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家屯那边更是想都别想分到粮食,村长直接言明方家既然已经搬走,就不再是村里的人,粮食下来自然也不会分给他们。

爹娘嘴上不说,急得嘴里起了一圈燎泡。

方家一大家子没有收入,吃喝拉撒全指望自己这个外嫁的女儿,任谁说出去都得怕被笑话。

听闺女说松子卖了钱,还有大哥一份,方雅比谁都关心,睁着眼睛满含期待地看向她。

“这个保密,反正足够姥家吃喝不愁。”

不是她不想告诉亲妈松子卖了多少钱,而是家里人多,不太方便说。

“那就好,妈不问了,你赶紧把菜炒好,我给村长家送去。”

方雅看着闺女朝自己眨眨眼,就知道肯定是笔不小的数目。

自从闺女上次摔坏了脑子,跟开了窍似的,赚钱方面更是个搂钱的耙子,如果不赚钱她自己都不会费那功夫从东北大老远把松子带回来。

肯定是卖了不少钱,不然不至于这么神秘。

“村长大伯喜欢喝酒,我从东北带回来两箱特产酒,给他拿两瓶。”

沈单染突然想起来在东北时还买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其中就有榆林大曲,是当地最有名的酒,带回来走人情再合适不过。

“你这丫头就是个心思全面的,我都想不到这些,难为你了。”

方雅忍不住感叹不知道闺女随了谁,做事滴水不漏,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也没人教过她这些。

“妈你只管等着过好日子就成,那些事哪里用得着你操心。”

沈单染一边忙活着炒菜一边安慰母亲,把方雅给哄得见眉不见眼。

菜品全部出锅,挨个放在木盒里,又从装满牛肉的木盆里拎了一条足足有几十斤的牛肉、提了两瓶白酒,连围裙都没摘,急匆匆去方家送饭,生怕去晚了方家人自己开伙。

顾岂言怎么会舍得妻子劳累,走过去接过她手上沉甸甸的木盒,端着朝着院外走去。

两人刚出家门没多久,就碰到了村民,简单寒暄几句,就朝着方家走去。

走出去很远,沈单染仍能听到窃窃私语,他们以为自己听不见,说话有些肆无忌惮。

“沈家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傻丫头的脑子突然灵光了不说,瘦下来竟长得 这么漂亮,跟那电影明星似的,真让人羡慕。”

“羡慕有什么用,也得有那个命啊,谁知道穷得叮当响的沈老二分家后会突然翻身,早知道这样就把我娘家侄子说给那傻丫头了。”

“你想得倒美,人家嫁的男人可是人中龙凤,听说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大官。”

“顾家人是脑袋被驴踢了吧,当初竟愿意娶个脑子不清醒的。”

“谁说不是,也可能顾家出钱把那傻丫头给看好了,不然这桩婚事不能成。”

大家的闲言碎语渐渐消失,沈单染笑了笑没说什么,这些人就是看菜下碟的 。

以前都敢当着自己的面抢她男人,现在已经好了不少,至少不会再当着她的面给顾岂言介绍自家闺女。

现在村民见到她谁不夸赞几句,以前都是嫉妒她嫁得好,现在不敢再这样说,至少当着她的面不敢。

沈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要想沾光可不敢把她得罪了。

“不要听那些人胡说,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你。”

长期饮用空间灵泉水的缘故,顾岂言的听力惊人,哪怕走出去很远还是能清楚地听到村民的议论声。

这也是他最近才发现的,好像对周围的环境变得格外敏锐,方圆一公里之内的动静听得清清楚楚。

“我知道,你要是敢嫌弃我,我们就离婚,才不会跟你过日子。”

“不会,想都不要想。”

顾岂言神色微变,知道小妻子不是普通女人,别人只要结了婚不管过得如何都不会想着离婚。

只有这个小女人,整天就想着跟自己离婚,他知道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胡同里,沈家村的村民才放开了声地讨论。

现在沈家已经不是之前的沈家了,要是把人给得罪咯,什么便宜都别想占。

看到沈家丫头手上拎着的大块牛肉,更是羡慕得差点红了眼。

这沈家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说,连以前脑子里缺根筋的傻丫头都出落得如此漂亮,脑子也清明不少。

不光人变聪明了,还嫁给了军官,沈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天天能闻到肉味。

肯定是沈家姑爷没少帮衬沈家,不然咋会舍得那恁些钱买肉吃,看这傻丫头手上提着的那块牛肉,少说也得三五十斤。

心里嫉妒得快把牙给咬碎,人比人气死人,以前沈家那是狗都嫌的破落户,沈家老大沈国强当年就是在家里娶不上媳妇才被逼着去当兵的。

那时候村里还笑话他指定验不上兵,当兵可是香饽饽,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就在大家等着看他的笑话时,谁也没想到那傻小子还真就被部队验上了。

现在又听说找了大城市里的对象,还是个长得漂亮的女医生。

之前还传那姑娘家里肯定不同意这门婚事。

这才几天,人家娘家都来人了,大喜的日子已经定下来。

村民都不知道该羡慕还是嫉妒了,老沈家的祖坟冒青烟了还是咋的,这一个个的都攀上了高枝儿,就他们家的孩子还苦哈哈的为填饱肚子而犯愁。

顾岂言和沈单染转头进了方家小院,端着装着菜盘的木盒。

方家老爷子正坐在院子里抽旱烟,青灰色的烟雾缭绕,隐约能看清他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方家老爷子正在为家里的营生而发愁,方家屯那边是指望不上了,沈家村这边问过村长,说是得等公社的意见,看到底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他们一大家子加起来近十口人,不能老是指望女婿帮衬,传出去会被人家笑掉大牙,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段时间每到夜里他都愁得睡不着,绞尽脑汁想法子给自家谋个生路。

听说药厂过几天就能投产,他寻思着不然去找外孙女说说,把老大安排进去,哪怕是个临时工,也比在家里闲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