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的眼睛笑成了豌豆角,他食指轻点天幕,笑着对长孙皇后说道:

“嘿嘿,观音婢,六边形帝王是朕。”

“不是始皇帝嬴政,不是汉武大帝刘彻,是朕啊。”

长孙皇后嘴角微微上扬,满是自豪地看着李世民。

“陛下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大唐百姓安居乐业。”

“帝王中文治武功皆有大成者,唯陛下一人,六边形帝王的美誉,陛下名至实归。”

李世民很是得意,他双手叉腰,眼神中透露着耀眼的光芒。

“观音婢,还不够。”

“朕要让大唐的威名更上一层楼。”

画面一转,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

鞠文泰出现的瞬间,李世民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

他整理了一番仪容仪表,眼神紧紧盯着画面里的鞠文泰。

“来了,朕的高光时刻来了。”

画面中,鞠文泰昂首阔步游走在众臣之间,他朗声道:

“大唐一统四海。”

“天下响动,震烁古今。”

“我们康国等二十九国商定,愿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

“名曰——”

“天可汗!!!”

“天可汗”尊号一出,整个大唐的百姓全都沸腾了。

尽管他们此前早已听闻“天可汗”这一尊号,但当天幕再次呈现这一幕时,他们依旧激动得浑身颤抖。

这一刻,所有大唐百姓都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

“天可汗!!!”

“天可汗!!!”

“天可汗!!!”

百姓们的高呼,穿过层层宫墙传到了太极殿。

李世民猛地睁大双眼,他难以置信地站了起来。

“外面在喊什么?”

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

“天可汗,百姓在高呼天可汗!”

听着百姓发自内心的呼喊与尊敬,李世民只觉一股豪情在胸膛中激荡。

“观音婢,你听到了吗?”

长孙皇后眼眶微红,她快步走到李世民身侧,替他细心整理了一番。

“陛下,臣妾听到了。”

“宫外百姓在高呼天可汗!!!”

“大唐的子民在高呼天可汗!!!”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快步走出太极殿,他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聆听来自宫外百姓们的呼声。

“观音婢,这是朕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就在这时,大臣们也走了出来,纷纷站在李世民身后。

就连向来言辞犀利、尖酸刻薄的魏征,此刻脸上也满是难以言表的喜悦。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恭等人全都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前方龙章凤姿的李世民,眼中满是欣慰。

察觉到身后的动静,李世民笑着缓缓转过身来。

“诸君,与朕一起看一看大唐难得一见的风景吧。”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六边形帝王】

【从军事上来说,以虎牢关之战为例,李世民率3500玄甲军奇袭窦建德10万大军】

【以骑兵冲击敌方阵营,分割包围后擒获窦建德】

【又迫降王世充,平定河南河北】

【此战役被《资治通鉴》称为:以少击众,千古所稀】

……

大唐位面。

李渊吃了一口妃子剥好的葡萄,神情十分郁闷。

他吐出葡萄籽后,这才慢悠悠说道:

“论打仗这一块,老二确实厉害。”

“但他私德有亏啊。”

“我封他为天策上将。”

“他倒好,直接封我为太上皇。”

“六边形帝王不用看德行的吗?”

……

大秦位面。

嬴政有些闷闷不乐。

他做梦都没想到,六边形帝王竟然不是他。

“寡人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西平羌戎,东灭东越。”

“寡人的盖世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难道还不足以评为六边形帝王吗?”

“李斯,你怎么看?”

被点到名的李斯一张老脸瞬间皱成了苦瓜。

大唐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亲自打下来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

政治上开创了贞观之治,治国能力毋庸置疑。

后继之君有能力,有手段。

我怎么看,我坐着看。

抬起头时,李斯脸上瞬间堆起了真诚的笑容。

“陛下……”

嬴政摆了摆手,自顾自说了起来。

“寡人承认李二凤有一丢丢厉害。”

“他文治武功,样样不俗,但他当爹这块儿差点意思。”

李斯猛地看了过去。

不是,什么玩意儿?

一个失败的爹嘲讽另一个失败的爹。

谁给您的勇气?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您有扶苏公子。

不,您不仅有扶苏公子,还有胡亥这个二百五。

李斯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论当爹这一块儿,您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

……

视频还在继续播放。

【早年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

【先后击败了窦建德,王世充等人】

【仅用4年就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此刻天幕开始飘起了弹幕。

“李二凤发挥稳定,毫无争议,这个喷不了,真喷不了。”

“不愧是七世纪地表最强碳基生物,除了私德,几乎全能。”

“我觉得李世民不算六边形,他是圆形。”

“李世民直接把唐朝提升了一个档次。”

……

【李世民灭东突厥,他派李靖率唐军雪夜奇袭阴山】

【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北方各族为其上尊号天可汗】

【首次以天可汗的身份统御游牧民族】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控制高昌、乌兹国,打通丝绸之路】

【他还完善三省六部制,贞观年间,因政策失误导致的重大事件几乎不存在】

【不仅如此,他还善于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名臣】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一朝大臣谏言多达200余次】

【李世民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使土地得到开垦,人口数量大大提高】

弹幕:

“李世民功绩毋庸置疑,但有一点做的不好,那就是父亲这个角色。”

“还有武将方面,李二凤之前武将的最高荣誉是封狼居胥,李二凤之后的终极梦想便成了天策上将。”

“李二凤最好的一点就是,他的寿命刚刚好,不长不短。”

“再长一点,估计就和李隆基一个德性了。”