌声般悦耳:“确实是更厉害了呢~”眼神突然认真,“如果我们那个时代也有'支配剧场'这种东西,消灭起来只会更麻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